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0)
- 2023(4813)
- 2022(3679)
- 2021(3702)
- 2020(2902)
- 2019(7026)
- 2018(7320)
- 2017(12627)
- 2016(7968)
- 2015(9270)
- 2014(9265)
- 2013(8364)
- 2012(7581)
- 2011(6811)
- 2010(7171)
- 2009(6119)
- 2008(5938)
- 2007(5495)
- 2006(5108)
- 2005(4625)
- 学科
- 教育(19317)
- 济(18151)
- 经济(18130)
- 业(14452)
- 管理(14301)
- 中国(13973)
- 企(10438)
- 企业(10438)
- 理论(8948)
- 教学(8500)
- 农(8125)
- 方法(7586)
- 数学(6514)
- 数学方法(6350)
- 学(5869)
- 农业(5291)
- 劳(5129)
- 劳动(5112)
- 发(4599)
- 技术(4595)
- 学法(4463)
- 教学法(4463)
- 财(4443)
- 业经(4365)
- 制(4172)
- 发展(4146)
- 展(4024)
- 研究(3921)
- 学理(3799)
- 学理论(3799)
- 机构
- 大学(99796)
- 学院(95920)
- 研究(35280)
- 管理(29955)
- 济(29898)
- 经济(28889)
- 教育(28401)
- 理学(25559)
- 理学院(25150)
- 管理学(24453)
- 管理学院(24248)
- 范(24142)
- 师范(24010)
- 京(23075)
- 中国(20597)
- 科学(19884)
- 师范大学(19853)
- 所(17233)
- 江(16385)
- 技术(15712)
- 研究所(15630)
- 北京(15605)
- 职业(15497)
- 中心(15490)
- 财(14072)
- 州(12729)
- 院(12614)
- 农(12085)
- 业大(11585)
- 财经(11133)
- 基金
- 项目(59302)
- 研究(52288)
- 科学(47759)
- 基金(38234)
- 教育(33683)
- 家(32328)
- 国家(31858)
- 社会(29406)
- 社会科(27426)
- 社会科学(27416)
- 科学基金(26493)
- 编号(25217)
- 省(24708)
- 成果(23578)
- 划(23252)
- 课题(20820)
- 基金项目(19050)
- 年(17980)
- 资助(15772)
- 规划(15440)
- 自然(15169)
- 项目编号(15134)
- 部(14999)
- 重点(14962)
- 自然科(14872)
- 自然科学(14869)
- 自然科学基金(14591)
- 性(14066)
- 教育部(13780)
- 发(13732)
共检索到157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妮
教育是劳动阶层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选取4位劳动阶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叙事研究的方式搜集资料。研究发现,劳动阶层"望子成龙"的教育期望对于子女的学业发展和生活机会具有特殊的教育影响。父母对子女学业、学历、职业和生活这四个方面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教育期望的四个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具有条件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意义。劳动阶层教育期望以改善基本生计为核心,能激发子女改变命运的动力,但缺乏对子女个人理想的
关键词:
劳动阶层 教育期望 叙事研究 教育社会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华
本文从父母的学历和职业两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社会阶层与教育的关系。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由于父母职业和学历的不同,存在差异。拥有高学历的父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高。相同职业的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无论女孩还是男孩,父母都给予了同样高的教育期望。在不同地区,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存在差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力
在家庭中,父母具有教育子女的自然道德基础。基于一定的信念和价值观,父母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具有总括性权能,但这种总括性权能并不意味着父母教育权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有限制条件和范围的。父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合理地对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儿童)的信仰、态度、价值观、行为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施加家庭教育影响,其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子女的最大利益。谁有权来决定某一行为或决定是否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换言之,如何确保"儿童"的最大利益是"儿童本人"的,而不是"父母"的,其判断标准就在《儿童权利公约》所确立的各种权利之中。
关键词:
父母教育权 合法性 边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莹 张艳宁
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视角,对儿童玩耍进行探讨发现,玩耍虽是儿童个体活动的内容,却包含家长的养育理念,凸显阶层的区隔。本文对比了中产阶级父母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父母关于玩耍的家庭教育理念,发现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玩耍变成了协作式养育的重要部分,具有严格的规划性和规则感;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焦点,升学是社会地位上升的重要方式,玩耍恰恰是被家庭教育所排斥的内容。从整个社会来看,改善单一评价体系,创设多主体参与和多元评价体系的环境,使玩耍成为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社会参与及改善阶层间不平等的重要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126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中学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显著;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还通过父母教育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力
父母的教育权,不仅指父母在家庭中享有的对子女的教育权利,还包括父母对学校教育所享有的权利。在美国,以《亲权卡》为例,已通过实体法明确规定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多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父母的学校选择权和学校教育参加权。而目前在我国,父母在学校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都不是很明确。因而,为防止“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法律规范的空洞化,关键在于:既要从观念上打破或抛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应以法制度的形式建立由学生亲权者组成的父母组织,使父母通过父母组织这一合法的形式行使其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决策、管理权利。
