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0)
- 2023(2569)
- 2022(1994)
- 2021(2204)
- 2020(1633)
- 2019(3980)
- 2018(4193)
- 2017(5962)
- 2016(4437)
- 2015(5046)
- 2014(5230)
- 2013(4357)
- 2012(3947)
- 2011(3808)
- 2010(4078)
- 2009(3479)
- 2008(3344)
- 2007(3103)
- 2006(2903)
- 2005(2601)
- 学科
- 教育(18573)
- 中国(8904)
- 理论(5671)
- 教学(5504)
- 济(4512)
- 经济(4498)
- 学(4312)
- 管理(3463)
- 革(3458)
- 政治(3420)
- 思想(3402)
- 发(3333)
- 发展(3252)
- 研究(3183)
- 展(3129)
- 改革(3128)
- 高等(3024)
- 思想政治(2985)
- 政治教育(2985)
- 治教(2985)
- 德育(2962)
- 教育改革(2771)
- 学校(2523)
- 学法(2428)
- 教学法(2428)
- 生(2427)
- 计算(2273)
- 算机(2267)
- 计算机(2267)
- 机化(2249)
- 机构
- 大学(54392)
- 学院(48110)
- 教育(26893)
- 研究(22047)
- 范(19547)
- 师范(19518)
- 师范大学(16578)
- 京(13733)
- 科学(11687)
- 所(10754)
- 济(10743)
- 职业(10568)
- 教育学(10483)
- 经济(10110)
- 北京(10062)
- 研究所(9744)
- 管理(9707)
- 技术(9368)
- 中国(9181)
- 江(8789)
- 中心(8268)
- 理学(7992)
- 院(7790)
- 教育学院(7722)
- 理学院(7722)
- 管理学(7375)
- 管理学院(7231)
- 职业技术(7168)
- 州(6806)
- 研究院(6228)
共检索到8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赵茜
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建立在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基础上,康复主义是其主流矫正理念。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主张对罪错少年施以康复和矫治的措施,并最终促使罪错少年重归社会,矫正的"医疗模式"是其主要模式。在康复主义的影响下,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体现出对象与体系的连续性、处置的灵活性、实施的非强制性、运行的市场化等特征。此外,康复主义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其个体化、专业化、发展性的潜在要求,直接促进了个案社会调查、循证教育矫正、恢复性矫正等方法的发展与运用等。
关键词:
罪错少年 社区教育矫正 康复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王陵宇
2017年8月19—20日,首届"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国际研讨会在鲁东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计110余人参加了会议。定义与对象是问题青少年研究的前提。明晰"问题青少年"的概念、界定问题青少年研究的对象,是从事问题青少年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判断问题青少年的"问题"的标准、划定"青少年"的依据,决定了该研究领域的实体对象和问题域,具有基石的作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是问题青少年研
关键词:
教育矫正 少年司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杨虎民
双预机制是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必须遵循的理论取向与实践范型,特指实施系统性、一体化、全方位的预防教育和矫正干预,具体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教育应尽早、有普适性,二是矫正干预要及时、有针对性。在双预机制视角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要坚持人性化、科学性、智能性、综合性、特色性、国际性等原则,应采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良好文明习惯形成、法律意识生成、综合干预的大矫正实践等路径实施。
关键词:
双预机制 问题青少年 教育矫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小鹏
当今时代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发达的物质世界是形成教育功利主义的根本动因 ,教育功利主义及其导致的片面教育倾向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 ;要从社会和教育两个层面倡导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 ,使之与过度膨胀的教育功利主义之间形成一种张力 ,进而形成对教育功利主义的矫正和制约机制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宗宪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指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对于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人们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认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罪犯。不过,中央有关部门的文件和刑事法律中的规定有变化,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一方面,坚持社区矫正的正式适用对象是罪犯的态度;另一方面,社区矫正辅助机构可以通过一定机制对其他的不属于罪犯的相关人员开展一定工作,以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社区矫正 适用对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双成 张立昌
教育的人格分等,承袭了等级教育意识,迎合了教育功利主义,造成了现实的教育不公平。矫正教育人格分等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制度层面,复归制度正义;在教育管理层面,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在教学管理层面,合理配置学校内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层面,立足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人格分等 公平矫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种珊珊
职务犯罪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破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政之风,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刑罚制度又向着轻缓化方向发展,职务犯罪的轻刑化现象也日渐凸显,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严惩职务犯罪势在必行,这也是惩治腐败犯罪,彰显刑罚公正的必然要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赵茜
