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8)
2023(3425)
2022(2953)
2021(2893)
2020(2573)
2019(6142)
2018(5959)
2017(11550)
2016(6477)
2015(6716)
2014(6789)
2013(6638)
2012(6267)
2011(5763)
2010(5796)
2009(5574)
2008(5565)
2007(5113)
2006(4574)
2005(4167)
作者
(19272)
(16225)
(16155)
(15527)
(10189)
(8064)
(7361)
(6418)
(6229)
(5843)
(5775)
(5632)
(5398)
(5347)
(5247)
(5072)
(4907)
(4765)
(4696)
(4559)
(4186)
(4061)
(4003)
(3794)
(3709)
(3630)
(3542)
(3514)
(3495)
(3305)
学科
(24497)
经济(24441)
管理(15990)
(13751)
(11172)
企业(11172)
方法(9761)
数学(8768)
数学方法(8577)
(7230)
(7106)
(7094)
地方(6778)
中国(5882)
(5407)
业经(5022)
(4937)
农业(4502)
环境(4499)
体制(4117)
(3993)
生态(3838)
土地(3819)
资源(3383)
(3275)
金融(3275)
(3204)
(3204)
银行(3194)
(3181)
机构
大学(87588)
学院(86136)
研究(32913)
管理(32296)
(31634)
经济(30854)
理学(27155)
理学院(26779)
管理学(26145)
管理学院(25993)
中国(24745)
科学(22577)
(21176)
(18047)
(17447)
业大(16524)
研究所(15999)
中心(15506)
(15137)
北京(14052)
(13926)
农业(13555)
(13221)
(12421)
(12211)
师范(12102)
财经(11467)
(11083)
(10325)
研究院(10032)
基金
项目(61436)
科学(46781)
基金(42770)
研究(41871)
(38919)
国家(38607)
科学基金(31778)
社会(25274)
(24258)
社会科(23766)
社会科学(23756)
基金项目(22680)
自然(21875)
(21179)
自然科(21096)
自然科学(21085)
自然科学基金(20674)
教育(18456)
资助(18156)
编号(16284)
重点(14324)
(12929)
成果(12838)
(12811)
计划(12592)
课题(12359)
科研(11988)
科技(11806)
(11725)
(11215)
期刊
(38447)
经济(38447)
研究(24334)
中国(20060)
学报(17332)
科学(15961)
(15397)
大学(13109)
学学(12538)
(11719)
管理(10296)
农业(10084)
教育(8353)
林业(8121)
(7390)
金融(7390)
技术(7236)
业经(6827)
资源(6469)
财经(5542)
(5517)
问题(5499)
科技(5224)
经济研究(4873)
统计(4871)
(4817)
业大(4812)
(4730)
(4569)
决策(4214)
共检索到133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廷栋  王得祥  王涛  胡有宁  张新平  
【目的】对延安城郊不同侧柏群落的近自然度进行评价,为其近自然经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延安城郊侧柏-辽东栎混交林、侧柏-河北杨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和侧柏纯林中布设样地进行林分组成与结构调查,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建群种平均胸径、建群种树高、天然更新幼苗株数、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灌木草本层Margalef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自然构成系数和干扰度指数共12个反映群落类型特征的敏感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林分类型的近自然度综合指数,对4种林分类型的近自然度进行评价。【结果】侧柏-辽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凯  陈乾  王希贤  汪国彬  沈秋水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福建柏纯林与混交林林下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阐明福建柏纯林和混交林中土壤肥力随林龄的变化规律,选取不同林龄(15、21、33 a)福建柏纯林和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及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福建柏纯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全氮含量以21年生最高,33年生最低,15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全磷含量在20~40 cm土层最低,40~60 cm土层最高.15年生和21年生混交林土壤全钾含量分别比同龄纯林降低了8.98%和68.52%,而33年生混交林比同龄纯林高3.60%.15年生混交林土壤水解氮含量比同龄纯林高出29.29%,而21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水解氮含量比同龄纯林降低了35.04%和15.43%.15年生混交林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同龄纯林提高了20.06%,21年生和33年生混交林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同龄纯林降低了4.77%和4.86%.各林龄福建柏人工林土壤养分基本上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中上层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还显示出一定的土壤磷限制,导致福建柏各器官磷元素养分偏低.因此,在福建柏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适当添加含有一定量磷元素的速效肥,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持地力的同时,促进福建柏人工林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杜连海  李秀军  
本文对油松侧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层、死地被物层、下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林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和侧柏各器官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述了油松和侧柏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聚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松侧柏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林龙  吴水荣  袁红姗  
基于混交林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混交林与纯林的生态与经济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⑴混交林因具有垂直成层结构及树冠可塑性,从而能更有效利用林冠空间;⑵混交林枯枝落叶层因各种枯枝落叶混交,进而加快无机养分的循环;⑶某些特定混交树种由于具有固氮作用以及不同的根系分布模式、生长节律及资源利用方式,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生长所需的资源;⑷混交林具有更强的抗霜害及病虫害能力;⑸在一定条件下,某些林地上的混交林表现出经济效益的优势;⑹混交林不仅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具有降低金融风险的优势;⑺除木材经济效益外,混交林还具有诸多边际效益等;⑻混交林具有长期经济收益优势,而且在维护林地长期生产力、高水平的生态服务和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纯林。总体来说,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具有明显的生态与经济优势,能提供更为多元化、优质的生态服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杨立新  殷有  张淞著  周永斌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旭  邱新彩  刘欣  彭道黎  程顺  
【目的】基于土壤质量指数(SQI),研究华北落叶松林不同混交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其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华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0~20 cm土层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质的调查研究,利用SQI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建立SQI包括3个步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小数据集(MDS),利用非线性得分函数计算MDS指标得分,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SQI。【结果】不同混交方式间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桦混交林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有了明显改善;落樟混交林的土壤理化状况较差,土壤生物性质与落叶松纯林没有明显差异。在17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中,MDS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全磷、氨氮3个指标组成。不同混交方式间SQI差异显著,表现为落桦混交林(0.59)>落叶松纯林(0.47)>落樟混交林(0.39)。【结论】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混交方式下差异显著,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指数法建立SQI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可为其他树种或其他地区的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娇妹  李树华  
