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2)
2023(12177)
2022(9952)
2021(9003)
2020(7385)
2019(16516)
2018(16298)
2017(32412)
2016(17392)
2015(19425)
2014(18974)
2013(18406)
2012(16725)
2011(14928)
2010(15132)
2009(14458)
2008(13985)
2007(12536)
2006(11424)
2005(10489)
作者
(46166)
(38138)
(38116)
(36517)
(24729)
(18172)
(17258)
(14567)
(14560)
(13879)
(12952)
(12752)
(12041)
(12038)
(11995)
(11902)
(11319)
(11187)
(11134)
(11071)
(9445)
(9274)
(9253)
(8779)
(8691)
(8610)
(8425)
(8411)
(7660)
(7441)
学科
(73403)
经济(73315)
管理(51896)
(51450)
(40729)
企业(40729)
方法(32007)
数学(28785)
数学方法(28444)
(23949)
(22700)
中国(22575)
(19520)
贸易(19514)
(19094)
业经(16784)
(16112)
农业(15432)
地方(14632)
(12968)
(12903)
财务(12861)
财务管理(12830)
(12786)
(12675)
银行(12669)
企业财务(12175)
(12119)
(11843)
金融(11842)
机构
学院(241710)
大学(238932)
(106841)
经济(104743)
管理(93584)
理学(79946)
理学院(79226)
管理学(77969)
研究(77739)
管理学院(77534)
中国(62193)
(53668)
(48518)
科学(41860)
财经(41506)
(37804)
(37721)
(37290)
中心(36779)
经济学(34177)
(33882)
研究所(32754)
(31246)
师范(31015)
经济学院(30985)
财经大学(30493)
北京(30465)
(29848)
业大(29751)
(28123)
基金
项目(153833)
科学(123500)
研究(119135)
基金(113186)
(95526)
国家(94606)
科学基金(82944)
社会(78736)
社会科(74801)
社会科学(74790)
(59458)
基金项目(58011)
教育(55941)
自然(49996)
编号(49339)
(49123)
自然科(48910)
自然科学(48902)
自然科学基金(48056)
资助(47212)
成果(41344)
(35385)
重点(34295)
课题(34228)
(33557)
国家社会(32900)
(31892)
教育部(31636)
人文(31221)
(31095)
期刊
(120650)
经济(120650)
研究(77725)
中国(46724)
(41617)
管理(35496)
(32688)
学报(29815)
(29234)
金融(29234)
科学(28755)
教育(28309)
大学(24278)
学学(22558)
农业(21742)
财经(21288)
业经(21138)
经济研究(20569)
技术(20422)
(18320)
问题(16796)
(16607)
国际(13853)
商业(11688)
技术经济(11515)
世界(11432)
理论(11365)
统计(11262)
图书(11115)
现代(11006)
共检索到37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露露  
以审判为中心,推进庭审实质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落实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推动庭审实质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庭审实质化改革进程中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中的问题,对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着重对庭审实质化背景下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廷华  
若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拒绝作证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对于偶然证人而言,由社会承担作证成本是激励其作证的基本前提;更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对其作证行为进行奖励,刑事悬赏制度的成功便是例证。对于作为消极证人的近亲属而言,无论是对其作证行为进行奖励还是对其拒证行为进行惩罚,效果都是不理想的,允许亲亲相隐是更合理的制度选择。对于污点证人而言,仅仅豁免其罪刑,或者实施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大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力度,缩短犯罪组织的生命周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仲玲  郭永亮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审参与权的名至实归,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上仁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透过一系列修法与大法官解释确立共同被告亦有证人地位,有接受诘问与伪证罪之适用。台湾地区数十年的立法经验与司法判决历史,可为我国大陆日后修法的借鉴。最后厘清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的关系,当传闻例外与对质诘问权相冲突时,应以保障宪法人权为依归,以对质诘问权的例外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验标准,否则即使符合传闻例外,也应无证据能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尹畅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三大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条文就法律监督手段、措施、程序作了规定。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监督、尤其是刑事二审抗诉方面"抗的少、抗的难、抗不赢"的现象较为普遍,亟待通过完善立法、深化司法改革、改进考核办法、加大监督力度来化解,以推进刑事监督、尤其是刑事二审抗诉工作健康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万胜元  
