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0)
- 2023(2881)
- 2022(2407)
- 2021(2360)
- 2020(1992)
- 2019(4360)
- 2018(4174)
- 2017(7192)
- 2016(4433)
- 2015(5158)
- 2014(5066)
- 2013(5236)
- 2012(5176)
- 2011(4941)
- 2010(5055)
- 2009(4633)
- 2008(4567)
- 2007(4051)
- 2006(3697)
- 2005(3389)
- 学科
- 济(13917)
- 经济(13900)
- 管理(11457)
- 业(8100)
- 学(6357)
- 农(6210)
- 地方(6074)
- 资源(5865)
- 教育(5121)
- 企(5098)
- 企业(5098)
- 环境(4672)
- 农业(4423)
- 研究(4364)
- 生(4301)
- 中国(4189)
- 方法(4059)
- 制(3940)
- 和(3888)
- 研究生(3534)
- 数学(3223)
- 数学方法(3173)
- 业经(3148)
- 度(2978)
- 制度(2976)
- 及其(2947)
- 发(2945)
- 生态(2921)
- 虫(2874)
- 地方经济(2771)
- 机构
- 大学(69481)
- 学院(67059)
- 研究(30858)
- 科学(22404)
- 农(21345)
- 管理(21319)
- 济(20739)
- 中国(20495)
- 经济(19915)
- 理学(17674)
- 理学院(17306)
- 所(17283)
- 管理学(16811)
- 农业(16721)
- 管理学院(16688)
- 京(16655)
- 研究所(15992)
- 业大(15504)
- 中心(13418)
- 省(12584)
- 江(11891)
- 院(11568)
- 农业大学(11072)
- 范(10654)
- 北京(10613)
- 师范(10513)
- 室(10150)
- 科学院(10149)
- 州(9736)
- 业(8595)
- 基金
- 项目(50059)
- 科学(36860)
- 基金(34168)
- 研究(32806)
- 家(32481)
- 国家(32191)
- 科学基金(25270)
- 省(20306)
- 自然(18422)
- 社会(18200)
- 基金项目(18163)
- 划(17711)
- 自然科(17622)
- 自然科学(17601)
- 自然科学基金(17263)
- 社会科(16994)
- 社会科学(16988)
- 教育(15030)
- 资助(14214)
- 编号(13640)
- 重点(12019)
- 发(11564)
- 成果(11267)
- 计划(11156)
- 科技(11011)
- 部(10239)
- 课题(10225)
- 科研(9786)
- 创(9750)
- 农(9509)
共检索到10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英 贺运春 王建明 张作刚 宋东辉
1996—2000年间,从地处山西东部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采到164份罹病昆虫标本,从中分离出95株真菌,已分离鉴定的菌株涉及12属20种,并对其中优势类群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虫生真菌资源 自然保护区 山西庞泉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卫荣 杨芳
采用巴氏罐诱法,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的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的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隐翅虫亚科级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隐翅虫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隐翅虫标本1862号,分属于9亚科。其中,前角隐翅虫亚科为优势类群,与四眼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隐翅虫亚科和尖腹隐翅虫亚科一起构成研究样地的常见类群。2)不同功能区生境中隐翅虫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个体数量核心区最多,其他α多样性各项指标均为缓冲区最高,βw为靠近农田实验区最高。3)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卫荣 胡俊杰 孟翔 李友莲
选择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5和40年生)和天然林(5~8、20~30、35~45和60~80年生)7块样地,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其地表甲虫的多样性在科级水平上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3104号,分属于19科,其中步甲科、隐翅甲科和露尾甲科分别占总数的30.48%、26.97%和19.23%,共同构成了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象甲科、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科为常见类群,其余12科为比较不常见的类群。科级丰富度和多样性在7块样地变化趋势是类似的,5~8年生天然林和5年生人工林高,25年生人工林和20~30、35~45年生天然林低,40年生人工林和60~80年生天然林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刘宏文 李雪梅
以2004年SPOT5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形状指数、分维数、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优势度、团聚度等多种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林景观占总面积的50.35%,结构紧实,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阔叶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总体的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较丰富。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景观格局 GIS 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时敏 李广武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三种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与危害研究张时敏,李广武关键词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球果花蝇属(Strohilomyia)[1]某些种类是落叶松球果的主要害虫,由于成虫羽化早,幼虫专门取食幼嫩种子,严重影响落叶松的种子来源...
关键词:
落叶松球果花蝇,黑胸球果花蝇,稀球果花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东辉 宋淑梅 张作刚 贺运春 王建明 李玉社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 3目 13属 19种 ,2种为山西特有种 ,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 ,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 ,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 16 .4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向阳 周青 李进军
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计有景点九处,自然和人文资源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亦为生物科学研究的良好场所。该区区位条件尚可,区域经济背景较差。应本着以保护为前提,以旅游养保护的指导思想开发生态旅游。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生态旅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晓东 高润梅 郭晋平 郭跃东
以人工拣种结合种子萌发法研究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9种河岸林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9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密度间于684±108~2 696±266粒.m-2,69.27%~88.65%的种子留存于0~5 cm的层次,沙棘灌丛的种子库密度最大,乌柳灌丛最小;离河岸10 m和20 m处的种子库密度大于岸边、离河岸30 m和40 m处;种子库包含的40种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和草本种多为耐干扰种,存在典型的湿地植物,但种子储量以先锋种白桦最丰;辽东栎无完整种子,白桦、华北落叶松、云杉和油松的种子活力保持期为1~2年,多数草本的种子活力保持期超过2年;按照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将群落划分为林...
关键词: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河岸林 土壤种子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伟伟 韩海荣 伊力塔 程小琴
以1990年TM,1999年ETM和2004年SPOT5等3期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等多种指标,对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的景观总体的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持续增加,表明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的多样性有所下降,均匀度指数也处于低水平,说明景观中的优势类型逐渐加强其优势地位。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景观破碎化现象,建议调整经营措施,控制人为干扰,延长采伐周期,增加林分郁闭度。表4参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魏阿沙 张延华 伊力塔 陈圆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 英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天目山 大型真菌 名称 分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沛雯 郝丽 徐润 胡美娟 马海龙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苦豆子的侵入率、分离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程爱兴 喻爱林 傅卫庆 郑平谣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密 周红春 谭济才 余桂清
于2006—2008年间,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共整理、鉴定、记录天蛾科昆虫49种,隶属于5亚科30属,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
关键词:
天蛾科 区系 壶瓶山 湖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重华 王吉忍 杨俊秀 吴国华
报道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外生菌根真菌 2 8种 ,隶属6科 18属 ;查明主要菌根树种是巴山冷杉 (Abiesfargesii Franch)和太白红杉 (L arix chinensis Beissn)。主要菌根真菌是红菇 (Russuluceae)和牛肝菌 (Boletaceae)。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以亚高山 (Subalpine belt)南坡 2 85 0~3 30 0 m、北坡 3 0 0 0~ 3 2 0 0 m区带最适合于菌根 (Mycorrhiza)及菌根真菌子实体 (Mycorrhiza fungi fruit bodies)的...
关键词:
外生菌根 菌根真菌 生态分布 太白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