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
- 2023(1942)
- 2022(1754)
- 2021(1667)
- 2020(1558)
- 2019(3367)
- 2018(3327)
- 2017(5854)
- 2016(3459)
- 2015(3870)
- 2014(3919)
- 2013(3750)
- 2012(3735)
- 2011(3405)
- 2010(3706)
- 2009(3666)
- 2008(3568)
- 2007(3410)
- 2006(3214)
- 2005(3157)
- 学科
- 管理(12336)
- 济(10931)
- 经济(10903)
- 业(7944)
- 企(6853)
- 企业(6853)
- 财(6013)
- 家(5814)
- 国家(5739)
- 中国(4617)
- 制(4271)
- 财政(4257)
- 工作(3668)
- 政(3654)
- 农(3618)
- 国家机关(3353)
- 机关(3353)
- 地方(3304)
- 学(3111)
- 方法(3034)
- 出(3015)
- 人事(2989)
- 人事管理(2987)
- 银(2742)
- 银行(2740)
- 行(2648)
- 教育(2638)
- 业经(2628)
- 体(2603)
- 制度(2570)
- 机构
- 大学(48353)
- 学院(46109)
- 济(17490)
- 管理(17397)
- 经济(16963)
- 研究(16419)
- 理学(13922)
- 中国(13776)
- 理学院(13752)
- 管理学(13582)
- 管理学院(13460)
- 财(12338)
- 京(10712)
- 江(9377)
- 科学(9083)
- 中心(8539)
- 财经(8375)
- 所(8084)
- 经(7503)
- 州(7290)
- 范(6971)
- 北京(6957)
- 师范(6916)
- 省(6915)
- 研究所(6854)
- 农(6566)
- 财经大学(6036)
- 院(5767)
- 师范大学(5509)
- 人民(5448)
共检索到8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红军
《佩文韵府》106卷是康熙年间分韵编排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共收单字10252个,按其读音分别归人明清时通行的平水韵106韵部中,所收词目按最后一字归韵并注明出处,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至今仍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佩文”为康熙的书斋号,因命名为《佩文韵府》。此书最早的版本即刊于康熙年间,在权威工具书中对其版本有这样几种表述:一、《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佩文韵府106卷清张玉书蔡升元等辑清康熙51年-52年内府刻本。二、《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佩文韵府106卷清张玉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爱亭
辑刻于清康熙年间的大型经部丛书《通志堂经解》140种1860卷,上承《十三经注疏》,下启《皇清经解》,在经学史和出版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关于其刊刻过程,后世各书志、书目多语焉不详或存在误解,故《通志堂经解》见于著录时,其版本一项多有不同。经过全面搜集分析各相关资料发现,《通志堂经解》始刻于康熙十二年,至康熙十九年主体部分刻完,但仍未竣事,之后仍有经解付刻,而较多的经解在校订、改版,直到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之间,完整的《通志堂经解》刻印完毕。
关键词:
《通志堂经解》 徐乾学 刊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柳情
《佩文韵府》是清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由康熙皇帝组织官方力量历时八年编纂而成。它的编纂凝聚了康熙皇朝君臣学者的智慧,体现了清代诗韵著作的繁荣;它的版本也根据成书的阶段性和刻书的不同机构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问世之后,对于清代学术尤其是清代诗韵系列著作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佩文韵府》 编纂 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戴建国
《渊鉴类函》未曾出现过扬州诗局刻本。所谓《渊鉴类函》的康熙间刻本,包括清吟堂刻本和内府刻本两种,后者有初印本与后印本之别。
关键词:
《渊鉴类函》 刻本 初印本 后印本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东有
康熙朝米价中的商人行为陈东有清代前期,承接明代商品交换的惯性,在经济复苏之后,国内的主要产品(粮、棉、茶等)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市场中的主要力量──商人对商品的流通已经具有了主角作用。康熙朝后期三十年间的粮价奏折在直接反映市场粮价变动的同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若涛
清廷实行恤商政策是在平定三藩之后。为了发展商业贸易,清廷在平三藩战事结束后,把战争期间先后增加的有关销售领域的摊派减免了,同时严禁榷关官吏滥派私征。对满清贵族在市场中的垄断行为进行惩治。为使商人利益免受侵犯,即使对与吴三桂等人有过商业交易的商人也不过分追究,以免造成消极影响。康熙朝的商业政策,只是使商业经济对封建专制经济起些辅助作用,统治者无意大力发展商业。
关键词:
恤商政策 特权垄断 惠恤商民 以裕国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定勇
李渔一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一家言》流传甚广,异本颇多;李渔及身编定《一家言》的成书过程,众说纷纭;其与芥子园本《笠翁一家言全集》的关系,错综复杂。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一家言》(含初集、二集、别集),为李渔康熙十七年编辑刊刻,初集系据原刻本稍作调整,二集系新编,别集系删订单行本《论古》而成。此《一家言》合集,被雍正间芥子园主人采用汇编《笠翁一家言全集》,是李渔著作由单行本过渡到全集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之
《东观汉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官修史书。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之考证,说明该书的编撰分为初创、续修、再续、成书四个时期。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东观汉记》 古典文献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显斌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关键词:
七略 别录 编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怡
康熙《常州府志》综合反映了常州府当时的自然人文、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学、文学与艺术价值。通过举例分析了方志中的人物、艺文等卷,着重剖析方志中所体现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最后,对康熙《常州府志》作总结性的评述。
关键词:
康熙《常州府志》 文学价值 人物 艺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玉宝
《文海披沙》是晚明福建文坛诗人、学者谢肇淛的笔记体著作。谢氏去世后,很多作品流传到东邻日本,并在日本多次刊刻,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文海披沙 日本 传播 刊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燕仪
康熙年间,清政府曾规定盐价的制定原则为:价由商定,官员调控。康熙四十三年(1704),偏沅巡抚赵申乔核减衡州、永州、宝庆三府盐价一事,集中体现出在这一原则主导之下地方官员对盐价的干预。其作用不直接体现于盐价的确定,而是通过监控,对商人的定价形成一定的制约。这种干预行为的起因、曲折过程及实际效果,充分反映了地方官员、盐政官员、盐商以及市场等多种力量对于盐价的影响,揭示出清代盐价的制定机制是结合市场调节与行政干预、并受官商利益关系影响的多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毓薇
康熙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分别在钦天监从事编撰历法、制造天文仪器,在宫廷内修制钟表、玩具和其他机械,充当御用教师、画师、乐师、翻译等,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康熙皇帝与这些传教士交往密切,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皇帝科学家。
关键词:
康熙 传教士 科学 宫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