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
2023(1845)
2022(1565)
2021(1352)
2020(1117)
2019(2684)
2018(2521)
2017(4510)
2016(2397)
2015(2572)
2014(2553)
2013(2576)
2012(2391)
2011(2297)
2010(2311)
2009(2039)
2008(2028)
2007(1739)
2006(1682)
2005(1554)
作者
(8611)
(7145)
(7053)
(6702)
(4468)
(3369)
(3228)
(2815)
(2785)
(2522)
(2500)
(2494)
(2354)
(2323)
(2291)
(2279)
(2233)
(2127)
(2028)
(2010)
(1794)
(1750)
(1728)
(1724)
(1652)
(1649)
(1578)
(1561)
(1472)
(1456)
学科
(9802)
经济(9793)
管理(5588)
(5072)
(4207)
企业(4207)
方法(3344)
(3087)
数学(2670)
业经(2605)
数学方法(2586)
(2574)
中国(2543)
地方(2385)
理论(2165)
(2154)
环境(1986)
资源(1886)
土地(1862)
农业(1847)
(1780)
(1756)
经济学(1580)
(1577)
(1261)
(1254)
教学(1203)
(1201)
金融(1201)
地方经济(1194)
机构
大学(36502)
学院(36066)
研究(14603)
管理(12351)
(12073)
经济(11668)
科学(10937)
中国(10760)
理学(10732)
理学院(10582)
管理学(10221)
管理学院(10164)
(9154)
(8901)
(8273)
研究所(7703)
农业(7465)
业大(7345)
中心(6320)
北京(5693)
(5524)
(5363)
(5263)
(5175)
师范(5157)
科学院(4994)
(4947)
农业大学(4786)
技术(4775)
资源(4525)
基金
项目(25537)
科学(19322)
基金(17761)
(16883)
国家(16764)
研究(16524)
科学基金(13633)
(10419)
自然(9776)
自然科(9527)
自然科学(9525)
社会(9467)
基金项目(9358)
自然科学基金(9322)
(9285)
社会科(8957)
社会科学(8951)
教育(7477)
资助(7241)
编号(6580)
重点(6118)
计划(5912)
(5705)
科技(5649)
(5302)
(5131)
科研(5046)
创新(4999)
成果(4963)
课题(4835)
期刊
(14418)
经济(14418)
研究(8992)
中国(8985)
学报(8279)
(7598)
科学(7171)
大学(5521)
农业(5482)
学学(5197)
管理(4916)
教育(4123)
技术(3580)
资源(3477)
(3405)
(3289)
图书(2585)
业大(2424)
经济研究(2047)
科技(2030)
(2028)
业经(1995)
农业大学(1993)
自然(1818)
统计(1798)
(1752)
金融(1752)
中国农业(1749)
林业(1738)
书馆(1725)
共检索到54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晨曦  孙文州  王晓龙  祝长康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在废料综合再生利用技术领域(沥青旧料厂拌热再生、水泥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水泥稳定沥青铣刨旧料、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综合利用等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此类技术的应用在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莎  胡献舟  唐小玲  
以某矿山大型排土场覆土层改良为依据,参考国内蘑菇废料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试验田研究。结果表明:蘑菇废料对于提高覆土层土壤含水量、蓄水性,改善土壤颗粒粒级级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pH值,提高微生物含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大豆种植试验也进一步证明了蘑菇废料改良土壤肥力的可行性。蘑菇废料的回收利用不仅为复垦植物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也实现了变废为宝,避免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该矿山排土场复垦、绿化提供了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Pieter van Beukering  李永江  赵玉敏  张小瑜  白明  
中国对塑料制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然而,目前中国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以适应需求的增加,同时,中国也无适当的管理体制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废塑料带来的压力。这些问题突出了废塑料回收对于废品管理和废品再生利用行业所起到的潜在作用。因此,探讨与中国塑料再生利用行业发展有关的各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林  郭汉丁  王星  陶凯  
基于国内外一般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视角梳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概括国内外建筑废弃物产业链管理实践经验,探析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各行为主体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规律和机理,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的顺畅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马辉  李芬芳  
废旧电器的回收再生利用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其产业化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应以产业链协调发展为原则,用循环经济理论,兼顾我国现阶段废旧电器的垃圾和商品两个属性,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层次研究其回收再生利用物质、价值和行为三个形态循环机理与互动关系;考虑自然资源资本,基于新价值观用资源经济学理论研究产业链价格理论、定价模型、形成机制与协调原理;以产业链有效运行为目的,研究特许经营下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形成价格市场竞争与合理补贴系统理论,提供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王磊  踪程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静脉产业发展是可持续战略的内在要求,探究其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集成机理是促进发展的运行条件。分析欧盟环保指令和主体责任,探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的产业链主体各方相应责任;从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循环机理和促进物质循环视角,提出产业链物质循环的优先原则;剖析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企业、处理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物质循环责任。以期促进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高效健康有序运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辉  王雪青  郭汉丁  常鹏  
