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1)
2023(5314)
2022(4772)
2021(4370)
2020(3991)
2019(9530)
2018(9420)
2017(18538)
2016(10389)
2015(11892)
2014(12260)
2013(12467)
2012(11882)
2011(10774)
2010(10992)
2009(10507)
2008(10606)
2007(9642)
2006(8143)
2005(7321)
作者
(32269)
(27195)
(27159)
(26074)
(17129)
(13057)
(12673)
(10696)
(10125)
(9632)
(9228)
(9084)
(8719)
(8582)
(8567)
(8541)
(8526)
(7946)
(7905)
(7883)
(6883)
(6751)
(6694)
(6234)
(6157)
(6098)
(6067)
(5978)
(5566)
(5558)
学科
(47207)
经济(47162)
管理(27475)
(27358)
方法(25477)
数学(23068)
数学方法(22879)
(21319)
企业(21319)
(12635)
(11905)
中国(11053)
(10051)
(9242)
贸易(9241)
地方(9112)
(8860)
农业(8265)
业经(8264)
(7948)
(7255)
财务(7242)
财务管理(7218)
(6973)
企业财务(6790)
(6593)
银行(6573)
(6470)
金融(6468)
(6207)
机构
大学(158149)
学院(155987)
(65012)
经济(63617)
管理(58609)
研究(53009)
理学(50525)
理学院(49928)
管理学(48921)
管理学院(48625)
中国(39636)
科学(34030)
(33280)
(30935)
(29348)
(28247)
业大(25880)
研究所(25755)
中心(25039)
农业(24813)
(23932)
财经(23600)
(21294)
北京(20864)
经济学(20617)
(20152)
师范(19940)
经济学院(18861)
(18695)
(18433)
基金
项目(102486)
科学(79146)
基金(73680)
研究(72048)
(64903)
国家(64385)
科学基金(53867)
社会(44665)
社会科(42291)
社会科学(42273)
(40351)
基金项目(39129)
自然(35417)
自然科(34589)
自然科学(34577)
(34253)
自然科学基金(33954)
教育(33636)
资助(31251)
编号(29503)
成果(24204)
重点(23309)
(23106)
(21916)
(20698)
科研(20356)
课题(20109)
计划(19758)
创新(19428)
教育部(19348)
期刊
(68026)
经济(68026)
研究(43028)
中国(28531)
学报(28237)
(27458)
科学(23707)
(23612)
大学(20521)
学学(19265)
管理(18750)
农业(18309)
教育(14011)
技术(13499)
(13020)
金融(13020)
财经(11784)
经济研究(11177)
业经(10958)
(10271)
(10063)
问题(9632)
统计(9443)
技术经济(8600)
(8371)
(8294)
理论(8177)
图书(8176)
(7939)
决策(7774)
共检索到22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敏  刘艳杰  田晓飞  王洁  
本文利用MICAPS及NCEP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08年12月21日和2009年11月12日发生在河北廊坊市的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当地面的环流形势满足回流的形势场特征,且同时500h Pa配合有高空槽东移时,廊坊地区易于形成全市性或局地的强降雪天气;在2009年的这次降雪过程中,850 hPa以上有强的水汽输送,并且700 hPa上30°-40°N、115°-120°E范围为水汽辐合的集中区域,当高空的西南气流增大时,大量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另外850hPa以上强的上升运动也是强降雪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原因,而从整体的物理量条件来看,2009年这次降雪过程要明显优于2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玉都  刘艳杰  周贺玲  张绍恢  
利用廊坊市2006~2010年自动站逐时降水量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根据气象学原理分析了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特征和强度变化特点,短时强降水发生时伴随的其他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天气形势、短时强降水与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廊坊市短时强降水年发生次数的多年平均值为13d,大部分降水日和降水站次出现在主汛期,高峰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每天的12时、17时、23时前后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时段。一天中平均分钟降水量有两个大的峰值,一个出现在凌晨1~2时,一个出现在午后的13时。影响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有低涡、西来槽、地面倒槽、地面冷锋、副高边缘西风急流、局地强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大凯  王冀  韩江文  才奎志  
本文利用营口、沈阳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了2004年-2007年3次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过程。研究发现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在基本反射率产品上18dBZ以上回波面积一般大于5000km2,1h降雪量与降雪回波呈正相关。雨雪交界处回波强度有较大梯度。强降雪回波强度一般在30dBZ以下,回波强度在40dBZ以上时,以液态降水粒子或处于融化状态的固态降水粒子为主。根据雷达回波强度及梯度,结合探空和地面温度可以判断降水性质和雨雪分界,具有一定预报意义。强降雪过程开始阶段零速度线较清晰,呈"S"型,为暖平流风场结构;发展成熟阶段暖平流与大尺度辐合风场叠加形成复合风场结构,预示降水回波将达到最强。风廓线产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承美  王新红  
利用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济南市区初冬两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雪过程500 hPa影响系统都是中支槽,但环流形势分别是"两槽一脊"型和"一槽一脊"型;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东北风携带冷空气形成冷空气垫,西南暖湿气流沿冷空气垫爬升是暴雪形成的重要动力条件,两次暴雪过程上升运动区都伸展到200 hPa,但上升运动区的起始高度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艳杰  周玉都  孙艺桃  
利用廊坊市2001-2012年云量、降水、光照时间、气温等地面观测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廊坊市阴雨、雾霾、大风等5种天空状况进行分类,讨论相应天气类型下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不同天气类型下,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布差别明显,尤其是最低气温,晴天微风天气时,郊外站点最低气温比市区低2℃以上,而阴雨天气时各站温差却小于1℃。此外,本文通过差值统计对各种天气型的欧洲中心温度预报进行经验性订正,得到相应的修正值区间。结合数值预报和统计出的本地气候特征,对廊坊市各站最低、最高气温进行逐步订正,最终得到廊坊市气温的精细化预报,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雨知  王体健  肖波  李伟  匡方毅  
