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6)
- 2023(4047)
- 2022(3316)
- 2021(3093)
- 2020(2606)
- 2019(5625)
- 2018(5386)
- 2017(10303)
- 2016(5709)
- 2015(6064)
- 2014(6148)
- 2013(5983)
- 2012(5711)
- 2011(5242)
- 2010(5216)
- 2009(4579)
- 2008(4603)
- 2007(4054)
- 2006(3391)
- 2005(3191)
- 学科
- 济(21934)
- 经济(21903)
- 管理(14919)
- 业(13905)
- 企(10778)
- 企业(10778)
- 方法(8983)
- 数学(7828)
- 数学方法(7731)
- 学(7277)
- 地方(5907)
- 财(5453)
- 农(5434)
- 中国(4773)
- 贸(4729)
- 贸易(4725)
- 易(4602)
- 环境(4464)
- 融(4227)
- 金融(4225)
- 业经(4143)
- 制(4027)
- 技术(3973)
- 农业(3797)
- 务(3704)
- 财务(3699)
- 银(3696)
- 财务管理(3691)
- 银行(3688)
- 企业财务(3614)
- 机构
- 大学(82893)
- 学院(82007)
- 研究(33205)
- 济(31072)
- 经济(30375)
- 管理(27257)
- 理学(23607)
- 理学院(23235)
- 中国(22983)
- 科学(22735)
- 管理学(22688)
- 管理学院(22534)
- 农(19422)
- 所(18226)
- 京(17662)
- 研究所(16904)
- 农业(15406)
- 业大(15329)
- 财(14510)
- 中心(14326)
- 院(12455)
- 江(11962)
- 财经(11961)
- 范(11077)
- 经(10979)
- 北京(10941)
- 师范(10919)
- 省(10696)
- 科学院(10664)
- 州(10024)
- 基金
- 项目(60165)
- 科学(46669)
- 基金(44592)
- 家(41718)
- 国家(41440)
- 研究(38945)
- 科学基金(33866)
- 社会(24800)
- 自然(23938)
- 基金项目(23601)
- 社会科(23567)
- 社会科学(23559)
- 自然科(23181)
- 自然科学(23167)
- 自然科学基金(22732)
- 省(22482)
- 划(20118)
- 资助(18233)
- 教育(17080)
- 重点(14168)
- 编号(13733)
- 部(13058)
- 发(12837)
- 计划(12606)
- 科研(12000)
- 创(11971)
- 性(11680)
- 创新(11353)
- 科技(11249)
- 成果(11170)
共检索到118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卫荣 杨芳
采用巴氏罐诱法,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的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的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隐翅虫亚科级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隐翅虫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隐翅虫标本1862号,分属于9亚科。其中,前角隐翅虫亚科为优势类群,与四眼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隐翅虫亚科和尖腹隐翅虫亚科一起构成研究样地的常见类群。2)不同功能区生境中隐翅虫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个体数量核心区最多,其他α多样性各项指标均为缓冲区最高,βw为靠近农田实验区最高。3)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卫荣 胡俊杰 孟翔 李友莲
选择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5和40年生)和天然林(5~8、20~30、35~45和60~80年生)7块样地,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其地表甲虫的多样性在科级水平上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3104号,分属于19科,其中步甲科、隐翅甲科和露尾甲科分别占总数的30.48%、26.97%和19.23%,共同构成了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象甲科、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科为常见类群,其余12科为比较不常见的类群。科级丰富度和多样性在7块样地变化趋势是类似的,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高,25年生人工林和20~30、35~45年生天然林低,40年生人工林和60~80年生天然林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英 贺运春 王建明 张作刚 宋东辉
1996—2000年间,从地处山西东部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采到164份罹病昆虫标本,从中分离出95株真菌,已分离鉴定的菌株涉及12属20种,并对其中优势类群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虫生真菌资源 自然保护区 山西庞泉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刘宏文 李雪梅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景观占总面积的50.35%,结构紧实,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阔叶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较丰富。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GIS 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时敏 李广武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三种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与危害研究张时敏,李广武关键词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球果花蝇属(Strohilomyia)[1]某些种类是落叶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由于成虫羽化早,幼虫专门取食幼嫩种子,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种子来源...
关键词:
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晓东 高润梅 郭晋平 郭跃东
以人工拣种结合种子萌发法研究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9种河岸林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9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密度间于684±108~2 696±266粒.m-2,69.27%~88.65%的种子留存于0~5 cm的层次,沙棘灌丛的种子库密度最大,乌柳灌丛最小;离河岸10 m和20 m处的种子库密度大于岸边、离河岸30 m和40 m处;种子库包含的40种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和草本种多为耐干扰种,存在典型的湿地植物,但种子储量以先锋种白桦最丰;辽东栎无完整种子,白桦、华北落叶松、云杉和油松的种子活力保持期为1~2年,多数草本的种子活力保持期超过2年;按照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将群落划分为林...
关键词: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河岸林 土壤种子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伊力塔 程小琴
以1990年TM,1999年ETM和2004年SPOT5等3期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等多种指标,对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的景观总体的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持续增加,表明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的多样性有所下降,均匀度指数也处于低水平,说明景观中的优势类型逐渐加强其优势地位。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景观破碎化现象,建议调整经营措施,控制人为干扰,延长采伐周期,增加林分郁闭度。表4参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魏阿沙 张延华 伊力塔 陈圆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向阳 周青 李进军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计有景点九处,自然和人文资源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亦为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该区区位条件尚可,区域经济背景较差。应本着以保护为前提,以旅游养保护的指导思想开发生态旅游。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生态旅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海根 贺苏宁 刘标 蒋明康 王长永 曹学章 吴小敏 薛达元 马克平 裴克全 钱迎倩 魏伟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作。“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 ;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ranet和Web服务器 ;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 ,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 ,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清春 张向辉 张林艳 牛树奎 崔国发
该文以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 ,对其森林景观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以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林、山杨 (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 ,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 ,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的位置 .保护区的 3个功能区中 ,核心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低 ,缓冲区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 ,试验区内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敏 张慧 黄秀凤 徐华潮
昆虫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浙江省3个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与丰富度等指标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环境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Shannon-Weiner指数H和Simpson’s指数D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反映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结构相对较为合理,稳定性较强,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优于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勇 何东进 游巍斌 洪伟 巫丽芸 纪志荣 严锦钰
GAP分析是评估区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的科学方法.收集了截至2013年9月福建省已建的93个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在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热点区分析和GAP方法分析了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3个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物种尺度上,存在鼋、大刺鳅、虎纹蛙等12种保护空缺物种;(2)生态系统尺度上,已建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福建省全部生态类型,但内陆湿地与水域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该类型生态系统总面积的3.1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10%);(3)景观尺度上,福建省漳浦前湖湾湿地、永定王寿山等17个地区存在空缺,亟需加强这些空缺区的保护,以进一步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刘艳红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该文对海南地区森林被破坏情况、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及其原因 ,以及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
海南岛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章文 曹铁如 胡卫华
The Xiangtou Mountain National Reserve has an extremely rich biodiversity characterized by its abundant biota species, ancient region origin, typical floras and faunas as well as a diversity of animal species that are of?great benefit to human or of?great economic or research value. However, the Res...
关键词:
象头山 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