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90)
- 2023(17637)
- 2022(15082)
- 2021(14121)
- 2020(11776)
- 2019(26912)
- 2018(26669)
- 2017(51182)
- 2016(27609)
- 2015(30975)
- 2014(30619)
- 2013(29492)
- 2012(27152)
- 2011(24229)
- 2010(24088)
- 2009(21804)
- 2008(20949)
- 2007(18281)
- 2006(15692)
- 2005(13458)
- 学科
- 济(106907)
- 经济(106778)
- 管理(82863)
- 业(76961)
- 企(65484)
- 企业(65484)
- 方法(48430)
- 数学(41273)
- 数学方法(40675)
- 中国(28980)
- 农(28708)
- 财(28506)
- 业经(24794)
- 学(24106)
- 技术(22562)
- 地方(21798)
- 制(20797)
- 理论(20490)
- 农业(19380)
- 贸(17466)
- 贸易(17454)
- 和(17262)
- 易(16872)
- 务(16819)
- 银(16781)
- 财务(16737)
- 银行(16729)
- 财务管理(16698)
- 融(16245)
- 金融(16236)
- 机构
- 大学(379360)
- 学院(377497)
- 管理(151717)
- 济(148029)
- 经济(144762)
- 理学(132004)
- 理学院(130565)
- 管理学(128193)
- 管理学院(127487)
- 研究(124407)
- 中国(91380)
- 京(79971)
- 科学(77569)
- 财(68838)
- 所(60722)
- 农(60231)
- 中心(56823)
- 业大(56757)
- 研究所(55551)
- 江(54971)
- 财经(54762)
- 范(50109)
- 经(49991)
- 北京(49737)
- 师范(49584)
- 农业(46804)
- 院(46187)
- 州(44265)
- 经济学(44233)
- 技术(41656)
- 基金
- 项目(265315)
- 科学(209654)
- 研究(195405)
- 基金(192057)
- 家(167265)
- 国家(165881)
- 科学基金(143354)
- 社会(122740)
- 社会科(116182)
- 社会科学(116155)
- 省(104544)
- 基金项目(101818)
- 自然(93059)
- 自然科(90937)
- 自然科学(90912)
- 教育(90559)
- 自然科学基金(89258)
- 划(87796)
- 编号(79683)
- 资助(77846)
- 成果(64379)
- 重点(59239)
- 创(58322)
- 部(58173)
- 发(56098)
- 课题(55205)
- 创新(53886)
- 科研(50598)
- 国家社会(50382)
- 教育部(50136)
- 期刊
- 济(158643)
- 经济(158643)
- 研究(108514)
- 中国(74857)
- 学报(60204)
- 管理(56848)
- 科学(55328)
- 农(54068)
- 财(53205)
- 教育(47664)
- 大学(46287)
- 学学(43418)
- 农业(37257)
- 技术(35187)
- 融(29737)
- 金融(29737)
- 业经(26543)
- 财经(26311)
- 经济研究(25133)
- 经(22562)
- 科技(21006)
- 问题(20254)
- 图书(20061)
- 业(19407)
- 技术经济(18159)
- 版(17951)
- 理论(17550)
- 坛(16496)
- 论坛(16496)
- 现代(16327)
共检索到54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翼 曹蓉 孙哲
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多层级、跨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实现机制,为厘清现实语境下府际科技创新合作规律提供新阐释。研究发现:地理、组织、制度邻近性等静态要素与中央介入程度、政策协同程度等动态要素间的策略性互动构成府际科技合作的驱动总成。任务压力、收益预期与交易成本、风险感知作为正反向驱动因素,影响各级政府参与科创共同体的现实选择。府际压力与共同体合作行动间多源流互动是政府科创合作的重要推手。根据横向协调和纵向压力强弱匹配程度,将府际科技合作生成模式划分为任务帮扶型、转移合作型、互动发展型和响应跟随型。在科技创新等高净值领域府际合作中,高层级政府在适当施加任务压力的同时也要根据横向协调强度及共同体行动的积极性,确保纵向权力介入适度、可控。
关键词:
科技创新共同体 地方政府合作 扎根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义伟
遵循"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的应用研究逻辑思路,基于国际先进区域一体化的经验以及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历史,综合评价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初步完成江苏省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分析研究,为推动江苏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机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玉 郑童桐 刘辉 赵醒村
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概念、范畴的定量分布特征,制定出一个包含91个概念20个范畴及8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的评价模型,并根据三级编码过程中参考点与材料来源的数量分布拟定各主范畴与核心范畴的权重系数,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扎根理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乃全 杨晓章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专利合作.4)论文合作度增长较快,主要是由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合作增长为主,对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安徽省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程度较低.5)长三角的创新合作主要可能仍以横向合作为主,其中论文合作以横向合作为主,专利合作以纵向合作为主.6)长三角一体化扩容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志发 杨亮
行业特色高校是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在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与行业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些高校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智力与技术支撑平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就如何进一步增强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建设,加强其与企业的联系,加大行业特色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行业特色高校 内涵建设策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关键词:
长三角 中部五省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关键词:
长三角 中部五省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守文 徐丽洁 章杰嘉 余思明
文章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科技创新质量综合得分,将城市群内城市分为上海科学中心城市与其他非科学中心城市,利用引力模型测算上海科学中心城市与其他非科学中心城市的创新联系量,以此来测量上海科学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上海科学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质量综合优势明显,基础研究能力强;上海科学中心城市与其他非科学中心城市的创新联系量“马太效应”显著;上海科学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且具有地理邻近性。上海科学中心城市对区域产生科技创新辐射效应的时空特质,对提升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贞山 王磊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集中在参与动机、参与阻碍、主体特征、内部机制、外部环境五个主类范畴。五个主类属及其所属十二个对应类属相互作用,构成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由模型可知,各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成效;各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起调节作用;内外部环境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
关键词:
高职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共同体 理论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明园 尤宏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守文 赵敏 章杰嘉 余思明
文章将科技创新分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采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城市创新合作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科学创新合作网络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关联度均呈上升态势;(2)科学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均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发展速度比科学创新合作网络更快;(3)“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板块内的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分布有所差异,板块城市间不同类型创新合作的溢出效应呈现跳跃式波动。(4)城市间空间邻近、文化程度地区差异和知识平台数量地区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投资水平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志敏 余志伟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方法系统探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地区异质性;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以政府科技支持为门槛变量时,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递减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不仅能提升本城市创新能力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淑芬 朱佳翔 钟昌宝
文章采用聚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和σ收敛性分析这三种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投入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投入已基本形成"一心四极多点"的雁阵布局模式;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投入空间关联格局可分为三个阶段,说明该区域科技创新投入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尚未进入空间集聚化、区域一体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表明,以上海为头雁、苏州和嘉兴为两翼根部的城市群科技创新雁阵模式正在形成中,南京到安徽城市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并存,空间关联格局呈现震荡反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金 张旭亮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贸易规则加快变化等宏观大背景下,作为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沪苏浙皖4省市应从自主创新示范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打造环沪科创产业带等方面入手,共建最具影响力的全球科创中心。
关键词:
沪苏浙皖 协同共建 上海科创中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克罗吉 顾庆良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位居我国前列,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特点,以期给我国其他地区建设创新型省市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科技创新体系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