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0)
- 2023(4074)
- 2022(3283)
- 2021(2861)
- 2020(2232)
- 2019(4748)
- 2018(4282)
- 2017(8293)
- 2016(4562)
- 2015(4778)
- 2014(4645)
- 2013(4637)
- 2012(4286)
- 2011(4015)
- 2010(3827)
- 2009(3337)
- 2008(3159)
- 2007(2805)
- 2006(2435)
- 2005(2133)
- 学科
- 济(25343)
- 经济(25328)
- 地方(11012)
- 管理(10808)
- 业(8999)
- 方法(8928)
- 数学(8321)
- 数学方法(8275)
- 地方经济(7259)
- 农(5961)
- 企(5940)
- 企业(5940)
- 学(5784)
- 中国(5623)
- 环境(4895)
- 业经(4458)
- 农业(4396)
- 财(3807)
- 融(3212)
- 金融(3210)
- 贸(3114)
- 贸易(3114)
- 易(2943)
- 产业(2914)
- 和(2901)
- 发(2875)
- 划(2848)
- 资源(2771)
- 域(2765)
- 区域(2761)
- 机构
- 学院(66809)
- 大学(65227)
- 济(28368)
- 经济(27865)
- 研究(25218)
- 管理(23856)
- 理学(21159)
- 理学院(20864)
- 管理学(20495)
- 管理学院(20380)
- 科学(17589)
- 中国(17434)
- 所(13309)
- 农(12979)
- 京(12787)
- 研究所(12563)
- 财(11564)
- 业大(11216)
- 中心(11174)
- 农业(10403)
- 经济学(9745)
- 范(9743)
- 财经(9661)
- 院(9643)
- 师范(9635)
- 江(9278)
- 经济学院(9021)
- 经(8857)
- 省(8811)
- 科学院(8389)
- 基金
- 项目(53026)
- 科学(42852)
- 基金(39359)
- 研究(36135)
- 家(35691)
- 国家(35442)
- 科学基金(30320)
- 社会(24789)
- 社会科(23677)
- 社会科学(23674)
- 省(22032)
- 基金项目(21259)
- 自然(19693)
- 自然科(19239)
- 自然科学(19234)
- 自然科学基金(18848)
- 划(17962)
- 教育(15539)
- 资助(15117)
- 编号(13081)
- 发(13051)
- 重点(12695)
- 部(11192)
- 国家社会(11016)
- 创(10871)
- 计划(10463)
- 发展(10445)
- 创新(10298)
- 科研(10292)
- 展(10287)
共检索到9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妮 王文强 廉振民
蝗虫作为重要的昆虫,研究其边缘效应,有助于更详细和准确地把握其分布格局,从而为蝗虫的边缘效应及其强度的分析和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延安北洛河流域的生态特点,选取农田-草地、农田-灌草丛、农田-道路和草地-道路4种边缘类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道路边缘利于蝗虫孳生,其物种数(25种)和多样性指数H′(2.574 5)都高于其他3种边缘;边缘效应强度除农田-灌草丛(0.916 01)。说明在进行蝗虫防治工作时,应将边缘效应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子考虑在内,同时结合不同种类蝗虫在边缘反应类型上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与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兵 臧玲 苗长虹
文章着重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其流域经济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明显呈梯次升高的特征,城乡差异、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
关键词:
流域经济 空间分异 伊洛河流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兵 臧玲
伊洛河流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经济。基于伊洛河流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坚持以经济发展优先、富县与富民相结合、各区段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等为基本原则,以优化农业空间生产结构、改善经济网络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引导农村工业发展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为战略重点实施流域开发。
关键词:
流域开发 战略原则 战略选择 伊洛河流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莲,郝芳华,刘昌明,张雪松
SWAT是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能够利用GIS和RS提供的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复杂大流域中的径流成分。本文应用SWAT模型对基流进行模拟,分别采用1992~1996年和1997~1998年洛河流域卢氏水文站逐年、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模型校准和验证,确定模型的敏感性参数:径流曲线数、地下水再蒸发系数、土壤蒸发补偿系数和植物蒸发补偿系数;并借助滤波技术对实测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将滤波分割的基流与SWAT模拟值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系数(R2)和Nash-Suttclife模拟系数(Ens)对SWAT模型进行评价,其结果月基流R2为0.76,Ens为0.75,模拟精度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吴承桢 林成来 赖建明
运用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 ,对龙栖山森林群落林窗的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 2 7个林窗样地不同部位上述指标的测定表明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 0 6~ 2 5左右 ;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窗边缘效应强度值为 0 4~ 1 3左右。研究表明林窗边缘区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有增大物种多样性的趋势 ,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万同 钱乐祥
MODIS数据具备较好的时间分辨率,是目前模拟监测区域尺度地表能量与水分变化比较理想的数据源。SEBS模型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低、反演结果较为合理准确,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伊洛河流域2002年、2008年四季典型日(8d)的MODIS数据,采用结合DEM数据改进后的SEBS模型,对伊洛河流域地表蒸散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地表蒸散的空间格局和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蒸散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呈现出南部高、北部低,山区高、河谷低,南北梯度大的空间分布特点,区域分布不均衡;年内蒸散量的变化呈单峰趋势,季节性变化显著,下游平原区受供水条件影响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当吟诵起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作《回延安》,便心潮起伏,激情涌动,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前不久,当我终于站在宝塔山上,双手紧抱那座象征着中国革命胜利的延安宝塔时,才深切地感受到,延安是多么厚重的一部史诗,是多么精美的一幅画卷。延安有那么多的革命故事,那么深的精神内涵,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完。延安是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抉择的危急关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忠锋
