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7)
2023(5303)
2022(4792)
2021(4582)
2020(3717)
2019(8639)
2018(8062)
2017(14356)
2016(7997)
2015(8925)
2014(9112)
2013(9014)
2012(8536)
2011(8061)
2010(7865)
2009(7494)
2008(7321)
2007(6062)
2006(5519)
2005(4938)
作者
(25415)
(21773)
(21623)
(20437)
(13489)
(10619)
(9798)
(8522)
(8177)
(7696)
(7615)
(7326)
(7205)
(6863)
(6720)
(6712)
(6492)
(6357)
(6302)
(6159)
(5495)
(5382)
(5253)
(5001)
(4777)
(4766)
(4725)
(4672)
(4447)
(4417)
学科
(38837)
经济(38820)
管理(21211)
(16235)
方法(15869)
数学(12976)
地方(12891)
数学方法(12878)
(12661)
企业(12661)
环境(11784)
(11186)
中国(9085)
(8734)
地方经济(8091)
(7096)
业经(6923)
(6477)
(6359)
农业(6358)
(5876)
贸易(5875)
(5590)
资源(5389)
(5321)
理论(5314)
规划(5150)
生态(5121)
环境规划(4991)
(4456)
机构
学院(118783)
大学(117138)
研究(47477)
(43988)
经济(43008)
管理(41676)
理学(35938)
理学院(35306)
中国(34733)
管理学(34512)
管理学院(34313)
科学(33829)
(26171)
(25691)
研究所(23947)
(23618)
中心(20743)
业大(19756)
(19577)
师范(19390)
(18580)
农业(18527)
(17767)
(17724)
北京(16816)
师范大学(15999)
科学院(15714)
财经(14975)
(14660)
(14143)
基金
项目(85487)
科学(67225)
基金(62212)
(56907)
研究(56504)
国家(56490)
科学基金(47226)
社会(36356)
社会科(34400)
社会科学(34392)
基金项目(34128)
(34103)
自然(32633)
自然科(31714)
自然科学(31702)
自然科学基金(31108)
(29187)
资助(25400)
教育(24685)
编号(20950)
重点(20475)
(20309)
(17519)
计划(17459)
科研(16987)
(16691)
创新(15775)
科技(15613)
发展(15533)
成果(15421)
期刊
(50232)
经济(50232)
研究(30720)
学报(24533)
中国(23157)
科学(23058)
(20488)
大学(17354)
学学(16593)
农业(14453)
管理(13211)
(12936)
资源(10647)
教育(9588)
(8383)
业经(8306)
技术(8148)
经济研究(7815)
(7206)
金融(7206)
(7157)
林业(6760)
财经(6707)
(6581)
科技(6464)
业大(6411)
问题(6316)
(6298)
旅游(6298)
(6298)
共检索到17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玮云  何健龙  付萍  姜会超  王宁  刘爱英  宋秀凯  程玲  
根据庙岛群岛海域(120.4°E~121.0°E, 37.8°E~38.2°N) 2015—2020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 12个航次的浮游植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结合降水量数据和厄尔尼诺事件,以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5属109种,贡献率最大的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藻类种类数的85.32%,甲藻门(Pyrrophyta)次之,占藻类种类数的11.93%。调查期间枯水期硅藻丰度比例一直高于90%,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丰水期硅藻占比明显下降,甲藻丰度比例由0.5%逐渐升至58.7%,主要优势种为日本角毛藻(Chaetocerosnipponicus)和三角角藻(Triposmuelleri)。2018/2019和2019/2020年厄尔尼诺影响期间, 2019—2020年枯、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2015—2018年相比降幅达93.2%。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降水量、SiO32–-Si,硅藻类优势种多受与降水量相关的NO3–-N、SiO32–-Si、DIN水平所调控,而甲藻类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温。其中具槽帕拉藻优势度与SiO32–-Si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日本角毛藻优势度与前两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极端干旱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明显低于其他航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童璐   刘丹   段娇阳   胡忠军   盘家永   卢小利   崔帅康   刘其根  
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了解湖库水环境变动及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对千岛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旨在为了解千岛湖最新水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藻类8门240种,物种组成以绿藻门(51.67%)、硅藻门(21.67%)和蓝藻门(17.84%)为主,优势种以蓝藻和硅藻为主。2021-2022年均生物密度为(404.21±116.59)×10~(4) cells/L,年均生物量为(0.84±0.22)mg/L,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浮游植物各门类密度和生物量占比最高的是蓝藻门。Shannon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空间上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数无显著时空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与水温、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RDA分析显示,水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影响千岛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雪梅  夏斌  过锋  陈碧鹃  石潇  
2012年5月和8月对崂山近岸和流清河湾网箱增养殖区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月共检出浮游植物23属36种,细胞丰度变动范围为85.26×103~720.16×103cell/m3,夜光藻为优势种,数量占浮游植物总量的80%以上,受其影响,群落多样性较差,细胞丰度低。8月共检出浮游植物30属54种,细胞丰度变动范围为43.00×103~1116.27×103cell/m3,群落多样性较好,细胞丰度较低。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聚类分析,5月相似性在60%以上,8月在50%以上。崂山近岸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均大于流清河湾网箱增养殖区,而多样性均值前者均小于后者;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丰度平均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超  章守宇  
