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5)
2023(3078)
2022(2629)
2021(2464)
2020(2173)
2019(5048)
2018(5154)
2017(9351)
2016(5477)
2015(6356)
2014(6393)
2013(6358)
2012(6218)
2011(5534)
2010(5679)
2009(5080)
2008(5512)
2007(4966)
2006(4390)
2005(3951)
作者
(17943)
(15057)
(14989)
(14195)
(9729)
(7296)
(6814)
(5853)
(5776)
(5610)
(5357)
(5238)
(5024)
(4967)
(4835)
(4710)
(4483)
(4482)
(4411)
(4410)
(3817)
(3795)
(3757)
(3607)
(3490)
(3464)
(3464)
(3360)
(3200)
(3160)
学科
(23066)
经济(23034)
方法(13426)
管理(13171)
(12962)
数学(11760)
数学方法(11394)
(9337)
企业(9337)
(9096)
收入(7919)
(7471)
(6400)
中国(4974)
农业(4886)
国民(4825)
理论(4648)
国民收入(4479)
(4269)
财富(4269)
业经(3800)
(3485)
(3399)
(3300)
银行(3281)
(3275)
金融(3273)
(3059)
(2988)
财务(2967)
机构
大学(86072)
学院(84219)
(31559)
经济(30810)
研究(30746)
管理(29602)
理学(25628)
理学院(25247)
管理学(24246)
管理学院(24097)
中国(22759)
科学(21610)
(19692)
(16965)
(16775)
研究所(15710)
(15492)
业大(14164)
中心(13617)
农业(13396)
(12980)
北京(12598)
财经(12276)
(12013)
师范(11877)
(11083)
(11038)
经济学(10238)
(10033)
师范大学(9671)
基金
项目(56397)
科学(43687)
基金(41405)
(37705)
研究(37485)
国家(37444)
科学基金(31099)
社会(22834)
社会科(21657)
社会科学(21648)
自然(21602)
自然科(21142)
自然科学(21132)
(21112)
基金项目(20759)
自然科学基金(20726)
资助(18888)
(18798)
教育(17784)
编号(14293)
重点(13183)
成果(12693)
(12363)
计划(11534)
(11283)
科研(11207)
(10667)
课题(10345)
大学(10226)
教育部(10152)
期刊
(32851)
经济(32851)
研究(23362)
学报(17297)
中国(15802)
科学(15017)
(14560)
大学(12617)
学学(11969)
(11861)
管理(10583)
农业(10109)
教育(9288)
技术(8118)
统计(7988)
(6255)
决策(6104)
财经(5939)
(5502)
金融(5502)
经济研究(5367)
(5286)
(5194)
(5079)
业大(5037)
技术经济(4776)
理论(4637)
图书(4590)
实践(4243)
(4243)
共检索到124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张丹萍  
在等分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度量收入差距的一种新方法:均等指数方法,并对均等指数的特性进行了数学上的分析与严格证明。在此基础上,利用均等指数方法对中国及4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实际计算,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论表明,均等指数具有一定的替代基尼系数的效应。均等指数方法具有直观、易于理解、意义明确、数据要求简单和计算简便等多方面的特点,同时还可推广运用于其他有关差距的度量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杨翠迎  
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法是度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方法 ,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 ,然而在实践中这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鉴于此 ,提出了一种度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新方法——偏离值法 ,并就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洪芳,赖淑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彭妮娅  潘郭钦  
利用分组数据对均等指数的计算过程与理论前提不相符,导致了不同的分组情况会得出不同的均等指数,这降低了其度量收入差距的可信度。基于对均等指数的这一疑问以及均等指数的构建与均方差只相差与样本容量相关的常数倍这一现象,提出了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差可以衡量收入分配内部差距的原理,结合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的判定系数和回归斜率,可以很好地衡量收入差距,并用实证分析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长期以来,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平均主义分配倾向一直很严重,这既有所有制方面的基础(参见拙文:《论公有制经济的双重分配原则》,《南开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又有体制方面的根源。本文着重考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收入均等化倾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涛  
实现教育均等化是现代政府治理追求的目标之一。影响教育均等化的因素众多,收入分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主要在线性模型假设基础上检验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不均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并未能很好解释目前中国教育呈现的不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中国经验数据,通过非线性ESTR模型检验了收入分配差距与教育不均等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实证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呈现非线性动态关系,表现为前期在线性和非线性之间频繁转化,后期则趋于稳定。就政策建议而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有助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宗谦  曹定爱  
