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7)
2023(7284)
2022(5967)
2021(5627)
2020(4672)
2019(10478)
2018(10073)
2017(20028)
2016(10785)
2015(11644)
2014(11165)
2013(11004)
2012(10205)
2011(8977)
2010(8777)
2009(8295)
2008(8211)
2007(7204)
2006(6457)
2005(5882)
作者
(32096)
(26644)
(26547)
(25210)
(17135)
(13036)
(11992)
(10423)
(10236)
(9598)
(9275)
(9054)
(8585)
(8444)
(8382)
(8348)
(8069)
(7986)
(7919)
(7799)
(6656)
(6589)
(6287)
(6155)
(6124)
(6055)
(5924)
(5780)
(5314)
(5241)
学科
(41359)
经济(41307)
(31205)
管理(29895)
(25314)
企业(25314)
方法(21332)
数学(19843)
数学方法(19758)
(17493)
银行(17347)
(16153)
(16072)
(13698)
(11118)
金融(11118)
(11059)
中国(10249)
(9966)
制度(9957)
业务(9784)
(9586)
财务(9583)
财务管理(9566)
企业财务(9266)
(8946)
贸易(8940)
(8710)
业经(8400)
银行制(8343)
机构
大学(146853)
学院(145075)
(62188)
经济(61099)
管理(57497)
理学(49883)
理学院(49358)
管理学(48564)
管理学院(48327)
研究(47509)
中国(46448)
(33879)
(30928)
(30251)
科学(29321)
农业(27120)
业大(25614)
中心(24965)
(24704)
财经(24511)
(24074)
银行(23713)
(22605)
(22256)
(22181)
研究所(21954)
经济学(19991)
北京(19095)
财经大学(18874)
经济学院(18390)
基金
项目(101257)
科学(79762)
基金(77099)
(69376)
国家(68806)
研究(65732)
科学基金(59292)
社会(44691)
社会科(42634)
社会科学(42621)
基金项目(41943)
自然(41214)
自然科(40367)
自然科学(40352)
自然科学基金(39697)
(37541)
(33159)
资助(31429)
教育(29550)
编号(23748)
(22546)
重点(22414)
(21450)
科研(20468)
(20225)
计划(20179)
创新(20150)
教育部(19270)
国家社会(19165)
人文(18659)
期刊
(60620)
经济(60620)
研究(43734)
(36096)
金融(36096)
(28783)
中国(28704)
学报(28037)
(24215)
科学(23899)
大学(20646)
学学(20224)
管理(18894)
农业(16436)
财经(12922)
(10727)
经济研究(10420)
业经(9562)
理论(8792)
(8739)
技术(8535)
问题(8461)
实践(8022)
(8022)
业大(7559)
(7468)
农村(7113)
(7113)
国际(6785)
商业(6671)
共检索到22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元月  
从 2 0 0 1年 7月 2 3日以来 ,中国股市一反几年的上扬走势 ,连续多个交易周急剧下落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次股市波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关监管机构查处违规入市的信贷资金所致。银行违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对银行的健康经营是十分有害的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清华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最主要的问题是金融风险问题 ,国外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不仅会引起微观金融风险 ,而且会引起宏观金融风险。一种好的金融体制能兼顾安全和效率两个目标。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 ,由此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也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防范和化解的 :一要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监管 ,二是构筑“防火墙” ,三是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求  宋清华  应展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望  
本文对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为银行资金规范进入股市,有效防范风险,促进股市稳健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岳  刘彤阳  郭怡群  
2014年7月至今,股市剧烈波动,券商屡次发生重大违规事件,证监会多名官员被调查,券商内、外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培育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金融机构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券商在其中至关重要,而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针对2015年重大券商违规事件,分析券商股在股市剧烈波动中的作用;基于公司内部、外部治理,总结分析2015年券商发生的违法违规事件;提出股市整合治理的新观点和成立独立于券商的第三方咨询机构的建议;最后给出在十三五规划下券商的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谈铭斐  方华  
银行信贷资金入市满足了资本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起到繁荣资本市场的作用,但同时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负面影响众多,特别是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扰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监管过程中的信贷资金使用者和监管者的行为分析,利用进化博弈论的知识,引入了有限理性博弈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关于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监管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利用进化博弈方法在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刚  李树  刘樱  
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经验上,职能完善的金融体系将能够显著地提高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1999-2006年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银行公共信贷以及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张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不利的影响,银行私人信贷规模的扩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也没有看似当然的那样显著。这个发现提醒我们,放宽市场准入标准以及缓解私人部门面临的信贷约束还不足以使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得到根本改观,另外的重要举措应该包括完善相关的金融监管、企业监管以及契约维权等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7月23日以来,中国股市一反几年的上扬走势,几个交易周急剧下落,上证指数从2300点左右跌至1800点以下,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来笔者近来工作极为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股市问题的讨论,但一些媒体似是而非地报道了笔者的一些所谓观点,甚至个别媒体在没有以任何方式采访我本人的条件下,信誓旦旦地在“本报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会诊中国股市”之名下以“王国刚:变卖家当还债顺理成章,无需理会私募基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娟  肖阳  
27亿元的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至少有24亿被中国海运(集团)(以下简称中海集团)用于申购新股,其中涉及的六家国有银行均受到处理。在这个股市如天气般炎热的盛夏,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公告这样的消息,无疑引起轩然大波,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进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煜程  
本文采用2006年6月—2010年3月的数据,基于格兰杰因果随机波动率模型GC-MSV,利用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对我国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序列变化的G ranger原因,但募集资金量对股指波动的影响相对而言较为不显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庆田  尹媛媛  
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10月25日,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在中国股票市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论文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行上市对股市波动性产生的影响并不一致,中国银行的上市降低了股市的波动性,而中国工商银行的上市却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莹  
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信贷规模与股市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选取2004年-2014年的短期信贷规模、长期信贷规模和上证指数,建立相关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信贷规模的变化与股市波动具备相关关系,尤其是长期信贷规模变化与股市波动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性;第二,长期信贷规模变化与股市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三,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长期信贷规模的变化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但反之不成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萌  李金鸽  冯欣  
国际资本流入突停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但资本突停是否会对中国的股市产生同样大的影响?笔者主要以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突停和中国上证综指收益率波动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突停对股市的影响。运用统计模型得到,我国资本流入的突停会对股市波动带来微弱的负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对非贸易外资的严格管制。我国股市的波动与其上期波动的相关性更大,说明我国股市波动惯性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倪利平  
<正>案例背景“房住不炒”,是党和政府严控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政策;监管部门也多次提出要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但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考核指标层层加压,为完成指标考核任务,有的银行放松贷款“三查”制度的执行,特别是房产抵押贷款,“轻”流程、“宽”条件的情况比较严重,为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漏洞、违规套取信贷资金留下了空间,给信贷资产质量埋下了潜在风险隐患。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