人民法院合议庭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对有疑问的证据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合议庭休庭后的调查取证权;合议庭不能将休庭后的调查核实简单理解为自行调查取证,合议庭对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采取证人重新出庭作证或让控辩双方重新收集相关证据的方式加以解决;人民检察院直接赋予合议庭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加以修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宋伟锋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日益发展,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集中爆发,"互联网+"时代下,网购等纠纷不断,同时,立案登记制变革引发案件量激增。各地司法机关在着力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下,紧随"互联网+审判"的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庭审新模式来缓解审判压力及更好的司法为民。微信庭审与电子商务庭审成为庭审模式变革的"带头兵",以两种庭审模式优劣对比,挖掘传统庭审模式运行出现的困境,阐明"互联网+审判"庭审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构建以遵循司法规律为主线,以便民服务为动力,以程序公正为基础的庭审模式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岩璐  
证据是司法的灵魂,源于人们对于客观真实的不懈追求。印证规则是我国司法实践的理论总结,符合心理认知规律,但近年媒体连续曝光的冤假错案,使得司法实践中的印证规则令人反思。文章通过揭示印证规则现状,同时对实践运用中以口供印证为中心、忽视对证据能力的限制、为追求客观真相机械运用证据规则进行反思,最后从树立证据为中心的观念、完善证据能力实质性审查、印证规则适度介入自由心证,完善印证规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暾  
分析十八大之后纠正的23起影响性刑事错案发现,难以有效实施的非法证据排除、以证人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作证,以及未切实遵循"排除合理怀疑"是审判环节刑事错案中主要的证据问题。基于此,应通过细化"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来落实证据裁判规则,通过规范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坚持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和赋予被追诉人为无罪者的诉讼主体地位来落实疑罪从无原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叶旺春  
在我国,证券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并不畅顺,大部分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的案件仅被处以行政处罚,造成违法成本的低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刑事与行政证明标准的差异,证据转换的困难,专业知识上的阻隔,以及监督的缺位等。建议通过推定方式转移公诉机关指控特殊类型证券犯罪的部分举证责任,减轻公诉机关的举证负担;根据不同证据的特点,完善行刑衔接证据转换规则;加强证券监管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及工作交流机制;增强规范执行力,确立有效的案件移送监督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当事人双方庭审的过程是不断"攻击"与"防御"、"再攻击"与"再防御"的往复过程,涉及到"主张"与"反驳"、"本证"与"反证"等诸多问题,甚至有很多细节问题。作为一名仲裁员,如何梳理并保持庭审思路的清晰与流畅呢?从实践中,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佩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存在不足,体现在"口供至上",忽略对刑事证据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的审查,实物证据的固定与调查,罪轻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存在先入为主的办案理念等方面。刑事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应由"口供至上"向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转变,在第一时间固定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实物证据,以实物证据为中心展开侦查,注重和审查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加强对罪行轻重证据的收集与审查,杜绝先入为主的收集、审查证据理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庆祖杰  
根据在特殊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参加公、检、法机关办理聋哑人案件的实践经验 ,归纳出聋哑人犯罪的特点 ,剖析聋哑人犯罪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翟传强  
2009年4月至6月,根据审计署联合国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本人先后参与了对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ICTR,以下简称卢旺达刑庭)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明友  钟德刚  朱德林  
十七大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执法行为的新要求,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之一,2007年11月在广东珠海召开的"不起诉制度改革与完善理论研讨会"对刑事和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在刑事和解立法构建的基础上,以创新检察工作机制为动力,减少社会对立面,构建和谐司法为目标,对我市开展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使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为重庆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