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4)
- 2023(2533)
- 2022(2133)
- 2021(1957)
- 2020(1644)
- 2019(3754)
- 2018(3586)
- 2017(6411)
- 2016(3625)
- 2015(4128)
- 2014(4015)
- 2013(4150)
- 2012(3858)
- 2011(3460)
- 2010(3489)
- 2009(3088)
- 2008(2958)
- 2007(2734)
- 2006(2379)
- 2005(2094)
- 学科
- 济(16914)
- 经济(16899)
- 业(9748)
- 方法(8903)
- 数学(8124)
- 管理(8096)
- 数学方法(8041)
- 企(5822)
- 企业(5822)
- 农(5529)
- 学(4952)
- 农业(4095)
- 中国(3641)
- 地方(3588)
- 财(3379)
- 业经(3337)
- 环境(2954)
- 贸(2940)
- 贸易(2936)
- 人民(2892)
- 收入(2874)
- 易(2853)
- 和(2473)
- 生态(2220)
- 结构(2173)
- 制(2172)
- 划(2136)
- 服务(2071)
- 发(2000)
- 物(1975)
- 机构
- 学院(55263)
- 大学(54905)
- 济(24042)
- 经济(23625)
- 研究(21869)
- 管理(20220)
- 理学(17710)
- 理学院(17491)
- 管理学(17036)
- 管理学院(16955)
- 中国(15748)
- 科学(15435)
- 农(14325)
- 京(12137)
- 所(12067)
- 农业(11377)
- 研究所(11268)
- 业大(11208)
- 中心(9565)
- 财(9134)
- 院(8218)
- 江(8198)
- 经济学(7810)
- 北京(7677)
- 财经(7587)
- 科学院(7529)
- 农业大学(7363)
- 经济学院(7119)
- 经(6958)
- 省(6927)
- 基金
- 项目(41846)
- 科学(32432)
- 基金(30661)
- 家(28879)
- 国家(28688)
- 研究(26774)
- 科学基金(23568)
- 社会(17247)
- 社会科(16421)
- 社会科学(16419)
- 自然(16398)
- 省(16028)
- 自然科(16011)
- 自然科学(16005)
- 基金项目(15856)
- 自然科学基金(15696)
- 划(14023)
- 资助(13280)
- 教育(11539)
- 重点(10011)
- 编号(9468)
- 发(9359)
- 部(8862)
- 计划(8852)
- 科研(8316)
- 创(8117)
- 科技(7937)
- 国家社会(7874)
- 创新(7736)
- 业(7334)
共检索到78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恩康 池源
无居民海岛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生态价值,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对维护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庙岛群岛南部岛群中螳螂岛等5个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手段,对海岛NPP总量和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全年NPP总量为134.22tC·a-1,平均密度为274.13gC·m-2·a-1,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岛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牛砣子岛、羊砣子岛、螳螂岛、南砣子岛和挡浪岛;2)不同地表覆盖类型NPP平均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通过对2003—2011年的文献分析,发现国内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居民海岛资源及特征、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开发利用需处理的关系、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评价、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问题、开发利用的模式及措施8个方面;同时还可看出:理论研究滞后,实践推动明显;研究内容丰富,渐成理论体系;宏观视角偏多,微观个案欠深;定性研究普遍,定量分析较少。今后,需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深入探索,以丰富和完善我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保护 利用 回顾 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彧 黄耀 张稳 于永强 王平
利用我国若干代表性区域6种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生产力的田间试验及统计数据,对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rop鄄C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利用常规的气象和土壤资料、化肥氮施用量等较好地模拟我国6种作物主产区的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0(n=786)。将Crop鄄C模型与GIS空间数据库耦合,估计了1980—2000年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从1980年的472.9TgC增加到2000年的607.2TgC,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增加最为明显。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验证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玮云 何健龙 付萍 姜会超 王宁 刘爱英 宋秀凯 程玲
根据庙岛群岛海域(120.4°E~121.0°E, 37.8°E~38.2°N) 2015—2020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 12个航次的浮游植物和水环境调查结果,结合降水量数据和厄尔尼诺事件,以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5属109种,贡献率最大的为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占藻类种类数的85.32%,甲藻门(Pyrrophyta)次之,占藻类种类数的11.93%。调查期间枯水期硅藻丰度比例一直高于90%,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丰水期硅藻占比明显下降,甲藻丰度比例由0.5%逐渐升至58.7%,主要优势种为日本角毛藻(Chaetocerosnipponicus)和三角角藻(Triposmuelleri)。2018/2019和2019/2020年厄尔尼诺影响期间, 2019—2020年枯、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2015—2018年相比降幅达93.2%。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降水量、SiO32–-Si,硅藻类优势种多受与降水量相关的NO3–-N、SiO32–-Si、DIN水平所调控,而甲藻类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温。其中具槽帕拉藻优势度与SiO32–-Si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日本角毛藻优势度与前两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极端干旱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明显低于其他航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祥国
海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文章分析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有限资源对区域社会生产线性约束的动力学模式说明了环境资源的短板约束作用,提出了无居民海岛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开发 环境问题 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学锋
