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5)
- 2023(5566)
- 2022(4507)
- 2021(4735)
- 2020(3740)
- 2019(8879)
- 2018(8807)
- 2017(14183)
- 2016(9087)
- 2015(10953)
- 2014(10861)
- 2013(9796)
- 2012(9190)
- 2011(8810)
- 2010(8769)
- 2009(7622)
- 2008(7355)
- 2007(6475)
- 2006(5814)
- 2005(5468)
- 学科
- 济(28399)
- 经济(28373)
- 教育(21127)
- 中国(19476)
- 管理(14376)
- 方法(12828)
- 数学(12160)
- 数学方法(12079)
- 业(10840)
- 贸(8499)
- 贸易(8493)
- 易(8418)
- 理论(7739)
- 教学(7458)
- 农(7030)
- 企(7016)
- 企业(7016)
- 发(6659)
- 学(6641)
- 发展(5781)
- 展(5658)
- 关系(5412)
- 财(5273)
- 出(5213)
- 制(4968)
- 研究(4835)
- 银(4565)
- 银行(4565)
- 行(4520)
- 技术(4502)
- 机构
- 大学(125375)
- 学院(112658)
- 研究(50117)
- 济(48784)
- 经济(47911)
- 管理(33194)
- 中国(31306)
- 教育(30993)
- 京(29335)
- 理学(28415)
- 理学院(27910)
- 范(27469)
- 师范(27395)
- 管理学(27320)
- 管理学院(27071)
- 科学(25710)
- 所(24050)
- 师范大学(23144)
- 研究所(22076)
- 北京(20593)
- 财(20398)
- 中心(19709)
- 院(17930)
- 经济学(17176)
- 财经(16661)
- 江(16181)
- 经(15637)
- 经济学院(15473)
- 研究院(14032)
- 研究中心(13698)
- 基金
- 项目(71174)
- 研究(62216)
- 科学(58751)
- 基金(50413)
- 家(42805)
- 国家(42345)
- 社会(39091)
- 教育(38491)
- 社会科(36829)
- 社会科学(36823)
- 科学基金(35006)
- 编号(26092)
- 成果(25517)
- 划(25073)
- 省(24838)
- 基金项目(24594)
- 课题(22658)
- 资助(21261)
- 部(20316)
- 年(18887)
- 教育部(18650)
- 自然(18519)
- 自然科(18141)
- 自然科学(18136)
- 中国(18088)
- 重点(18073)
- 自然科学基金(17846)
- 大学(17651)
- 性(17041)
- 规划(16944)
共检索到18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曾鹿平
延安大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实践成果,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成的重要源头之一,为新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思想理念、政策方针、体制机制的基础,影响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一、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等教育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高等教育,重视干部的革命理论和专业教育。在抗日民主革命时期,大批革命知识青年冲破重重封锁涌向圣地延安,他们迫切需要学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延凤
延安大学新馆位于延河之滨的杨家岭校区中心位置,建筑面积34 021平方米,2009年8月31日建成,10月10日正式开馆。馆内设有安防监控系统、图书防盗检测系统、门禁系统、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资源存储系统,资源存储容量可达30TB,并实现了有线网与无线网覆盖全馆。延安大学图书馆现已成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并将发展目标设定为陕北地区文献信息中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田建荣
延安时期的高等教育及其影响强海燕,田建荣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从1936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特别是它在教育上的伟大实践和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武剑峰
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创建于1950年4月11日。经过50余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陕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4.4676hm~2,建筑面积68 440m~2,开放床位800张。全院共设相关科室73个,在职工作人员921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1.1%,其中,高级职称131名,中级职称349名,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15名,博士研究生学历者3名。医院年门诊就诊人次平均为3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瑜 周光礼 罗云 曾鹿平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高等教育"延安模式"始于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经历了从速成培训班到正规学校教育、从干部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转变。其特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学者治校和民主管理;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实行分类招考、科学选材、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和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基础,确立了高校办学的中国逻辑,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初始禀赋,开启了中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延安模式 中国模式 干部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军
本文对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2015级《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实施过程进行了简单陈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以调查问卷中的满意度、收获情况为被解释变量,以被调查同学的基本信息及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与小组讨论授课方式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得奖学金情况、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准备考研与课堂教学满意度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这种负相关系的存在说明本次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得到传统的"好同学"认可,这也反映出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锋
延安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延安时期高等教育是一次发展新型教育、创建新型大学的伟大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由弱变强,转败为胜,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在陕甘宁边区全面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积累了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当吟诵起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作《回延安》,便心潮起伏,激情涌动,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前不久,当我终于站在宝塔山上,双手紧抱那座象征着中国革命胜利的延安宝塔时,才深切地感受到,延安是多么厚重的一部史诗,是多么精美的一幅画卷。延安有那么多的革命故事,那么深的精神内涵,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完。延安是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抉择的危急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峻 魏岚
延安文艺精神是为人民服务、忠实爱国、贴近群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人民性、爱国性、实践性、创新性。新时代发挥延安文艺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深厚爱国爱党爱校情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延安文艺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夏泉 钱广福
廖承志长期主持国家侨务工作,是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他心系侨胞,关心侨教,积极支持"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两度在广州复校,担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并创办华侨大学,担任该校校长,使莘莘华侨学子得以负笈内地,蒙受中华文化之恩泽。他为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兴办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廖承志 暨南大学 华侨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静
高校作为培育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土壤,如何让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深入探讨"延安精神"的内在涵义与跨时代意义,以期达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政工人员提供参考作用,更好地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新时代 高校教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光晔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的思政教育,紧密贴合国内外时局发展态势,采取会议宣讲、文件传达等多种形式,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与趋向,正确处理了抗战时期是否抗战,速战还是久战,要不要与国民党协力抗战,片面抗战还是全面抗战,以及在国共双方因抗战而发生摩擦的背景下,怎样团结斗争等问题。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思政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今日的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思政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小江
延安时期,徐特立不仅在边区的职业教育理论方面辛勤耕耘,也亲自投身于边区的职业教育实践。他从新中国今后将要建成一个工业国家的需要出发,提出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及学用结合等职业教育思想,并在鲁迅师范学校和延安自然研究院得到成功实践。
关键词:
徐特立 延安时期 职业教育 思想 实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思嘉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即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增强爱国主义理想教育,发挥劳动育人功能,重视典型示范教育。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这对当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