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4)
2023(11077)
2022(9829)
2021(9228)
2020(7697)
2019(17532)
2018(17407)
2017(33881)
2016(18335)
2015(20465)
2014(20596)
2013(20401)
2012(18376)
2011(16538)
2010(16345)
2009(14847)
2008(14285)
2007(12250)
2006(10717)
2005(9144)
作者
(53135)
(43977)
(43972)
(41753)
(28014)
(21220)
(19961)
(17426)
(16801)
(15610)
(15324)
(14639)
(13951)
(13830)
(13633)
(13340)
(13314)
(13248)
(12644)
(12524)
(11043)
(10623)
(10611)
(9946)
(9924)
(9797)
(9722)
(9523)
(8839)
(8810)
学科
(74266)
经济(74196)
管理(53969)
(48917)
(41131)
企业(41131)
方法(34854)
数学(29517)
数学方法(29205)
地方(18448)
(18111)
中国(17426)
业经(16513)
(16456)
(15417)
理论(12930)
农业(12466)
(12463)
贸易(12459)
(12150)
(12042)
环境(11980)
技术(11182)
(10473)
地方经济(10267)
(10074)
(10050)
财务(9991)
财务管理(9976)
教育(9517)
机构
学院(259800)
大学(258413)
管理(106982)
(96874)
经济(94647)
理学(93498)
理学院(92435)
管理学(90906)
管理学院(90439)
研究(83979)
中国(59944)
科学(55767)
(55029)
(41969)
(41955)
(39620)
业大(39167)
研究所(38780)
中心(37099)
(36509)
(36219)
师范(35876)
财经(34782)
北京(34583)
(31539)
(31331)
农业(31167)
(30568)
师范大学(29134)
经济学(27656)
基金
项目(185810)
科学(145973)
研究(134859)
基金(134114)
(117133)
国家(116179)
科学基金(100090)
社会(83766)
社会科(79396)
社会科学(79376)
(73746)
基金项目(72716)
自然(66455)
自然科(64839)
自然科学(64826)
自然科学基金(63626)
(61854)
教育(61016)
编号(55200)
资助(55073)
成果(43059)
重点(41180)
(40357)
(39761)
(38627)
课题(37578)
创新(35861)
科研(35496)
项目编号(34033)
大学(33821)
期刊
(104002)
经济(104002)
研究(71162)
中国(42306)
学报(41310)
科学(39033)
管理(38361)
(35177)
大学(30317)
(29036)
学学(28592)
教育(27718)
农业(25342)
技术(21886)
业经(18811)
(16842)
金融(16842)
经济研究(15740)
财经(15438)
图书(14242)
问题(13517)
科技(13476)
(13209)
(13027)
理论(12886)
资源(12802)
商业(12371)
技术经济(12131)
实践(12110)
(12110)
共检索到359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飞  宋金平  马继刚  
在遗产旅游热潮迅速升温的背景下,在提出廊道遗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廊道遗产旅游品牌价值、旅游品牌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其塑造过程中的关键维度和影响因子。研究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区域营销的阻力和动力,总结出该营销与一般遗产旅游营销和普通商品营销的不同之处,并在区域营销组织、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区域营销建议,以期对廊道遗产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所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慧林  
目前中国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整个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形象模糊、旅游竞争力微弱。因此,在"合而不同"的基础上,塑造能够代表整个丝绸之路地方精神、地方依恋与核心价值的旅游品牌是目前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实现该目标,不仅需要准确找出能够代表整个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特质的品牌基因,更需要依据品牌营销的基本思路全面打造强势的丝绸之路品牌形象,以提升整个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给旅游业带来的收益。鉴于此,本文试图探析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品牌化机制,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基于地格视角,提取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品牌基因;其次,从供给角度探讨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塑造过程;最后,从需求视角进一步探究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品牌化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从资源旅游到品牌旅游的转型期,旅游品牌已成为旅游企业竞争的利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游客出游是为了获得所期望的体验,因而游客体验成为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动因,通过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回顾,给出了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旅游品牌塑造的实施方略,最后,为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旅游企业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铭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旅游业之间竞争也表现的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只有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旅游目的旅游形象有极高的辨识度,也为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山西王家大院为例,对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王家大院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存在品牌形象定位塑造不准确、品牌形象行为塑造不完善和品牌形象视觉塑造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运用CIS理论提出传达品牌形象服务理念、完善品牌形象塑造行为和构建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彬彬  张镒  
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开发的重要基础。旅游价值评价是进行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前提。在分析影响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的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和因子层4个层次,共32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模型。然后以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希望能够实现遗产资源应有的经济价值,实现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和科学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彬彬  张镒  
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廊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开发的重要基础。旅游价值评价是进行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前提。在分析影响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的因素基础上,构建了由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和因子层4个层次,共32个评价指标组成的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模型。然后以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希望能够实现遗产资源应有的经济价值,实现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和科学开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艳艳   叶紫青  