无居民海岛是海陆兼备的海上国土,无居民海岛管理在建设海洋强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管理的日益重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也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手段较弱、力度不强等缺憾。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立法、科学规划、完善综合管理体制、细化分类管理、强化名称管理、建立统一地理数据库、扩大公众参与等措施强化无居民海岛管理,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功舜
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是财产权,具有物权属性。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是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权利人的开发利用行为必须以环境保护和国家主权安全为前提,承担大量公法义务。从权利创设方式、权利客体、权能及流转性等方面来看,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均不同于用益物权,是特别法上的物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制度在实现无居民海岛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存在一定的障碍,必须加以完善。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使用权 物权 转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得懿
美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中的"分而治之"、保护优先开发模式、重在综合性的开发机制以及"公地信托"模式,形成了美国颇具特色的无居民海岛集中管理模式。美国的海岛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是其长期奉行追求协调和高度重视无居民海岛战略价值的海洋政策的结果。美国无居民海岛丰富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表明,美国无居民海岛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保护优先原则,并且适度追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性。就中国无居民海岛的管理体制而言,应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深化和完善无居民海岛的行政建制是构建中国无居民海岛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得懿
无居民海岛开发融资机制是决定无居民海岛开发与管理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的融资机制具有局限性和不稳定性。"马尔代夫模式"表明了BOT模式软化下无居民海岛开发融资机制在投资主体、投资领域以及资金使用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投融资制度。基于对融资契约模型的解读,引入保证金和政府补贴融合机制是BOT模式软化下无居民海岛开发融资机制植入社会效益理念的重要机制保障,同时是由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所使然。BOT模式软化下无居民海岛开发融资机制为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也为培育和发展我国完备的海洋金融法律制度提供了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巧依
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而实践中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导致一些项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风险较高,融资成为无居民海岛开发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的融资特点,结合国外开发海岛的融资经验,提出建立分阶段融资模式,构建以财政资金、海岛出让金、政府债券、捐赠等为来源的产业基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企业资金、银行信贷、民间资金为主体来源的社会资金满足应用设施建设的资金要求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开发 融资 产业基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江宜 任文珍 张洁 牟德刚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精准识别生态极重要区域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涠洲岛为例,综合考虑生态资产的流量和存量,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GF-2图像及InVEST模型,形成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18年涠洲岛生态资产总价值约为32.10亿元,海洋生态资产总价值占比最高,林地和岛内水域的单位价值较高,均超过4 015万元/平方千米;(2)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环状分布于岛屿沿海,特别是岛南北部两端,重要区域与一般区域集中分布于环岛公路以内的岛屿中部,具备开发潜力。基于研究,建议加强保护高价值生态资产,科学规划陆海统筹的高质量空间,绿色发展和向海发展并重,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海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江宜 任文珍 张洁 牟德刚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精准识别生态极重要区域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涠洲岛为例,综合考虑生态资产的流量和存量,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GF-2图像及InVEST模型,形成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18年涠洲岛生态资产总价值约为32.10亿元,海洋生态资产总价值占比最高,林地和岛内水域的单位价值较高,均超过4 015万元/平方千米;(2)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环状分布于岛屿沿海,特别是岛南北部两端,重要区域与一般区域集中分布于环岛公路以内的岛屿中部,具备开发潜力。基于研究,建议加强保护高价值生态资产,科学规划陆海统筹的高质量空间,绿色发展和向海发展并重,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海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郭振 麻德明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岛应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3)区块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可载区占41.7%,临界超载区占30.0%,轻度、中度和重度超载区分别占15.9%、8.1%和4.3%,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各岛的城镇建设区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郭振 麻德明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华 应松康 刘雪康 戴树建 陈征海
浙江海岛天然砂生植被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竹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和砂生草甸5个植被型、11个群系组、21个群系和5个1年生植物群落。本文详细阐述了各主要群系的生态环境、分布、外貌、结构与种类组成,最后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见。
关键词:
砂生植被 群系 应用 浙江海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