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2)
2023(7495)
2022(6125)
2021(5727)
2020(4712)
2019(10734)
2018(10503)
2017(19541)
2016(10026)
2015(11730)
2014(11595)
2013(11779)
2012(11367)
2011(10681)
2010(10700)
2009(10185)
2008(9930)
2007(8902)
2006(8170)
2005(7664)
作者
(30409)
(25417)
(25402)
(24458)
(16505)
(11984)
(11428)
(9990)
(9780)
(9152)
(8989)
(8394)
(8319)
(8287)
(8079)
(7826)
(7603)
(7388)
(7266)
(6797)
(6594)
(6064)
(6011)
(5882)
(5846)
(5767)
(5386)
(5188)
(5143)
(4977)
学科
(72915)
经济(72872)
管理(27629)
方法(25529)
(24478)
数学(23153)
数学方法(22962)
(19531)
企业(19531)
中国(17751)
地方(16094)
(12739)
贸易(12729)
(12391)
地方经济(12214)
(11897)
业经(11692)
(11562)
(11308)
(10483)
(10039)
环境(9303)
(8830)
金融(8829)
(8510)
银行(8507)
(8304)
(8125)
(8123)
关系(8055)
机构
大学(162816)
学院(160846)
(87574)
经济(86362)
研究(63516)
管理(58777)
中国(50325)
理学(49993)
理学院(49409)
管理学(48737)
管理学院(48421)
(36208)
(35233)
科学(33849)
(31890)
经济学(30044)
财经(29019)
研究所(28773)
经济学院(26835)
中心(26776)
(26577)
北京(23484)
(22471)
(22064)
财经大学(21519)
(21037)
科学院(20129)
(19420)
师范(19292)
业大(18120)
基金
项目(99362)
科学(79362)
基金(75596)
研究(73175)
(65659)
国家(65211)
科学基金(55573)
社会(51273)
社会科(48945)
社会科学(48938)
基金项目(38172)
(34211)
自然(32725)
资助(32600)
教育(32131)
自然科(32013)
自然科学(32004)
自然科学基金(31475)
(29520)
编号(26321)
(23814)
国家社会(23400)
中国(23143)
(22795)
重点(22565)
成果(21596)
教育部(20945)
人文(19841)
(19691)
(19643)
期刊
(101343)
经济(101343)
研究(55243)
中国(31507)
(27075)
管理(24668)
科学(21650)
学报(20893)
(18764)
经济研究(18718)
大学(16573)
财经(16169)
学学(15720)
(15592)
金融(15592)
技术(14584)
(14244)
问题(13389)
(13227)
农业(13180)
世界(12439)
国际(12250)
业经(11831)
技术经济(10715)
教育(10710)
统计(10483)
(8654)
(8313)
经济问题(8181)
决策(8020)
共检索到25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George J. Gilboy  钟宁桦  
本文介绍了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将中国经济的规模、结构和发展程度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做了比较。文章讨论了购买力平价与市场汇率不同的应用之处,并指出了在衡量中国相对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对于购买力平价的误用。文章比较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实际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投资支出和价格水平,还构建了一个指标"机械与设备相对价格"来反映一国工业化的程度。最后,使用分部门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文章比较了中国和印度2005年在各个部门上的支出总量与部门产品价格,讨论了购买力平价在分析两国相对发展程度与比较优势中的价值与局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王哲  
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简称PPP)是汇率决定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假说之一,是世界各国制定汇率政策的依据。国际组织亦基于PPP理论横向比较各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对购买力平价和汇率在GDP国际比较中的重新评价——兼评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地位余芳东ABSTRACTBasedonthesummarizationofthetheoryandthepracticeofU.N.Internation-alCompari...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伟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5月底发表的《1993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附录中首次刊出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各国的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最突出的结果是中国变成“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按传统的市场汇率计算,世界前三位经济大国依次是美、日、德,1990年GNP(或GDP)分别是5.61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研究论文在国家统计局以部分城市参加OECD1999年一轮购买力平价项目试验性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购买力平价双边比较的方法、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大量收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出1999年中国与OECD成员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等于4.67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汇率的57%;利用中国与OECD国家购买力平价研究的统计数据,进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实际GDP和人均GDP、相对价格水平、在购买和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时价格比较优势、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云龙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实力究竟有多大,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首次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替代汇率法来估算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方法的更换使中国在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对比中名次大大提前(如表一)。这在全球华人中产生强烈反响,难道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已经变成现实了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玲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主要国际组织的经济比较方法 ,论述了国际比较中应该满足的一些基本统计性质 ;然后阐述并论证了本研究采用的基于购买力平价调查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转移从而得到国际比较的方法 ;最后是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是 :按照 1 993年中国广东、香港特区的购买力平价调查数据和 1 996年 OECD国家购买力平价的结果推算 ,中国目前实际 GDP的水平比按照当年汇率折算的结果要高 (后者约为前者的 5 5 %) ,同时比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按照购买力平价原则推算的结果要低 (前者约为后者的 44%) ;1 996年 ,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 4.74;中国的经济总量要低于美国和日本 ,超过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仲山  王岩  
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GK法多边比较框架,采用T?rnqvist物量指数,对中国2000—2011年经购买力平价因子调整后的生产法实际GDP和支出法实际GDP进行了全新核算。研究发现:支出法实际GDP高于生产法实际GDP,这说明在我国经济生产能力即定条件下进出口贸易活动可以改进我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我国经济存在"增产不增收"现象,近年来生产法实际GDP的年均增速高出支出法实际GDP年均增速约0.2个百分点,这导致生产法实际GDP和支出法实际GDP的差额持续下降;从指数分解结果来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际汇率的下降(即人民币的升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忠文  洪涓  
本文通过对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对各国及世界经济增长评价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IMF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中国GN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及排序的不准确性。提出中国要加强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和模型,以对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P进行准确测算,促进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对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中国曾在2005年的调查中提供了11个城市的数据,用以估计中国当时的购买力。2010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全面参加新一轮ICP活动(即此次2011年的测量),在全国开展调查。当年10月还成立了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由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省初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军  
作为国际金融核心的汇率决定理论,始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意义在于它能揭示决定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从而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众多的汇率决定理论当中,影响最大的应用最广的是购买力平价学说。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非常多,其结论可概括如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的。这是因为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它能很快地反映新的信息,而商品的价格具有粘性,它的调节则相对较慢,所以购买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