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5)
- 2023(9541)
- 2022(8545)
- 2021(8111)
- 2020(7127)
- 2019(16435)
- 2018(16413)
- 2017(31694)
- 2016(17637)
- 2015(20168)
- 2014(20296)
- 2013(20055)
- 2012(19213)
- 2011(17345)
- 2010(17480)
- 2009(16272)
- 2008(16431)
- 2007(14978)
- 2006(12933)
- 2005(11559)
- 学科
- 济(72179)
- 经济(72087)
- 管理(46949)
- 业(44469)
- 企(35675)
- 企业(35675)
- 方法(34173)
- 数学(29050)
- 数学方法(28669)
- 农(20871)
- 财(17607)
- 学(17075)
- 地方(16714)
- 中国(16522)
- 业经(14746)
- 农业(14085)
- 贸(13547)
- 贸易(13539)
- 易(13067)
- 制(12899)
- 理论(12310)
- 和(11051)
- 务(11016)
- 财务(10990)
- 财务管理(10953)
- 企业财务(10264)
- 环境(9865)
- 银(9829)
- 银行(9797)
- 融(9678)
- 机构
- 大学(255794)
- 学院(254580)
- 济(96203)
- 管理(95118)
- 经济(93803)
- 研究(87372)
- 理学(81626)
- 理学院(80544)
- 管理学(78878)
- 管理学院(78390)
- 中国(66121)
- 科学(57227)
- 京(55260)
- 农(46824)
- 所(45634)
- 财(44823)
- 研究所(41626)
- 中心(41376)
- 江(40151)
- 业大(39574)
- 范(37595)
- 师范(37191)
- 农业(37189)
- 财经(35622)
- 北京(34763)
- 经(32114)
- 州(32044)
- 院(31334)
- 师范大学(30233)
- 经济学(28245)
- 基金
- 项目(167151)
- 科学(130105)
- 基金(119998)
- 研究(118819)
- 家(105664)
- 国家(104755)
- 科学基金(88345)
- 社会(72810)
- 社会科(68701)
- 社会科学(68677)
- 省(65830)
- 基金项目(65123)
- 自然(59530)
- 自然科(58083)
- 自然科学(58066)
- 自然科学基金(57048)
- 划(55866)
- 教育(55420)
- 资助(49591)
- 编号(49215)
- 成果(40235)
- 重点(37831)
- 部(36689)
- 发(35924)
- 课题(33931)
- 创(33227)
- 科研(32645)
- 大学(31085)
- 创新(31058)
- 计划(31033)
共检索到37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菊凤
度假旅游是中国新兴的产业发展形态和旅游方式。尽管此前20多年我国的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曲折,但在2003年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远程度假旅游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本文选取中国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亚的海内外度假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中国及俄罗斯度假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度假旅游动机、行为方式以及度假旅游需求特征,揭示出两国游客在旅游行为和需求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验证了4个假设,也否定了学术界以往关于度假旅游的个别典型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跃伟 陈航
随着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的日益增多,如何令赴台旅游者满意成为台湾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将"手段—目的"链模型引入旅游者满意因素的研究中,以辽宁访台旅游者为例,基于阶梯式访谈调查数据构建了辽宁赴台旅游者满意因素的判断矩阵和价值层次图,并聚类得出五大最具主导地位的"手段—目的"意义链。在此基础上,从价格策略、游览主题、产品设计和推广、旅游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角度提出了台湾在今后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张建忠,杨永慎
泰山旅游需求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显示.游人数量的日变化、周变化和年内变化十分显著;客源地主要分布于山东及其周边省市;旅游区内部以泰山中路和岱顶的需求强度最大。最后对旅游交通方式、旅游消费、旅客职业构成双重游率等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时空分布规律 旅游者行为 旅游需求 泰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杨 白凯 马耀峰
选择赴藏旅游者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基于旅游系统模型理论,运用个案研究及文本情感分析法,对赴藏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结构与特征进行了初步建构分析。研究发现:(1)赴藏旅游者的幸福感具有历时性特征,其时间结构遵循"游前神往-游中沉浸-游后反思"的基本逻辑动态变化;(2)围绕"想象空间-多元体验空间-回忆空间"的基本架构,赴藏旅游者的幸福感依据游程、地域的转移而循环往复,具有空间非匀质性;(3)旅游者幸福感的三元结构,即"目的地意象识别-非负面评价-积极情感体验",具有协同性;(4)在游程的不同阶段,旅游者幸福感的要素结构在"客源地/通道及目的地-旅游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重构,主导特征呈现交替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
旅游 幸福感 时空结构 特征 西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丽敏 吕兴洋 刘祥艳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目的地所接待的自助旅游者比例不断上升,其与传统的团队旅游者在众多方面存在差别。本文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视角,以台湾省为例,分析了随团游旅游者和自助游旅游者游后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二者对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均呈长尾分布,但随团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比较集中,自助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相对分散;随团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词语相对较少,自助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更加丰富。通过感知形象词和游记内容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者的体验范围和体验程度的不一致。基于此,提出了目的地要借助自身的核心资源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长尾尾部吸引物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引导"高峰体验"与"支撑...
