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3)
2023(4505)
2022(3595)
2021(3800)
2020(2918)
2019(6860)
2018(6937)
2017(10968)
2016(7294)
2015(8416)
2014(8880)
2013(7769)
2012(7582)
2011(7115)
2010(7593)
2009(6947)
2008(7228)
2007(6836)
2006(6267)
2005(5967)
作者
(19467)
(16256)
(16139)
(15648)
(10440)
(7965)
(7504)
(6571)
(6277)
(6003)
(5612)
(5414)
(5180)
(5168)
(5131)
(5125)
(5010)
(4888)
(4818)
(4738)
(4637)
(4049)
(3955)
(3869)
(3827)
(3690)
(3680)
(3504)
(3416)
(3354)
学科
(21430)
经济(21396)
教育(19786)
管理(14492)
(12614)
中国(12468)
(11419)
理论(11302)
(10619)
企业(10619)
方法(8392)
教学(7395)
数学(5656)
数学方法(5428)
(5225)
(4956)
(4771)
经济学(4709)
业经(4565)
发展(4517)
思想(4409)
(4393)
(4176)
研究(4155)
(4134)
政治(4050)
技术(3823)
学法(3615)
教学法(3615)
(3605)
机构
大学(108645)
学院(100372)
研究(39066)
(30367)
教育(29533)
经济(29292)
管理(28588)
(26017)
师范(25869)
(25782)
理学(23918)
科学(23723)
理学院(23440)
中国(23078)
管理学(22590)
管理学院(22377)
师范大学(21523)
(19958)
研究所(18051)
北京(17466)
(17381)
中心(16164)
(15933)
技术(15335)
职业(13806)
(13739)
(13653)
(13301)
财经(12342)
业大(12071)
基金
项目(56500)
研究(48493)
科学(44874)
基金(36669)
教育(31804)
(31103)
国家(30632)
社会(27114)
社会科(25048)
社会科学(25043)
科学基金(24791)
成果(23212)
编号(22807)
(22756)
(21574)
课题(19377)
基金项目(17504)
(16930)
资助(15547)
重点(14508)
(14282)
自然(14169)
规划(14062)
项目编号(13997)
自然科(13826)
自然科学(13821)
自然科学基金(13573)
(13501)
教育部(12980)
(12604)
期刊
教育(50396)
研究(41749)
(38379)
经济(38379)
中国(31872)
学报(16691)
科学(13659)
大学(13618)
(13096)
技术(12556)
(12028)
职业(11783)
管理(10969)
学学(10880)
农业(8220)
技术教育(7591)
职业技术(7591)
职业技术教育(7591)
图书(7529)
财经(7187)
(6542)
论坛(6542)
(6377)
(5868)
(5702)
金融(5702)
高等(5661)
书馆(5549)
图书馆(5549)
经济研究(5375)
共检索到16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教育惩罚的争议性问题可概括为两组:一是教育性和必要性问题,二是正当性和适用性问题。后者在实践上更受关注,但前者在理论上是更为基础性的、决定性的。康德教育学中有对这两组问题的一整套回答,并且其中还蕴含了一个对教育学而言是意义更为重大的儿童心灵学说。这一学说蕴含在康德对教育惩罚施加了什么痛苦、这种痛苦何以能使人向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但随着哲学心理学逐渐为科学心理学所取代,康德教育学中的儿童心灵学说及其遗留问题,今天已淡出我们的视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梅珍兰  
教师能否对犯有过错的学生施加惩罚?本文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抛弃抽象的总体思维,引入具体的、特化的复杂性思维。而且,仅有思维方式的变化也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教育学的观察视角,引入"教育学的立场"。所谓"教育学的立场",就是在思考该不该罚、如何惩罚的问题上,必须始终牢记"教育的宗旨与使命",贯穿和体现"教育的根本精神"。由此,本文对惩罚的使用边界作了三种限定:只有那些违反重要的、基本的学校规则,尤其是道德规则的行为,而且是主观的故意行为,才可以考虑使用惩罚;面对学生的过失行为,惩罚并不是首选的办法,更不是唯一的办法。只有在尝试采用其他办法都不起作用时,才可以考虑实施惩罚;唯有遵循正当程序、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教育中恰当的惩罚对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中的惩罚与社会中的惩罚在目的、情感基础、种类和量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教育中正确地使用惩罚首先要划清正义与权威角色、群体领域与个人领域、过错行为与糟糕结果、故意行为与非故意行为、非遵从行为与故意违规行为等的界线。在教育中执行惩罚要做好奠定情感基础、选择惩罚种类、控制惩罚量度等方面的工作。惩罚中应坚持慎罚、指向过错、及时与坚定、一视同仁、保持关爱等原则,还要从过错行为和过错动机的消减水平两个方面来评估惩罚使用的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丽敏  
分析儿童教育与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关系,从儿童的发展特点谈阅读工作的开展,总结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方法,活动目标要全面;活动道具简而精;互动环节不可少;动作搭配很关键;主题活动要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哲伟  
在竞赛理论的研究中,惩罚机制相对于奖励机制来讲受到的关注比较少。本文通过拓展和分析一个经典竞赛模型(Moldovanu and Sela,2001)发现:在一个竞赛者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与否的竞赛中,如果以最大化总业绩为目标,那么根本不应该引入任何惩罚;如果以最大化最优业绩为目标,那么一定量的惩罚是必须的。除了理论上的贡献以外,本文也结合模型结论对我国教育业及科研创新行业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忠海  赵玮芳  