为探索新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提高预报准确率,采用统计和对比方法,分析了长沙市空气质量现状,介绍了天气形势相似及动态逐步回归两种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并对其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检验和对比。结果表明,长沙市空气污染主要由PM10和SO2浓度超标引起,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5年来长沙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两种预报方法对各污染物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预报的误差绝对值多集中在30以内,而级别误差基本上在1级以内。两种方法对NO2的预报准确率均在98%左右,预报效果优良。绝对误差对比发现,两种预报方法对SO2的预报明显优于PM10预报;级别准确率对比时,两种预报方法对3种污染物的预报准确率相近。两种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贺玲  秦云苗  孙艺桃  
利用1975–2012年廊坊地区5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廊坊地区霾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霾天气时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单站霾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1.5%,年均霾日固安站最多为72.3天,廊坊市最少为55.7天;廊坊市区霾日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文安、固安呈下降趋势,霸州、三河变化趋势平稳;霾天气的高发月是11月、12月,霾最少月是5月,霾天气的高发季节是秋、冬季,春季霾最少;08时霾天气发生频率最高;霾天气发生时气象要素变化特点为,能见度一般在5.0-10km,风速在0.0-3.0m/s,相对湿度在60%-90%之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徐维新  张娟  白爱娟  刘晓敬  徐国元  
受自然条件与观测数据的限制,青藏高原腹地高时间频次积雪融雪动态过程的认识与研究十分不足。论文利用玛多地区野外观测试验场2013—2015年冬半年每30 min同步积雪深度和气温数据,对发生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11月的积雪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冬季融雪过程表现为先缓后急的总体特征,每日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13:00~18:00间,而2014—2015年冬季融雪整体表现为均匀变化的过程,每日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7:00~16:00间。雪深变化与气温存在紧密联系,玛多地区两次冬季融雪过程日最高气温都低于0℃,融雪发生前3 h之内的气温都将显著影响到积雪雪深变化,融雪幅度主要取决于超前半小时和当时的温度条件,雪深与气温间的线性关系与雪的厚度存在密切联系。两次融雪过程的发生与大于0℃变温过程关系密切,升温的变化过程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积雪消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徐维新  张娟  白爱娟  刘晓敬  徐国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玲萍  陈雷  王荣喆  殷玉春  
本文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1年冬季的逐日降雪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的气候变化特征,最后利用1982-2012年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格点资料研究该地冬季降雪的环流特征以及用相关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冬季降雪的大气环流。其结果表明:由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降雪日数和降雪量总体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雪量大于白天,降雪日数北部平原区的峰值主要出现在1月份,而南部山区的峰值主要出现在2月份。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日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琼  杨子生  
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第一次土地详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从调查背景与依据、技术方法、基础图件和存储方式、坐标体系及比例尺、调查内容与范围、土地分类体系等6个方面阐明了两次全国性土地调查的差异,进而揭示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存在的地类归并与实际不符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相关工作、人为因素影响地类调查结果及因技术先进忽视实地调查等问题,并对未来我国的土地资源调查进行了展望,在重视土地动态调查、保证调查成果精准与实用、注重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加强土地调查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丹东  沈文钦  陈洪捷  
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向教育领域的渗透使我国博士毕业生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基于2017年与2021年两次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整体上有所下降,博士后比例有所上升,但境外博士后比例(主要是美国)大幅减少。博士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偏向一份有发展前景的稳定性工作,对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对继续做研究和发表机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其就业满意度也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元好  原欣伟  刘凤祥  
产业集群快速崛起是廊坊市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廊坊未来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从产业集群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来看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研究了廊坊目前产业集群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在区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政府职能等方面从发展经济的长远视角来试图探求廊坊市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春玲  刘婧  王君  
文章结合廊坊市家具业发展现状,通过出口竞争力指数和钻石模型对廊坊市家具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品牌战略,推行国际标准,加大技术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提升廊坊市家具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婧  
基于Logistic模型,以廊坊市为例,通过实际数据分析,深入探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具体量化关系。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表明,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定的贡献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