关键词:
感知形象 随团游 自助游 长尾 旅游体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平芳 周怡心
在花海旅游已成为一种风潮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媒体报道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是对于花海旅游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旅游者赏花行为研究甚为匮乏。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携程旅行网中的网络游记为研究文本,使用内容分析软件ROST CM6分析旅游者赏花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由于花海旅游的季节性以及游览空间的开敞性,使得旅游者的赏花行为复杂多样,在旅游者性别、赏花线路、赏花时节、赏花地点、赏花动机、景观偏好、感知态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赏花不仅是注重风景美的观光旅游形式,也是追求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方式。
关键词:
旅游者 赏花行为 网络游记 内容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树伟 苏勤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案例,基于意象地图调查,探讨旅游者空间意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中共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五要素在总体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2)五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最高,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3)五要素的感知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景区核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性特征,即"核心—边缘"空间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空间意象 旅游者 意象地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亚萍 聂琳琳 金建湘
基于248份网上问卷调查数据和Couchsurfing.org网站公布的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本文阐释了"沙发客"这一个性化旅游群体的典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沙发客"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每一位"沙发客"均有可能担任"Surfer"或"Host"的角色,"沙发客"数量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口碑效应的推动;"沙发客"具有许多共同的旅游偏好特征,"沙发客"群体之间主要依赖Couchsurfing.org上的"他人评价"和"个人信息资料"平台,建立起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这为陌生人之间构建文化融合与和平相处的社区提供了一个良好范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郑鹏
在分析认知地图概念和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认知地图的概念有所泛化,它可以被视作个体对各类外界信息认知程度的描述和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可以是二维平面中点与点之间的平面分布,也可以是二维平面中各点之间的相互路径关系(相关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旅游者决策影响因素的认知地图,其中以数据的权重数值为X轴表示认知的深度,以最终得到的项目加权平均数作为Y轴表示认知的广度,进而构成了一个二维的平面认知图示。使用该方法分析入境旅游者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所输出的认知地图显示:收入价格、人为旅游态度和闲暇时间是影响入境旅游者决策行为的核心因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旅游目的地时空限制是影响入境旅游者决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淑华
本文调查分析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并重点探讨了他们的消费特性、旅游偏好和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绘制了自驾车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与可达机会的普雷德行为矩阵图。从对城市周边旅游地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旅游接待地服务体系完善两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空间效应,认为自驾车旅游对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地、度假区的发展以及温冷型景区的升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提高、乡村旅馆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和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旅游者行为特征 空间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文章借助形象修正理论对日本旅游者游前感知和游后感知差异的形象修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日本游客在旅游前后对我国旅游形象发生了正面非一致性修正过程。文章从3个方面探究了发生形象修正的原因并提出未来改变潜在日本游客感知形象的4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市场 形象修正 感知行为 日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鹏
本文在埃赫特纳与里奇划分出旅游认知形象内在属性的基础上,以西安欧美旅游者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种属性与旅游地整体形象、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混合性属性对旅游地整体形象影响最大;②心理性属性对旅游者重游意愿的影响程度大,混合性属性、功能性属性对旅游者推荐意愿的影响显著;③旅游地整体形象对重游意愿比对推荐意愿的影响程度高。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拓宽了旅游地形象研究的体系,同时对指导西安市进行形象塑造推广、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震方 陈志钢 张新峰
该文在分析国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揭示了国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者 行为特征 比较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明确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偏好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构成旅游者偏好各心理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认知导向为主的旅游者偏好定义。同时,在测度方法上发展了亲(疏)景度的测度方法以适应旅游者行为问卷调查分析的需要。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06年西安入境旅游者问卷调查资料后发现:入境旅游者来华前的旅游购物偏好明显高于旅游后的旅游购物偏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掌握程度所导致的认知偏差及旅游目的地体验质量的高低程度;旅游者购物偏好在社会人口结构特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呈多态
关键词:
旅游者偏好 旅游购物 入境旅游者 西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