教育惩罚不能产生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教育惩罚的内涵、机制和惩罚者角色等的认知比较模糊。基于教育独立性的思考,本文提出教育惩罚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机制以尊重生命的自主发展为前提,还承载着道德教育诉求,教师在教育惩罚中扮演着平等参与者、专业监督者和反思学习者等角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戈  焦青  
儿童特质理解是其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特质理解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介绍了儿童特质理解的获得、儿童对于不同特质的理解以及运用特质去推理预测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成果。在探讨今后特质理解的研究方向时,文章提出应关注三个方向的研究问题:社会交往与亲子互动对儿童特质理解的影响、特殊儿童的特质理解以及特质理解的研究方法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曾筝  
情绪理解在个体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上存在障碍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理应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以往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研究,从情绪与愿望、信念之间关系的角度对自闭症儿童基于愿望和信念的情绪理解力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理解不同类别情绪时自闭症儿童表现不同的原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立成  
惩罚是当前我国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和手段,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惩罚在管理中作用的专门研究,以致形成惩罚在管理中起“激励”作用的习惯认识。本文分析惩罚在管理中的行为控制作用,提出要正确认识、把握惩罚在管理中的作用,充分、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我们正处在儿童研究的多学科视角时代。今天不只有儿童发展心理学,还有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等视角的儿童史研究、童年研究、儿童理智发展研究、儿童成长研究等。我们也处在教育学无儿童的时代。今天的教育学研究什么是教育、怎样教育,唯独不研究儿童——这被认为是心理学的事。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科学,也提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科学基础。但赫尔巴特所说的科学心理学,是能为教育者观察儿童的心灵世界提供一幅心灵地图的心理学。他同时还强调,每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东  
《双基教学:摒弃还是发展》一文所体现的基本观念和根本立场是值得商榷的。将"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然发展"对立起来、将"自然人"与"社会人"及"现代人"对立起来,这样的观点与做法是错误的。仅以知识论来讨论"人的发展"问题有失偏狭。知识和知识教学之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居于独大地位,是因为这类学校教育是由那种目无儿童的教育学支撑的,这类学校教育难以避免对童年的奴役与破坏。知识、知识教学在现代教育学中自有其重要地位,但其重要地位的显现不是建立在知识独尊的僭妄之上,而是建立在"教育即自然发展"所体现的儿童本位这一根本立场之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小慧  金瑜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概化理论与经典测量理论、方差分析之间关系 ,论述了概化理论的优势与特色。运用概化理论分析《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成绩的评估数据 ,结果表明 ,评分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并考察了评分者人数的改变对测量信度的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康德的教育学之所以能推演出"合理"的教育状态,与其曾以一种否定情感对学校教育的现实"真相"进行概括不无关系。直到现在,"反学校情结"仍会左右教育学者的理论探索,教育学者注定得承受理智与情感的紧张冲突:一方面难以认识学校教育的现实"真相",另一方面又无法将学校教育引向心目中的"合理"状态。教育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化解这种紧张即因此摆在了教育学者面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微  田创  
本文介绍了CHC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认知能力评估系统。该理论构架对学习障碍儿童认知能力评估与策略干预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1)利于确定个体差异的实质;(2)为教育干预策略提供有效依据;(3)利于促进学习困难的理论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儿童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论题,分析了如何联系儿童的"认知型教师形象",去准确地把握他们所抱有的"假定型教师形象"与"理想型教师形象"的必要性。真真切切地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教师认知的发展脉络,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得以成功的秘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