经济边缘地具有与区域经济中心的联系性、边缘性、交错性、经济落后性、变化性等特点,这些产生了其边缘效应。对边缘效应内在机理的分析表明,利用边缘效应促进边缘地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可采取控制、发掘和引入以及实行特殊政策等应用边缘效应促进边缘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边缘地 边缘效应 经济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鸿雪 畅建霞 张连鹏
【目的】分析北洛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和北洛河流域7个气象站的历史降水及蒸发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统计降尺度模型,在BCC-CSM1.1的2种不同情景(RCP4.5和RCP8.5)下,模拟未来时段的降水、蒸发情况,结合TOPMODEL得出未来的模拟径流。【结果】2种情景下,未来4个时期年平均降水均高于基准期值(除了RCP8.5情景下的2030S),年平均蒸发量均高于基准期值(除了RCP4.5情景下的2040S);除了RCP4.5情景下2015-2020年的冬季径流平均值(0.98亿M3)略低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晶晶 黄强 刘登峰 王义民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北洛河径流变化的贡献,分析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北洛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北洛河流域1956-2011年共56年的降水量以及实测、还原径流深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法、径流系数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进行变异点诊断,量化分析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异的贡献率。【结果】北洛河流域1956-2011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还原径流深呈现出不显著增加趋势,变异点出现在1964和2001年。以变异点为分界点,将第一阶段(1956-1963年)作为下垫面Ⅰ,第二阶段(1964-2000年)作为下垫面Ⅱ建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琳 魏天兴 张晓明 缪今典 李亦然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识别水沙变化原因,对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GEE与PIE-Engine平台获取1990—202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数据,从地类转移、植被覆盖度(FVC)、土地利用强度(LUI)及景观格局(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聚合度指数A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4方面描述北洛河上游各县域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水沙数据探究土地利用与水沙的相关关系。【结果】(1)2000年后北洛河上游农田向草地、森林转移,其面积减幅达79.05%,其中“农田→森林”集中分布于吴起县东南部,“农田→草地”在定边县分布最为密集。(2)2000—2020年流域FVC迅速增加,吴起县整体FVC高于定边县同期水平;定边县LUI变化较吴起县存在滞后性,但二者均在2010—2020年间明显下降。(3)2000年前后年径流、输沙减少率分别为46.68%、81.83%;2000—2020年来沙系数0.42小于1990—2000年来沙系数0.80。(4)FVC与水沙量呈显著负相关,森林AREA_MN、AI分别与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森林LPI、LSI与径流量、森林LSI与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北洛河上游水沙与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关系密切,不同县域地表覆被与用地强度差异明显,在退耕还林(草)驱动下该地区土地总体变化趋势有助于削减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将为流域土地利用与黄土高原径流泥沙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荣朝 苗长虹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在阐释"边缘效应"、边缘区、边缘区类型的基础上,从边缘效应、通道条件、经济地位、基础设施、文教科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南襄城市群构建条件。同时,对南襄边缘区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突出互补优势、加速南襄边缘区要素流动、促进边缘区升级、构建南襄城市群框架的建议。
关键词:
边缘效应 边缘区 南襄城市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萍 马友鑫 张一平 刘玉洪 窦军霞
在西双版纳地区一块面积为 3hm2 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片断的南向林缘 ,观测了林内至林外水平样带上的植物叶温及其它小气候要素 .结果表明 ,植物叶温的边缘效应影响范围从林内 2 0m至林外 16m ,这种水平变化梯度尤以林缘附近 (林内 12m至林外 8m)最大 .从林内至林外 ,植物叶温 (Tl)依次表现出气温 (Ta)型 (Ta>Tl)、中间型 (Ta=Tl)和辐射型 (Tl>Ta) .探讨了植物叶温与气温的关系 ,并讨论了植物叶温边缘效应的生态学影响 .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建华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农村景观的边缘效应大多属于负效应,建立了效应区景观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初步总结了效应区景现空间结构特征,并对负效应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农村景观边缘正效应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景观 边缘效应 调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雄宾 余新晓 徐成立 谷建才 周彬 范敏锐 贾国栋 吕锡芝
通过对实施间伐后4种保留密度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植被进行调查,以正态分布、理查德、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5种曲线为基础,利用距林缘距离为自变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为因变量建立边缘效应模型,分析不同间伐方式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边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林缘50m内,密度为50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未显示出边缘效应;在900和13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在林缘附近表现平稳,随距林缘距离增加,表现出先急剧减小,后又变得稳定的变化趋势;在2500株/hm2密度下,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超过5.92m后变得平稳,变化曲线为"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