废旧电器回收体系的建立可以保障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同时,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本文在研究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模型。深入探讨了模型中价格的形成要素,探讨制造商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策略。该模型为计划和市场的有效结合,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达到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郭伟  马辉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受阻、"劣币驱逐良币"、下游纵向制约、技术低端锁定等问题,集中反映了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产业链价格协同。国内外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价格协同机理研究尚属鲜见。废旧电器产业链形成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循环的过程,基于价值循环内在地构成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这些价格受到宏观因素、环境支撑因素、企业成长因素及产业特征因素的综合影响,政府补贴与税费调节、自然资源资本是影响产业链价格的关键因素,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价格协同运行的序参量是自然资源资本,有效的政策调控和科学的自然资源资本度量,将促进其产业链价格协同运行和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建国  陈敏  
建筑废料的环境危害日益严重,设计科学合理的建筑废料管理制度也就更为迫切。以设计建筑废料流结构模型为基础,推演得出建筑废料的管理目标包括防止非法排放、降低产生率、提高循环效率和回收利用,管理策略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无害化处置和防止非法排放。基于建筑废料管理链模型,还可以发现,建筑废料流管理链上的主体行为具有相关性,对制度作用力具有传递功能,由此在建筑废料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应兼顾不同制度的作用力,考虑制度系统的整体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梦良  钱名全  
用克氏原螯虾加工出口冻虾仁 ,在加工过程中大量虾头、壳被剔除掉 ,造成资源浪费。若利用头、壳进行综合加工 ,可制成调味料、甲壳质、壳多糖、虾壳蛋白质、碳酸钙等产品 ,它广泛应用在食品、轻工、医药、环保、农业等领域。开展虾头、壳的综合利用 ,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国良  袁菊如  涂招秀  曾国平  喻继文  
本文介绍了我国能源规模及废弃井现状,提出了废弃矿井方式,即建地下水库、粮食等大宗商品仓库、热发电站、天然气、石油的储能库、地下停车场等。废弃矿井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科技创新的美好前景和广阔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龚英  
在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前提下,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体现之一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本文利用灰度理论对"三废"综合利用因素进行排序,通过全生命周期对"三废"综合利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德玉  
焦化厂洗煤水和酚氰废水直接外排是造成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采用多次沉淀完成洗煤水循环使用和利用“酚氰水处理工程”和“中间废水回用工程”实现酚氰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方法,简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焦化行业废水处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WTO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考察了我国几大类主要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我国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从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远景目标和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研究。最后,从提高意识、加强管理、筹措资金、开发技术以及完善立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王毅林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各方主体共担履行社会责任。构建政府参与、责任明确、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和标准科学的产业链运行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准则,推进"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的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模式,以界定主体职责来规范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以互利共赢理念来促进主体社会责任共担;以科学评价标准和完善法规体系来约束主体社会责任履行过程,完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共担履行的设计架构,提高主体协同共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推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