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2)
2023(9222)
2022(8321)
2021(7919)
2020(6704)
2019(15704)
2018(15823)
2017(30765)
2016(16899)
2015(19212)
2014(19205)
2013(19053)
2012(17377)
2011(15529)
2010(15216)
2009(13813)
2008(13367)
2007(11415)
2006(9875)
2005(8397)
作者
(49564)
(40787)
(40578)
(38572)
(26061)
(19799)
(18475)
(16281)
(15581)
(14512)
(14214)
(13642)
(12942)
(12893)
(12663)
(12429)
(12426)
(12198)
(11630)
(11576)
(10209)
(9896)
(9828)
(9234)
(9156)
(9130)
(9084)
(8921)
(8217)
(8198)
学科
(65273)
经济(65197)
管理(47356)
(44742)
(37948)
企业(37948)
方法(33948)
数学(29340)
数学方法(28883)
(16381)
(15999)
(15657)
中国(15040)
业经(13852)
地方(12936)
理论(11681)
(11352)
贸易(11347)
(11317)
(11015)
农业(10754)
技术(10471)
环境(10356)
(10346)
财务(10283)
财务管理(10263)
(10032)
企业财务(9728)
教育(9319)
(9124)
机构
大学(240053)
学院(237040)
管理(97918)
(88466)
经济(86397)
理学(85855)
理学院(84927)
管理学(83284)
管理学院(82886)
研究(77108)
中国(55059)
(51484)
科学(51035)
(38963)
(38903)
(38624)
业大(38554)
研究所(36018)
中心(34627)
北京(32539)
(32500)
财经(32227)
(31118)
师范(30817)
农业(30602)
(29279)
(28335)
(27064)
经济学(25322)
技术(25295)
基金
项目(170210)
科学(132629)
基金(122854)
研究(122182)
(107601)
国家(106746)
科学基金(91387)
社会(74359)
社会科(70373)
社会科学(70353)
(66461)
基金项目(65867)
自然(61766)
自然科(60306)
自然科学(60295)
自然科学基金(59167)
(56381)
教育(55708)
资助(51814)
编号(49923)
成果(40016)
重点(37612)
(37088)
(35271)
(35044)
课题(33963)
科研(33043)
创新(32652)
大学(31470)
计划(31424)
期刊
(91154)
经济(91154)
研究(66405)
学报(40418)
中国(39133)
科学(36221)
管理(34286)
(34019)
大学(29869)
学学(28101)
(27574)
教育(25773)
农业(24451)
技术(20359)
(15809)
金融(15809)
业经(14843)
财经(14329)
图书(14247)
经济研究(14027)
理论(12602)
科技(12538)
(12198)
(11978)
实践(11900)
(11900)
问题(11855)
技术经济(11633)
情报(11077)
(10921)
共检索到32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程浩  张永波  
分别采用市场供给模型、时间梯度模型和消费使用模型对2005~2010年我国大陆废旧手机的产生量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模型测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市场供给模型和时间梯度模型的测算结果比较接近,均远小于消费使用模型测算的结果,三种模型测算的2010年我国大陆废旧手机产生量分别为1.47亿、1.34亿和4.30亿部。总体上看,我国大陆废旧手机的产生量巨大且快速增长,但要准确测算还需要加强对模型活动数据和参数的调查和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志端  
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品的有效回收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本文以厦门市废旧手机回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厦门市消费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消费者废旧手机的回收意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电子废弃品回收体系的必要性,旨在为制定合理、可行的回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侯东亮  聂金权  邹律龙  
针对废旧手机回收现状,研究了废旧手机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问题,建立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废旧手机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某手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法对调查数据进行评判,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并借助于Super Decisions决策软件求解模型中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构。结果表明:针对手机生产企业来说,逆向物流选择的3种模式中,外包模式比重占43.9%,联合模式和自营模式分别占31.9%和24.2%,从而得出外包模式是手机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较佳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会君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时尚用品,因此手机的更换速度也越来越快。废旧手机的资源化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总结了废旧手机处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废旧手机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基于O2O(Online And Offline,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废旧手机循环物流模式,以期达到提高废旧手机回收率,提高废旧手机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建锋  王亚涛  徐鹤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手机普及率日益提高,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手机销售量和废旧手机产生量都急剧增加。首先梳理了我国涉及废旧手机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分析了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在废旧手机管理和回收处理方面的经验,从法律政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回收处理体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为废旧手机等小型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发  冯建军  
