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824)
- 2022(10708)
- 2021(9945)
- 2020(8277)
- 2019(19025)
- 2018(19091)
- 2017(36747)
- 2016(20313)
- 2015(22797)
- 2014(23080)
- 2013(22511)
- 2012(20361)
- 2011(18220)
- 2010(18036)
- 2009(16490)
- 2008(15809)
- 2007(13858)
- 2006(12363)
- 2005(10836)
- 学科
- 济(79569)
- 经济(79475)
- 管理(55457)
- 业(52680)
- 企(43522)
- 企业(43522)
- 方法(35875)
- 数学(29943)
- 数学方法(29592)
- 农(22297)
- 中国(22113)
- 业经(19312)
- 学(19198)
- 财(18262)
- 地方(16857)
- 农业(15190)
- 理论(14609)
- 制(13837)
- 贸(13087)
- 贸易(13079)
- 和(12900)
- 易(12653)
- 技术(12152)
- 环境(12141)
- 务(11409)
- 财务(11341)
- 财务管理(11317)
- 银(11212)
- 教育(11201)
- 银行(11157)
- 机构
- 大学(286970)
- 学院(285013)
- 管理(112237)
- 济(106553)
- 经济(104076)
- 研究(98316)
- 理学(97202)
- 理学院(96070)
- 管理学(94240)
- 管理学院(93744)
- 中国(71057)
- 科学(64784)
- 京(62733)
- 所(50193)
- 农(50181)
- 财(47818)
- 研究所(46117)
- 业大(45603)
- 中心(43427)
- 江(41880)
- 范(39798)
- 北京(39756)
- 农业(39601)
- 师范(39329)
- 财经(38565)
- 院(36176)
- 经(35059)
- 州(34248)
- 师范大学(31907)
- 技术(31136)
- 基金
- 项目(199921)
- 科学(155839)
- 基金(143878)
- 研究(143437)
- 家(127172)
- 国家(126114)
- 科学基金(107134)
- 社会(88337)
- 社会科(83477)
- 社会科学(83452)
- 省(78693)
- 基金项目(77089)
- 自然(71540)
- 自然科(69818)
- 自然科学(69798)
- 自然科学基金(68550)
- 划(66666)
- 教育(65051)
- 资助(59362)
- 编号(58430)
- 成果(47049)
- 重点(44842)
- 发(43059)
- 部(42759)
- 创(41086)
- 课题(40474)
- 科研(38506)
- 创新(38278)
- 计划(37080)
- 大学(36435)
- 期刊
- 济(118504)
- 经济(118504)
- 研究(82518)
- 中国(53497)
- 学报(50152)
- 农(46046)
- 科学(45646)
- 管理(40869)
- 大学(37122)
- 学学(34781)
- 财(34123)
- 教育(33214)
- 农业(32307)
- 技术(23682)
- 融(21730)
- 金融(21730)
- 业经(20105)
- 经济研究(18376)
- 财经(17929)
- 图书(16661)
- 业(16490)
- 问题(15831)
- 经(15212)
- 科技(14570)
- 理论(14023)
- 版(13762)
- 业大(13208)
- 实践(13023)
- 践(13023)
- 技术经济(12979)
共检索到412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旅游心理和行为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者心理和行为,也包括旅游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和行为。在借鉴和赶超国外研究的同时,旅游心理和行为本土化特色研究无疑是国内学者的愿望和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从研究支点和方法使用上加以明晰,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增祥
如果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议题,那它将会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对本土化议题热议的新体现。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述,社会学家林南指出,国内社会学界存在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忽视中国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地剪资料来迎合西方理论,以及缺乏理论抽象化能力的现象(3)。但真
关键词:
本土化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下,立足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和难题,探索能够指导中国旅游实践的本土理论体系,助力中国旅游业逐步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话语权,正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想 陈钢华
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引发国内外旅游学界对国际化的目的和后果的反思。尤其是,学界普遍对中国部分旅游研究存在的"食洋不化"、照搬西方理论、概念和方法表示担忧,并开始呼吁在研究中找回"中国元素"。通过梳理相关领域(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在讨论本土化时所存在的争议(即概念之争、动机之争、目的之争、思路/路径之争、情境化之争)以及对本土化边界的讨论,该文提出:有关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讨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范围、划定边界。在有关本土化的讨论与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结合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属性,从议题与视角本土化、理论本土化、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等3个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宏梅
研究方法是旅游研究者顺利开展旅游研究的必备工具,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受到特定的研究范式的制约,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在努力掌握各种研究方法时,往往对其背后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从而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中国旅游研究者要想提高研究水平,必须首先系统理解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潮和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左冰
增权是促进旅游发展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迪庆州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权力关系状态的实地调查,探索将旅游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旅游实践的框架和途径。研究表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缺乏权利意识和管理技能,社区居民普遍处于被排斥的无权状态,导致了旅游发展中尖锐的社会冲突,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约束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必须打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增进社区的权能。其中,明晰资源产权,改革旅游资源租赁使用制度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起点,同时也需
关键词:
旅游 社区增权 本土化 迪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根据盖茨(Getz,1997)的分类,展览是会展经济和节事产业的主要业态之一。人们对展览会的理解是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传统上,展览会主要被看作信息传递的场所,主要履行广告和展示的功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敏燕 叶文 董锁成 李宇 郭海健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学原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理论,梳理中西方解说系统差异的根源所在。结果发现:西方受"人地分立"价值取向的影响,保持着生态旅游的"纯自然性",西方的海洋外向型思维延续了注重空间拓展、关注自然客体奥秘的传统,媒介设计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强调长期公益性;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的影响,接受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大陆内向型思维形成了求稳好静的性格,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较弱,媒介的物造形式胜过内容要求,短期功利性突出。最后,本文提出中国生态旅游解说本土化路径,包括确定可行的解说目标、挖掘双重价值的资源、定位受众特征与类型、标准化规范引导媒介设计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