根据枸杞岛海域全年调查中9月份尖刺菱形藻爆发式繁殖的情况,环岛4种生境中设置7个站点对浮游植物进行群落结构分析。9月枸杞岛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很大,在7.6×106~37.2×106/m3之间,尖刺菱形藻占总丰度的71.6%,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在沙滩生境中,中肋骨条藻为次优势种之一,在其他生境类型的站点中生物量不多。结合环境因子,构建物种—环境因子矩阵,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出倾角,叶绿素,溶解氧,盐度,光量子,温度为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P<0.01)。中肋骨条藻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温度相对较高的水域大量存在。结合全年的群落物种和环境数据,得出尖刺菱形藻的生长繁殖主要受温度影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波  陈俊辉  卢伙胜  
2003年8月、12月和2004年2月、5月在大放鸡岛海域多个站位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对该海区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季节各站位的细胞丰度分布、优势种及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四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7种,大多数属浮游硅藻。角毛藻属、丹麦细柱藻、脆根管藻和尖刺菱形藻为全年优势种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大致为8月>12月>5月>2月。5月和8月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12月和2月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2月和5月群落均匀度较高,较为稳定,而8月和12月群落均匀度较低,稳定性差,少数种类因此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类群,成为赤潮暴发的潜在生物要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长东  郭晓峰  唐衍力  盛化香  黄六一  
通过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对海州湾前三岛人工鱼礁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4个航次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35属85种,其中硅藻门67种,甲藻门17种,金藻门1种。春、秋季全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16.5×105、13.31×105 cell/m3)明显高于夏、冬季(分别为6×105、3.8×105 cell/m3)。主要优势种有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深环沟角毛藻(Chaetoceros constrictus)、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pseudocurvisetus)、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tilis)、明璧圆筛藻(C...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玉龙  刘潇  沙婧婧  徐东会  王泰森  刘旭东  
基于2016年4个季节的生态调查数据,研究了山东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同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荣成近岸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4个季度共发现浮游植物66种,分隶于硅藻、甲藻及金藻3个植物门、29个属;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alis)、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及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春季日本星杆藻在荣成湾大量出现使其成为优势种。4个季节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6.9~251.7)×10~4cells/m~3,平均为119.3×10~4 cells/m~3,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全年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指数(D2)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2.13、0.40~0.60、0.58~0.79和0.70~0.84,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均处在较好水平;CCA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溶解氧(DO)、硅酸盐(SiO_3~)2–)-Si)、铵盐(NH_4~+)、温度和pH等环境因子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除了季节影响因素以外,当地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可能是导致目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歆璞  张玮  王丽卿  蒋嫣红  刘彩红  郑小燕  
自2011年1月、4-12月逐月对上海市水源地——青草沙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属223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86.37×104~2 594.63×104cell/L,全年优势种为小环藻、卷曲鱼腥藻、微小色球藻、针晶蓝纤维藻、球衣藻、啮蚀隐藻,偶有咸水和半咸水种检出。蓝藻密度在全年占据优势,优势类群季节演替明显,表现为:春季为色球藻属、蓝纤维藻属,夏季为微囊藻属,秋季为卷曲鱼腥藻、鞘丝藻属。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悬浮物含量和浮游动物的牧食作用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娅菲  王金辉  程宏  黄冰来  陈拥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欣  盛化香  唐衍力  黄六一  万荣  