教育矫正是中国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从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系统比较中英社区矫正教育发现,中国社区矫正教育以"改造人"为目标,注重思想矫正,坚持"因人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教育原则;而英国则注重社区矫正教育的个别化,并突出问题导向性。英国更加充分地利用社区力量,提出"综合罪犯管理模式"和"社区安全合伙人"等理念;注重科学完善的罪犯评估系统以及专业化的矫正教育队伍建设。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矫正教育 中国 英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舒 苏苗苗
社区矫正是人类刑罚观念的一次本质意义上的变革,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身监控系统和罪犯处遇模式,并在近代以来深受各种政治、道德方面社会思潮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日益成为一种两类专业人士协同完成司法矫正任务的罪犯处遇模式,必然具有丰富的观念基础。那么从人类刑罚方式角度探讨社区矫正形成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主要解决社会工作为什么能够介入社区矫正这一基础性理论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理念 福利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舒 苏苗苗
社区矫正是人类刑罚观念的一次本质意义上的变革,业已成为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身监控系统和罪犯处遇模式,并在近代以来深受各种政治、道德方面社会思潮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日益成为一种两类专业人士协同完成司法矫正任务的罪犯处遇模式,必然具有丰富的观念基础。那么从人类刑罚方式角度探讨社区矫正形成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主要解决社会工作为什么能够介入社区矫正这一基础性理论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 刑罚执行理念 福利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印富 张广超
社区矫正的跨区域衔接是社区矫正规范创制初期应生的问题。社区矫正跨区域衔接的实践形态有三种:户籍地宽松型、功利式严格型和调控式宽严相济型,三种形态隐含着行政权力思维、计划经济思维和市场经济思维等三种社会治理思维。"批准+通知"的跨区域社区矫正衔接范式带来了外省籍人员不执行社区矫正的负面效应。建构社区矫正的跨区域制度,应采取透镜原理,围绕犯罪人矫正和社区安全的双重原则,建立"2+1"三地原则、双变更机制以及省市两级司法行政协调机制。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治理思维 三地原则 透镜原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学文
受到长久以来"社会文明建设迟缓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压力,大量关于"社会道德"的重建要求涌向了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得"失信惩戒"对于底线的划定开始由此下探,表现为将"失德"不加以区分地作为失信的浅层形式,将"犯罪"不加以区分地作为失信的深层表现。面对失信惩戒的"泛化"趋势,必须通过校正社会信用体系的评价基点,才能建立起类型化、关联化、立体化的罪错记录评价机制。只有充分吸收各地立法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摒弃以"行为"为核心的传统评价模式,转而构建以罪错行为为评价素材的"人格"评价模式,才能实现由"信用建设"到"诚信建设"再到"社会文明建设"的三级跳转和层次推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新波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我国社区矫正、心理矫治现状展开分析能够发现这一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司法行政机关缺乏矫正强制权;某些部门之间存在推诿现象;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某些地方存在监管混乱现象。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缺少社区矫正管理相关法律依据;心理矫治经费没有足备保障;社区矫正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程度均不高;社会群体重视与参与程度低。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矫正、心理矫治的优化途径是:健全与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强化社区矫正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关键词:
公共管理 社区矫正 心理矫治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奇伟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和"重点论"法治思维产生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倾向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但也带来一系列法治后果,如倾斜性立法资源配置会引发环境法治运行偏轨,制度"剪刀差"容易诱发环境污染转嫁与风险外溢,"污染避难所"效应易导致城乡环境非正义,等等。考察近40年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情况可以发现,这种立法倾向已经渗透在我国环境法制的各个方面。为消解这种不平衡结构,应对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倾向予以矫治,实现从基于城乡分立的重点立法向基于城乡统筹的协同立法的转变,基于城乡一体化治理理念健全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制,并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环境风险外溢情形的制度管控,以切实提升环境法制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城市中心主义 环境立法 一体化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秀山
在对“政府失灵”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作者提出:(1)矫正“政府失灵”,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2)矫正“政府失灵”,必须严格划定政府活动的范围,采取合理、适度的干预方式;(3)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政府机构效率;(4)矫正“政府失灵”,必须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约束
关键词: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矫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