Gini系数是常用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数量指标。本文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客观性和Lorenz曲线显示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分析中,认为Gini系数压缩了收入分布中不平等的有些数据,损失了对收入分布深入研究的信息。从而试图应用概率统计知识来弥补这一缺陷,进行数学上的处理,“修补”Lorenz曲线;特别地,我们建立了一些新概念,得出了PD定理及其推论,并用来解释有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有利于预测与控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怀中  陈曦  李栗  
社会秩序风险测度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构建社会生态秩序文明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贫困程度划分出收入高低两个梯度,依据收入低梯度之下非均等易引发社会秩序风险的理论前提,结合基尼系数和贫困收入指数提出"收入非均等贫困指数"的概念及数理模型。研究发现,收入非均等贫困指数与社会秩序高、中、低风险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降低"收入非均等贫困指数"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建议构建以"收入非均等贫困指数"为核心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减贫为重点,适度降低收入差距,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动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生态秩序文明建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艾小青  
本文提出从收入比重变化的视角度量收入流动性的新方法,构建了基于比重绝对差和基尼系数的两种新指数,还提出了收入流动性洛伦茨曲线的概念、意义和绘制方法,以及指数的分解方法和加权调整方法。应用各指数对我国2007—2013年间区域层面的收入均值和收入总额的流动性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用各种方法度量的流动性都很低,各省间的收入格局已相对固化,流动性和地区贡献有波动但都没有明显的趋势。结果也验证了新指数的适用性和优良性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向东  
在对经济增长及生产率的研究中,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必须予以科学地度量。度量资本投入,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准确度量的难度相当大。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历时7年多对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在比较了国际流行的各种度量方法,特别是在深入地研究了乔根森等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乔根森的方法加以改造后,第一次将其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金燕  
学校教育在收入分配正义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最近兴起并逐渐在分配正义领域占据统领地位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尝试在正义的视野下来构建学校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分解为两部分:一是作为原生运气影响收入的中介作用,这一作用被认为是"非正义"的;二是作为选择运气影响收入分配的中介作用,这被认为属于正义的范畴。本文进一步将这一理论模型转换为实证模型,并应用CHNS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收入分配的这两种作用都有所表现,且都得到强化。尤其是前者,学校作为维持和传承原生禀赋分配不平等的中介机制作用得到快速的强化,这是由于原生运气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斌开  曹文举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机会不均等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也是滋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源泉。文章首先基于最新数据全面刻画了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类机会不均等的起因,探讨机会不均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越位"和"缺位"并存是中国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政府政策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机会均等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机会均等化,改善收入分配的根本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坚  杨奇明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的机会均等思想被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经济学家将机会均等思想公式化,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扩展收入分配研究:(1)经验测度现实社会收入分配机会不均等状况;(2)设计与评价收入分配机会均等化政策;(3)将分配不公定义为机会不均等,并考察其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上述研究进展的评述,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1)当前各国收入差距中相当比例源于机会不均,在中国最重要的机会不均因素是社会关系,这为通过机会均等化缓解收入差距提供了经验依据;(2)机会均等思想可操作,罗默的EOp分析框架能帮助我们基于经验数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合理性,审视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机会不均等是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武义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经济效益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去年有2/3的国有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重经济增长速度、轻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投入。长期以来,以“速度”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