该试验选择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段4块不同结构类型的绿地为研究对象,即草坪、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刺槐-油松混交林,进行了连续9d的测试.通过测定分析,得出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类型的园林绿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温度、湿度的分布规律及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在3种天气条件下,油松纯林的日平均温度最低,相对湿度最高;在晴朗天气一天中的高温时段,草坪的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在晴朗天气高温时段2:00时,在水平方向上,刺槐-油松混交林的相对湿度比草坪高13·4%,温度比草坪低1·6℃.经SPSS方差分析,刺槐-油松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α=0·05).刺槐-油松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吴良如  李瑞成  刘仲君  刘耀荣  
对分别在1974年和1984年实施清除混交乔、灌木,把原竹木混交林改为毛竹纯林经营的两片毛竹林分内,于1985年各设立固定标准地20块,自1985年至1995年对改造后处于自然肥力条件下的林分不同生长阶段的毛竹纯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为期11a的观测,结果表明:在竹木混交林改成毛竹纯林后的较长经营期中,各生长因子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新竹个体数量增长和粗度下降期(1~4a),主要特征是林分年新成竹数量迅速增加,4a中平均比改造前混交林内的增加50%,井在第3年时达到96株/600m~2的成竹峰值,且该时期新竹粗度低于混交林时的水平,但新竹产量上升;新竹粗度和产量上升期(5~11a),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睿  姜春前  白彦锋  刘秀红  汪思龙  
为了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杉木纯林及3种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杉木-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混交林、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通量(490.48 mg·m~(-2)·h~(-1))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54.27 m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31.51 mg·m~(-2)·h~(-1)),杉木纯林(32.29μ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2.24μg·m~(-2)·h~(-1))土壤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通量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66μg·m~(-2)·h~(-1))。在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中,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线性相关,杉木人工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呈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呈指数增长关系, 4种林分中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森林的树种组成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有影响。杉木纯林转换为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后,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的变化来源于样地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芳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 ,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 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 ,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 86 44%和30 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 ,促进杉木生长 ,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杉木光皮桦带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图 2表 3参 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博文  刘建军  侯琳  韩黎明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建立了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延安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各类型城市森林综合健康指数为0.32~0.82,各类型森林间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风景林为良好,防护林、行道树为较好,纪念地、专用绿地为一般,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地较差。城市森林健康水平取决于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目标和技术,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改良森林群落结构,是改善和维持城市森林健康的必由之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 4~ 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立华  郭文福  蔡道雄  贾宏炎  陈琳  农友  雷丽群  李华  刘士玲  杨保国  
为了解树种与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在南亚热带相同立地上,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33年生马尾松纯林(PCL)、红椎纯林(CCL)、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林(PCM)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M、PCL、CCL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35.38、196.40、144.59 t/hm2,处理间差异显著(P 土壤层>地被物层;CCL为土壤层>乔木层>地被物层,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7.94%~98.63%,地被物层仅占1.37%~2.0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凌云  喻荣岗  万佳蕾  徐爱珍  杨洁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马尾松、枫香先锋树种成林后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差异,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非根际土壤p H值和养分含量升高;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升高,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降低;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2)以非根际土壤为对照,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土壤p 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增加。前者p H值和有机质的变化幅度更大,后者速效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马尾松纯林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雪蔓  刘世荣  尤业明  
以广西凭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第二代桉树人工纯林(PP2)及其与降香黄檀混交的混交林(MP2)为研究对象,采用壕沟法,利用LI-810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对两种林分土壤呼吸组分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PP2和MP2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各呼吸组分季节变化与土壤5 cm处的温度季节变化相似,峰值出现在6—8月份,谷值出现在12月底至次年1月初,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无关;PP2全年土壤总呼吸为1 147.41 g·m-2,比MP2(844.07 g·m-2)增加了26.44%,MP2的自养呼吸(RR)累积量(136.87 g·m-2)比PP2(506.72 g·m-2)降低72.9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