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0)
2023(7490)
2022(6176)
2021(5819)
2020(4645)
2019(10055)
2018(10095)
2017(18602)
2016(9986)
2015(10996)
2014(10582)
2013(9624)
2012(8534)
2011(7591)
2010(7556)
2009(7266)
2008(6602)
2007(5744)
2006(4902)
2005(4333)
作者
(25945)
(21591)
(21577)
(20589)
(13668)
(10208)
(9884)
(8435)
(8241)
(7621)
(7293)
(7215)
(6876)
(6694)
(6656)
(6644)
(6464)
(6463)
(6399)
(5933)
(5306)
(5273)
(5145)
(5049)
(4938)
(4772)
(4762)
(4654)
(4376)
(4313)
学科
(31448)
经济(31396)
管理(28352)
(23133)
(19550)
企业(19550)
中国(10493)
方法(10356)
(10225)
(9695)
(8831)
(8512)
业经(8142)
数学(8104)
数学方法(7985)
理论(7623)
(7531)
(6963)
贸易(6960)
(6953)
银行(6939)
(6782)
(6711)
(6651)
金融(6643)
农业(6399)
地方(6212)
教育(6181)
(5787)
财务(5762)
机构
学院(128961)
大学(125563)
(48191)
经济(47063)
管理(45644)
研究(43118)
理学(38993)
理学院(38571)
管理学(37774)
管理学院(37543)
中国(32302)
科学(26129)
(26030)
(24059)
(21089)
(20826)
中心(20128)
(19546)
研究所(18901)
财经(18780)
业大(18574)
(18050)
师范(17825)
(17077)
农业(16645)
(16290)
技术(16037)
北京(15726)
(15659)
经济学(14841)
基金
项目(88410)
科学(69548)
研究(68046)
基金(62385)
(54419)
国家(53943)
科学基金(46061)
社会(42421)
社会科(39986)
社会科学(39979)
(35832)
基金项目(32258)
教育(32141)
(29959)
编号(29110)
自然(28492)
自然科(27868)
自然科学(27859)
自然科学基金(27331)
资助(24454)
成果(23863)
课题(20775)
重点(20222)
(19344)
(19140)
(18862)
项目编号(17987)
(17830)
创新(17750)
(17464)
期刊
(56474)
经济(56474)
研究(37949)
中国(26954)
学报(20849)
(20269)
教育(20191)
(19314)
科学(18054)
管理(17536)
大学(15877)
学学(14933)
农业(13694)
(11667)
金融(11667)
业经(11208)
技术(11113)
经济研究(10167)
财经(9145)
(8037)
职业(6947)
问题(6932)
(6744)
(6547)
商业(6097)
图书(6086)
(5949)
科技(5923)
(5833)
论坛(5833)
共检索到19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梦洁  
宋明理学经历了从理学到心学的转变。这一转变之所以产生,乃在于理学的重点是伦理学,而不是宇宙论。张载、朱熹所建构的理性本体,起初就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即无法将本体世界与现实世界区隔开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阳明心学实现了对理性本体的超越——"发明本心"即可认识天理,尽管其心体中的自由意志,依旧只是其预设的自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丽华  
康德的学术自由观建立在其自由观与国家观基础之上。在康德看来,在学术研究领域,应当存在一种自由平等的、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争论。在这种争论中,运作的不是权力,而是真理。而这正是学术社团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区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颂  张越  
在法学界中,对于权利概念的学说多达十余种。对于"什么是权利"的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在众多的权利观中,较为有影响力的当属"自由说"和"利益说"两种学说。这两种权利观分别深受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理论的影响。因此,文章就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理论下的权利观做简要评析,试找出对权利概念较为全面的阐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骞  
笔者在拙文中建构了一个“课堂教学规范——本体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方法——分类教学策略”四维相协调的高效多能的立体化综合教学模式体系。本文就这个综合教学模式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本体教学模式,做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本体教学模式,既为一般意义下教学的模式,又为所有各学科教学的共有模式(各学科教学方法之抽象),因而它的构建必须从教学的本质出发,而教学又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归根结蒂还必须从教学意义下的教与学着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添辉  
美国操作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社会放送国际竞争力话语,以凸显教育问题作为一种危及社会前景的社会风险,并运用效能之名吹捧商业解决方案的功用。此种情境开启政策网络,使得商业、慈善、社会机构等构成混杂性科层统治方式,政府得以远离责任,但又通过设定标准与目标进行远程操控。同时,资本家得以介入教育决策,将教育服务商业化。其创新性的集体智慧被吹嘘成确保社会繁荣的万灵丹,这种社会贡献等同于实践社会的道德责任,慈善更进一步美化这些商业团体的利益行径。由此而言,效能是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的催化剂,市场逻辑是构成社会新思维的媒介,这促使许多政府运用效能、国际竞争力、创新性集体智慧与社会前景等话语,来塑造社会大众的自我知识,从而获得大众对这些话语的主动认可甚至支持。这种社会治疗学是统治艺术的实践,因为它引导他们如何思考与如何行动,这是新自由主义治理性的明显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李子华  
新自由主义治理性的首要课题是:如何将教师转化成有担当的主体,力行自我提升以实践社会的集体责任。要达到此种目标,必须将在乎自我嵌入教师的自我知识,继而使他们以关爱自身来运作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化的策略往往仰赖道德规范的认知,才能在自我知识的深处激活在乎自我机能。由此而言,主体性化是将教师打造成道德主体的关键策略。基于此种关联性,本文以OECD的PISA为议题,阐述其国际比较如何将教学质量链接于人力资本,继而产生希望与恐惧话语,并藉此话语运作数据治理,将教师改造为可统治的主体,致力运用教学承诺来实践国家发展的集体责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朴雄  张兵荣  赵龙文  陈涛  