为探讨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行业相关平台主体进行口碑营销提供决策借鉴。文章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布者专业性、口碑信息质量、口碑信息数量、回收平台服务质量及传播渠道的种类等特性正向影响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而感知信任在不同的网络口碑特性与回收意愿之间有不同的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明   唐李钰   杨善林  
智能手机生命周期短、普及率高、是碳排放大户。国家碳排放政策的提出,对废旧智能手机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并有效识别影响废旧智能手机回收意愿的因素,设计有效可行的回收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废旧智能手机这一特定废弃产品,在“双碳”目标下借鉴现有理论和结合智能手机特性,确定关系变量。以问卷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废旧智能手机回收意愿的关键因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基于数据分析得到因素之间的组态结果。研究表明,在碳排放政策、回收渠道、环保知识、信息安全性、经济动机等关键因素驱动下,主要有三条多元回收路径:政策-渠道双驱动、环保-信息安全双驱动、政策-环保-利益协同驱动。根据影响因素和多元回收路径,绘制了消费者-回收企业-政府多方联动施策图,提出面向消费者三条对策,提升消费者参与废旧智能手机回收意愿,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宁  王晶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消费者选择废旧手机回收方式的态度与行为决策。以20名大学师生作为被试,刺激事件(以图片形式呈现)包括二手商贩/个体维修商手机回收、手机运营商设点回收和基于O2O电商平台手机回收3类手机回收方式。被试分别完成60张测试图片的实验任务。被试在评估选择过程中产生了LPP波形,并且不同刺激事件诱发的LPP波幅有明显差异。其中,在中央顶区,以手机运营商设点回收方式所诱发的与情绪有关的LPP波形,在400~500 ms窗口内,其波幅明显高于其他手机回收方式;在枕区,基于O2O电商平台手机回收方式所诱发的与认知有关的LPP波形,在700~800 ms窗口内,其波幅明显高于其他手机回收方式。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LPP成分与刺激的重要性、态度评估、注意、记忆、情绪与认知等因素有关,与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也密切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吉亮  
我国每年淘汰的电子产品很多,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效地回收废旧电子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手机成为最为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文章试图创建一个良好的废旧手机逆向物流系统,回收大量稀有再生金属,减少废旧手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其他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处置摸索一条可行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秀君  王景伟  
旨在探讨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化模式。首先分析废旧手机资源化的必要性,接着对国内外废旧手机资源化文献进行回顾和述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及欧盟、日本废旧手机资源化现状,以循环经济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为理念,提出我国废旧手机资源化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浩  徐岩岩  
从利用工艺角度分析了材料再生和直接利用两种废旧轮胎再生利用方式的优缺点,指出材料再生利用方式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提出应在建筑与环境工程营建中直接使用废旧轮胎的主张。在探讨并肯定废旧轮胎直接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抗震缓冲、容器填充、形体功能等三种基于轮胎拆解构件形体和构造特点的利用方式,并从环境建造工艺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克服废旧轮胎利用障碍的手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浩  徐岩岩  
从利用工艺角度分析了材料再生和直接利用两种废旧轮胎再生利用方式的优缺点,指出材料再生利用方式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提出应在建筑与环境工程营建中直接使用废旧轮胎的主张。在探讨并肯定废旧轮胎直接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抗震缓冲、容器填充、形体功能等三种基于轮胎拆解构件形体和构造特点的利用方式,并从环境建造工艺和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克服废旧轮胎利用障碍的手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家庚  章光东  魏俊奎  王海强  陈刚  
全面分析电网企业废旧物资的特点及现行处置方式,从废旧物资可再生利用价值、危害强制性处理准则两个维度,将电网企业废旧物资分成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类别废旧物资分别提出不同的处置策略,优化和提升电网企业废旧物资处置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鸣鸣  刘运转  
废旧电池作为一种严重的污染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为了保护环境和循环利用资源,很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它的回收和处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现状,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废旧电池的回收模式——即生产者责任延伸下的回收模式、政府回收模式以及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回收模式,分析了各种回收模式利弊并提出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  赵乾  崔宏祥  王志远  
废旧电池不仅含有害物质,而且含有回收价值高的贵重金属,针对当前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存在回收率低所导致的处理率低、回报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废弃电池回收处理管理系统,提出对废弃电池和蓄电池产业化处理管理策略。此模式对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