关键词:
父母 教育权 学校选择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本研究以490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期望、父母积极教养行为、父母消极教养行为和学习投入间相关均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有四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消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3)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小平 付康 邹文理
文章认为,我国的低生育意愿嵌入在“望子成龙”的文化背景和机会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中;子女的成就会给居民带来荣耀和满足,但由于机会不平等的影响,付出同等努力程度后子女却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就或回报;这时,由于子女成就的不确定性,生育意愿将受到抑制。不仅如此,从机会不平等对居民生育意愿的抑制效果看,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社会必要养育成本和收入水平均对该抑制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CGSS等数据,本文对系列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机会不平等显著抑制了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在更换模型设定、重新测算机会不平等和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检验后,证实两者存在稳健的因果关系;(2)从影响渠道看,机会不平等会降低预期子女成就,进而抑制居民生育意愿;(3)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越高,意愿生育水平越低;但即使降低了社会必要养育成本,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仍存在,甚至在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较低时,其边际作用更大;(4)从其他调节变量看,工资收入提升可缓解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而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则加剧其抑制效果。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生育意愿偏低的特征事实,并拓展了对机会不平等及其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生育意愿 机会不平等 机制分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筱琳 周寰 窦刚 刘春晖 罗良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孙晓瞳 康壮 黄利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期望父母其子女的认知能力比低期望父母的子女认知能力得分高1.95分,相应的作用路径为父母的教育投入和子女的学习时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总学习时间增加0.7小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增加149.73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认知能力相应提高0.00011;子女总学习时间每增加1个小时,子女认知能力会提高0.23个单位。
关键词: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教育期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熊和妮 任梦莹
劳动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阶层家庭及家庭教育的特性使劳动阶层家庭教育在研究方法层面面临一定的挑战,表现为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难度以及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认识。关于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回应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策略问题,继而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进行价值澄清,揭示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使劳动阶层父母、子女勇于正视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正视其作为劳动阶层本身所固有的尊严。
关键词:
劳动阶层 家庭教育 研究方法 价值澄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凌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5的截面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三类父母教育卷入行为:亲子沟通、父母监管、家庭学习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促进了家庭学习、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发生,母子沟通的影响更大;父母监管较大地促进了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家庭学习受到亲子沟通和父母监管的直接影响,且对学生参与产生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有效的家长教育参与行为并不一定是高成本的行为,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加强孩子在学习、生活、媒介使用等方面的管理也能达成类似,甚至更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昊昊 张棉好
本文对浙江省6所中职学校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分析了父母教育卷入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子沟通对中职生学习投入产生显著影响,且亲子沟通交流的内容越倾向于学习,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大;父母教育监督不影响中职生学习投入程度,但有呈现负相关的趋势;父母教育期望对中职生学习投入产生显著影响,且教育期望越高,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大。
关键词:
父母教育卷入 中职生 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于志涛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研究范式从亲子单向决定观向亲子系统观转变;(2)研究方法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综合化转变;(3)研究内容从单纯类型化影响研究向影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研究转变;(4)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并就这些转变和已有研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研究 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