为研究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1年3、6、9、12月对崂山湾3个人工鱼礁区(峰山区、仰口区、港东区)进行取样调查。4次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69种,其中3、9、12月优势种都为甲藻门中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并且9月鱼礁区浮游植物密度远大于其他月份浮游植物密度。应用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对获得的浮游植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作出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影响礁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磷酸盐、温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娜  周彦锋  宋江腾  蒋书伦  葛优  金贝  尤洋  
2014年7-11月对阳澄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68属142种,其中绿藻门63种,占44.37%,硅藻门27种,蓝藻门22种。优势种中绿藻门种数最多,其中61.11%的优势种为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细胞密度年均(3.99±4.00)×106cell/L,生物量年均(1.41±1.05)mg/L,夏季均高于秋季;夏秋季藻类密度以蓝藻门最高,生物量则以硅藻门最高。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阳澄西湖水质总体显示为中污染,其中秋季水质状况优于夏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阳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锋  李天才  甘维熊  姚维志  付梅  熊波  苏胜齐  
【目的】为了研究官地水库年度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变化,调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并对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通过实地和实验室相结合测定了官地水库水体理化性质和营养含量,并采用野外收集水样、实验室定性定量观察的方式鉴定了藻类种类、计算了群落多样性,并利用Pearson和RDA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全年水温、DO、pH、透明度、硬度、电导率和化学需氧量平均值分别为14.9℃、10.8 mg/L、8.51、238 cm、4.0 mmol/L、243.4μs/cm和5.1 mg/L;冬春季总氮较高但总磷极低,夏秋季总氮较低而总磷较高;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均仅在冬春季B断面较低,其它季节和断面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官地水库全年鉴定出6门97种(属)藻类,年优势度较高藻类种群达26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属)数在全年和各季度均为最多,而秋季藻类门类数和种(属)数均明显较低;空间上藻类密度自上游而下逐渐升高,全年平均值为139.8×10~4 cell/L。【结论】官地水库水温较低、溶解氧高、呈弱碱性、营养物质含量低,属于寡营养水体,水质处于I~III类之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高,指示水质总体处于良好状态。冬春季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类为主,夏秋季以硅藻门和绿藻门藻类为主,总体上为绿-硅藻水相。硬度、水温、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是官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尤其是水温;冬春季总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夏秋季则为总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海燕  姚佳玫  何剑波  刘明亮  韩轶才  虞左明  
于2009年按季度对浙江省临安市内的青山水库进行调查,测定了水体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群落,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山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和中度富营养化之间,水库入库处营养状态综合指数高于库中和大坝处。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40属89种。不同季节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类不同,春季以硅藻、隐藻和甲藻为主,夏季以蓝藻和绿藻为主,秋季以蓝藻、硅藻和隐藻为主,冬季以硅藻和隐藻为主。相关分析表明,青山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与出入库流量和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出入库流量、水温、溶解氧和营养盐是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栾青杉  孙坚强  乔芮  王俊  臧有才  张媛  
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北黄海獐子岛邻近海域,利用德国MST24型沉积物捕集器,开展了5 d期采样频率的浮游植物组成及其沉降通量的周年变化研究。71份沉降样品共记录浮游植物51属93种,其中硅藻38属66种,是主要的沉降类群。沉降优势种主要有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八幅辐环藻(Actinocyclus octonarius)等硅藻物种,以及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八幅硅鞭藻(Octactis octonaria)等硅鞭藻物种。浮游植物沉降通量变化在(6.1~169)×10~6 cells/m~2d,平均39.4×10~6 cells/m~2d,在春、秋季各出现1个高通量时段,春季峰值主要为硅藻贡献,而秋季峰值则由硅藻和硅鞭藻共同形成。沉降浮游植物作为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的重要饵料,其种类组成及沉降通量的周年变化,与獐子岛海域虾夷扇贝的底播、生长时节相关,以具槽帕拉藻、海链藻、圆筛藻等硅藻属种为主的食物来源和结构是扇贝重要的饵料基础。旨在通过浮游植物沉降的时间序列研究,查明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的饵料组成及其通量水平的周年变化特征,为该水域可持续的底播养殖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勇  张薇  薛俊增  陈立婧  
2012年对上海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动态进行了逐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141种,隶属6门62属。以硅藻为主,共43属110种,占物种总种类的78.01%。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为(37.86±39.79)×104cell/l。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细长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lePtoPuS)、肋缝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该水域常见种。从水质参数和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