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
- 2023(465)
- 2022(386)
- 2021(398)
- 2020(348)
- 2019(777)
- 2018(799)
- 2017(1469)
- 2016(719)
- 2015(766)
- 2014(802)
- 2013(665)
- 2012(638)
- 2011(627)
- 2010(671)
- 2009(567)
- 2008(493)
- 2007(476)
- 2006(408)
- 2005(399)
- 学科
- 济(1754)
- 经济(1753)
- 管理(1587)
- 业(1100)
- 企(1098)
- 企业(1098)
- 方法(943)
- 理论(857)
- 学(837)
- 数学(692)
- 数学方法(664)
- 和(604)
- 中国(550)
- 籍(548)
- 业经(545)
- 银(530)
- 银行(529)
- 行(516)
- 制(472)
- 教学(454)
- 融(403)
- 金融(403)
- 图书(351)
- 制度(349)
- 度(349)
- 贸(344)
- 贸易(343)
- 易(333)
- 业务(324)
- 教育(323)
- 机构
- 大学(9656)
- 学院(9172)
- 管理(3471)
- 中国(3119)
- 研究(3060)
- 理学(2815)
- 理学院(2756)
- 管理学(2667)
- 管理学院(2650)
- 济(2586)
- 经济(2488)
- 科学(2404)
- 京(2313)
- 中心(1973)
- 所(1620)
- 范(1615)
- 农(1602)
- 师范(1586)
- 业大(1570)
- 研究所(1500)
- 江(1480)
- 北京(1398)
- 州(1339)
- 师范大学(1336)
- 财(1324)
- 信息(1302)
- 工程(1268)
- 农业(1260)
- 室(1143)
- 人民(1131)
共检索到1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晶晶 张喜贵
阮籍的《咏怀》诗主要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变幻莫测的时事所激起的盛衰之叹,二是身处乱世而悟出的人生哲学。庾信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大的祸乱,由南入北,饱受了逃亡与羁旅之苦。相似的人生处境,使得阮诗成为庾信取法的对象。文章分析了庾信《拟咏怀》对阮籍《咏怀》诗"荣衰""生死"两个主题的接受,及《拟咏怀》中"乡关之思"对阮籍《咏怀》诗主题的深化。
关键词:
《拟咏怀》 《咏怀》 主题 接受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耿明月
北宋词人李之仪的词作中,除备受称赞的爱情词外,咏怀词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李之仪一生际遇坎坷,仕途不顺,又是"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咏怀词直抒慨叹人生之情,亦承"苏门"旷达之风,在其词学思想的指导下,有着"自有一种风格"、言尽而意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李之仪 咏怀词 艺术特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津
阮籍是第一位对曹植有较广泛接受的作家,其接受内容与形态对后来接受者影响深远。文章认为,曹植《杂诗》六首作为组诗在视角转换、突转结构、矛盾冲突、化骚入诗方面对阮籍《咏怀诗》创作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阮籍 曹植 诗歌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郑韵扬
宋代咏物诗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对"缺席之物"的赋咏。其所咏之物于当下并不存在,或者未正常、直接地显现。这在诗中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物尚未出现或出现后消失,体现了宋代咏物诗择物眼光的深细化。二是在某种特定时节,通常会存在的事物意外地并未出现,与诗歌日常化密切相关。三是诗人在与物的互动中发现其缺席,表现出对诗境的主动构建。对"缺席之物"的赋咏,反映了宋人对自然、物与我的认识的转变,展现了宋代咏物诗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咏物诗 缺席 物态 物性 诗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伯翔
梅花原产我国,分布从华西到华东,其中心则在四川、云南、西藏一带,早已扩散到江南各地,同时黄河流域乃至东北都有栽培。特别是北京林业大学在南梅北移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梅花在我国栽培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梅和我国人民生活很早就有密切关系,比如用梅子作为调味佐料、药材和食品,《书·说命》中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约自隋唐时代起,从以果梅为主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腊梅
清乾隆年间,李怀民裒辑中晚唐诗人32家,分为张籍、贾岛两派,编为《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一书。是为中晚唐诗研究中的重要一说,但历来为人所忽视。本文考查"张、贾两诗派"说的建立始末,并对李怀民之说的主要内容略加介绍和评析。
关键词:
李怀民 中晚唐诗 张、贾两诗派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文慧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著名的贰臣诗人,吴伟业屈节仕清的经历使其一生都背负着愧悔的罪与罚,在灵魂深处艰难地自我救赎。压抑的精神重负使其目光自觉地投向历史,寻找到与他身世相似的庾信。相似的身世经历是吴伟业对庾信接受的基础,他们都具有难能可贵的忏悔精神,都有逃脱避世的心态。
关键词:
吴伟业 庾信 贰臣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琳
阮籍的美学思想分前后两期,前期为浸透儒家思想之美学,后期为其晚年的儒道兼综之逍遥美学思想。后期美学思想的转向,阮籍将自然的逍遥之道形式化、审美化,以全新的眼光观照个体、放纵内情、傲物轻世、旷达不羁,给世人的审美观念以巨大的冲击,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阮籍 美学思想 中国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琴
文章通过对元白咏物诗写作技巧的探讨,揭示了元白咏物诗准确描绘事物外在特征,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特点,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以及思想艺术与文学、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咏物诗 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公元1125年,卒于公元1210年。是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平生诗作达万余首,其中咏梅诗篇百余首。其中心主题就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力主收复北方失地,宣传抗战必胜。该文介绍了陆游数篇充满激情的咏梅诗篇,分析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歌颂了作者坚贞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梅花 陆游 爱国主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晓玲 赵望秦
马致远在创作《汉宫秋》时,对古今诗人的咏史诗有所袭用、借用、化用,从而受到咏史诗创作技巧、创作思路的影响。《汉宫秋》将诗歌与戏剧两种文体打通,使之互融,而《汉宫秋》至可视为以戏剧之框架写就的长篇咏史诗。
关键词:
马致远 汉宫秋 历史剧 咏史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