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2459)
- 2022(10361)
- 2021(9677)
- 2020(8419)
- 2019(19064)
- 2018(18729)
- 2017(36541)
- 2016(19524)
- 2015(21590)
- 2014(21072)
- 2013(20675)
- 2012(18588)
- 2011(16037)
- 2010(16182)
- 2009(14910)
- 2008(14743)
- 2007(13111)
- 2006(11260)
- 2005(10150)
- 学科
- 业(90993)
- 济(85217)
- 经济(85114)
- 企(84452)
- 企业(84452)
- 管理(78929)
- 方法(41540)
- 财(33591)
- 数学(33149)
- 数学方法(32777)
- 业经(29337)
- 农(26715)
- 务(24618)
- 财务(24578)
- 财务管理(24541)
- 企业财务(23400)
- 农业(19314)
- 中国(18668)
- 技术(18477)
- 制(18015)
- 划(15771)
- 策(15491)
- 理论(15154)
- 和(15069)
- 地方(14142)
- 体(13883)
- 贸(13839)
- 贸易(13827)
- 易(13475)
- 经营(12959)
- 机构
- 学院(270885)
- 大学(264706)
- 管理(119679)
- 济(117455)
- 经济(115486)
- 理学(103846)
- 理学院(103044)
- 管理学(101797)
- 管理学院(101280)
- 研究(74751)
- 中国(61899)
- 财(58579)
- 京(52570)
- 财经(46104)
- 经(42001)
- 江(41132)
- 科学(40742)
- 农(38409)
- 中心(37465)
- 业大(35537)
- 经济学(35190)
- 财经大学(34209)
- 所(33839)
- 商学(33555)
- 商学院(33266)
- 州(32054)
- 经济管理(32006)
- 经济学院(31987)
- 北京(31723)
- 研究所(29848)
- 基金
- 项目(179978)
- 科学(146671)
- 基金(135629)
- 研究(135229)
- 家(114484)
- 国家(113455)
- 科学基金(102925)
- 社会(90055)
- 社会科(85669)
- 社会科学(85651)
- 基金项目(72324)
- 省(70534)
- 自然(66093)
- 自然科(64728)
- 自然科学(64713)
- 自然科学基金(63658)
- 教育(62287)
- 划(57218)
- 资助(54382)
- 编号(54138)
- 成果(41922)
- 部(41065)
- 创(40876)
- 重点(39084)
- 业(38374)
- 国家社会(37605)
- 发(37572)
- 创新(37343)
- 人文(36806)
- 教育部(36621)
- 期刊
- 济(127883)
- 经济(127883)
- 研究(75815)
- 财(51946)
- 管理(49549)
- 中国(47419)
- 农(35054)
- 科学(32629)
- 学报(30477)
- 技术(26901)
- 大学(25747)
- 融(25091)
- 金融(25091)
- 学学(24579)
- 农业(24050)
- 财经(23592)
- 业经(23381)
- 教育(21827)
- 经(20214)
- 经济研究(19627)
- 问题(16946)
- 财会(16475)
- 技术经济(15987)
- 业(15148)
- 会计(13711)
- 现代(13631)
- 商业(13464)
- 理论(12576)
- 贸(12387)
- 统计(12235)
共检索到39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爱华 卢艳
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已经成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由府际竞争引发的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的政策刺激冲动,有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冷静面对当前由各地政府推动的企业上市风潮,要防范市场竞争机制被破坏、避免地方政府的经济风险及道德风险、切断企业对政府的政策依赖。
关键词:
政府 竞争 行为 上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军
本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空间策略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显著的策略模仿行为,这种空间互动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提高,但是对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基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三种政策工具的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周边地方政府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在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方面均采取了互补的空间策略,而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则出现替代行为;财政补贴在研发费用、人力资本与创新产出上均采取互补的空间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从微观层面入手,重点关注雾霾污染对企业创新意愿的长期倒逼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①较长时期中,雾霾污染对企业的创新意愿的提升产生显著的倒逼效应;②雾霾污染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倒逼效应在产权不同、规模不同和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中,均呈现出一定异质性;③在拓展研究中基于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和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的双重视角,证明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和企业创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地方政府行为 创新意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文靖 程敏英 黄琼宇
中国转轨经济下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政治晋升锦标赛激励地方政府官员将政策资源向有利于自身政绩的方向倾斜。文章研究发现,与买壳上市家族企业相比,直接上市家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但同时通过更高的资产回报、过度投资和负担更多的超额雇员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目标。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热衷于推动新企业上市并给予大量政策扶持的原因,对于市场化进程中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地方政府行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立新 王俊
为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政策的影响以及环境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文章选取29个省份环境信息公开指数,以上交所A股制造业2010—2014年393家上市公司环保投资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行为降低了环境监管强度,目前环境监管对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有效。为此,提出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严格执行环境政策、加大企业环保投入的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勋 陈曦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致力于强化地方政府部门权责与引导企业环境保护行为,选取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竞争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促进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机制,但其效果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减弱。(2)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3)非国有企业和高度行业竞争企业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更大,中央环保督察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梯型转变。有鉴于此,提出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优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环保督查结果运用、高效落实环境政策导向的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岩 贾李盼
分析了完全信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静态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环境的额外收益、声誉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政治成本都影响两者行为的选择的结论。引入贴现因子,分析了多阶段动态重复博弈,发现企业未来的选择与贴现因子的大小密切相关。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改善两者行为的政策建议,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制度,使用合理的规制工具;其次,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加大惩罚力度;最后,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污染成本。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环境规制 企业 博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瞿小石
我国经济改革走的是渐进式道路,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转轨阶段。我国企业兼并是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推动下出现的,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在转轨时期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约束下,我国企业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莎莉
政府分权改革开启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作为社会管理者和经济参与者,地方政府掌控着大量的行政处置权与公共资源,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推行市场化改革、促进地方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正效应;从行政激励扭曲、预算软约束、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负效应;最后从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对加强企业能力建设、矫正政府过度规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嘉望 彭晖 李博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干预和融资约束的企业研发决策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遭受融资约束程度越深,政府干预程度就越低,企业研发投入也越少。在此基础上,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显著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干预则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融资约束在政府干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弱化的调节作用。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地区或在民营企业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作用较大。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年幼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更深。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的融资困境、弱化金融扭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波 杨冰
企业购并是多个交易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我国政府与购并企业和被购并企业都是其中的交易主体。在企业购并过程中,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发达,购并企业与被购并企业的情况十分复杂,企业购并中政府的行为空间较大,对政府介入企业购并是否合理不能一概而论。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化理
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集团的构建范化理企业集团是现代国民经济的支柱。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主要方式,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载体。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中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磊
近年来,过度投资问题引起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多方面原因,如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干预,在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背景下,政府干预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过度投资界定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的动机和能力、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过度投资 经济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