针对本体构建方法参差不齐、本体维护困难以及缺乏规范本体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本体管理问题,文章从大众分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运用大众分类解决本体缺陷的可行性,探讨了本体的管理过程,提出了用户协同参与本体管理的管理模式,最后以Wiki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丁琪  
自生自发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哈耶克对于这一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悖论。这种悖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哲学悖论、现实悖论与价值悖论。这些理论悖论决定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既不能解释历史,也无法指导现实,而仅仅是一种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虚假意识形态。这种以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自生自发秩序不仅不会推动人类实现自由,反而会导向一种“通往奴役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祥云  刘献君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5月人文教育普遍存在知识化和科学化倾向,主要症候是丢了"心",不姓"人",远嫁"他者",失了"身"。其原因包括内外多方面。内在原因有"教育内容"也有"教育过程";有"思想观念"也有"思想方式"。"思想方式"更根本、更基础。"思想方式"是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范式——即把"人与世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舒志定  
人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马克思和康德都对人的教育问题做出过深刻阐述,且有本质上的差异,其根源是理解教育问题的思想路径不一致。康德以理性人为假设,把道德教化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而马克思坚持人是现实社会主体的理论立场,断言人是在现实社会历史中生活、成长与发展的,人的生长、发展具有现实性、历史性特征,因而人的教育也有现实性、历史性特征,由此避免了对实践教育、自由教育等教育基本问题做出形而上的解释。以此为认识基础与思想前提来解读马克思与康德关于人的教育思想的异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当前马克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洪才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985"工程建设、孔子学院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惑,最大困惑乃是"钱学森之问"。~①"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人们对大学行政化现象批判~②,并掀起了人们对"现代大学制度"探讨的热潮,最终"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重要主题之一。然而要真正解答"钱学森之问"并不容易,因为其中牵涉到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当然还有观念转变和路径依赖问题,这就促使人们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此时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刘  程琦  周武忠  
从更为基础的哲学角度研究旅游体验的本体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为这种内在反思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文章对于一次典型的观光旅游体验进行了现象学描述,发现原有的知觉、意义和情感体验分别转化为旅游世界的本真发现、符号意义的自在给予和角色转换的情感超越,此时旅游体验流显现出自由的本质。通过进一步的意向结构分析,旅游体验实际上是被意识所构造,由意向作用对感觉材料进行统握的结果。这种旅游体验的"构造"观也引发对于旅游理论和概念新的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康德是近代哲学的巨擘,其所处时代正值现代大学酝酿和形成之际。在长期的大学从教生涯中,康德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出发,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观:他主张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培养具有哲学思维的人;他对大学教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发展理性、哲学地思考、探究式教学等,使他成为现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先驱;康德在大学任教41年,边教学边著述,完美体现了现代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理念;康德重视哲学及大学哲学系的价值,推动了哲学系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转变,并引领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康德较早提出和阐述了现代大学学术自由的原则,且将学术自由建立在国家保障的基础上。康德的大学观对现代大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成为现代大学思想的重要源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震豪  
“以人为本”对教育提出了人本的哲学命题,教育哲学的人本就是“人之为人”。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育本体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前,教育向大众化转换,我国教育哲学本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值得反思。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确立“人之为人”的教育原则,抓住“人之为人”这个哲学的本,这对当前“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文进  
文章以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少数民族城市化与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及民族发展的相互联系性。从实质性自由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城市化对于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扩展所具有的构建性意义,以及对于少数民族就业、教育、健康等方面可行能力的发展所起到的工具性作用;指出少数民族可行能力的缺乏是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扩展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