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对实现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塑造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为此,本文从地格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形象的地格因子进行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三力模型(RAC)筛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目的地品牌基因,并建立品牌基因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中国古都”“文化遗产”“华夏文脉”和“黄河文化”四大人文环境地格因子的品牌基因评价高于4分。这表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帮助河南成功塑造了“华夏文明之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更好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品牌体系、提高品牌传播质效和深化“品牌IP”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龙  黄震方  
遗产廊道是目前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一种新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准确地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遗产廊道自身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廊道整体效应出发评价其旅游价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与古运河江苏段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王海荣  曹象明  
遗产廊道是源于美国的一种针对线性遗产区域保护的方法,追求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的共赢。我国拥有大量线性遗产有待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遗产廊道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基础性研究、专项研究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遗产廊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遗产廊道的不同类型,总结不同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重点关注遗产廊道构建和保护规划的探讨,为今后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秀英  张金瑞  邬超  
竞合是区域旅游发展共赢的经济行为,客观存在的竞争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主观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河西走廊遗产廊道资源品质高,旅游市场潜力大,区域合作基础好,采用竞合模式发展旅游,有利于提升廊道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文章在对河西遗产廊道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市场、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点—轴"发展模式的河西遗产廊道旅游竞合空间结构,最后提出了河西遗产廊道旅游发展的竞合路径:整合资源,统一旅游规划,打造廊道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宣传促销,塑造河西遗产廊道旅游竞合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小波  
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多达1200余处,三峡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文物工程。目前,135米蓄水区的文物考古成果已经全面验收。众多的考古成果不仅为认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三峡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考古学新证据揭示三峡文化的深层结构,提出了考古成果向旅游产品的转化途径,对新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建军  
本文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从品牌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品牌管理五方面构建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翁慧健  李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旅游事业因此得到蓬勃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开始注重身心改善,为对抗慢性疾病,人们对绿地空间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此需求下,森林公园作为重要空间之一,需积极开发生态体育旅游,为居民提供生态旅游以及体育健身场所,保障森林发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作用。文章结合由白翠玲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一书,简要分析了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开发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聂慧娟   张泉  
[目的]徽州古道属于典型的乡村遗产廊道,探究徽州古道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能够为乡村遗产廊道的旅游资源多样化发展和旅游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方法]筛选4882项徽州古道地区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空间统计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程度、方向性特征、分布密度与集聚形态进行测度,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徽州古道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结果表明:(1)徽州古道地区的区县之间存在旅游资源错位现象,歙县和婺源县资源数量较多;各子类别旅游资源数量不均衡,以地文景观类和历史遗迹类为主。(2)从分布类型和均衡程度而言,整体旅游资源及六子类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均为集聚。(3)从方向分异而言,各类旅游资源标准差椭圆均呈东北—西南向分布特征,椭圆中心处于研究区域中部。(4)从空间密度而言,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密度呈“双核多中心”的分布格局。(5)旅游资源的分布状态受气候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达、旅游基础四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人文类影响因素比自然类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更广。[结论] 徽州古道地区应牢牢把握旅游资源在空间、类别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分异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发展方案,寻求具有乡村遗产廊道发展特色的文旅传承之路,最后根据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影响机制因地制宜地确定扶持计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鹏飞  宋军同  徐紫嫣  
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携程网""马蜂窝""猫途鹰""同程旅游""驴妈妈"五个旅游网站收集有效评论作为研究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嘉兴南湖景区的认知形象可以分为旅游景观、位置区划、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与服务和旅游环境与氛围五个主类目。"认知—情感"三维模型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的适用性得到验证。旅游者对景区的红色文化有强烈感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上有待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