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2)
- 2023(11242)
- 2022(9333)
- 2021(8691)
- 2020(7350)
- 2019(16078)
- 2018(15917)
- 2017(30954)
- 2016(16557)
- 2015(18330)
- 2014(17764)
- 2013(17398)
- 2012(16075)
- 2011(14101)
- 2010(14787)
- 2009(14250)
- 2008(14657)
- 2007(13744)
- 2006(12372)
- 2005(11399)
- 学科
- 业(85435)
- 企(79916)
- 企业(79916)
- 管理(71244)
- 济(69785)
- 经济(69695)
- 业经(28298)
- 方法(27028)
- 财(26156)
- 农(25124)
- 技术(20372)
- 务(19949)
- 财务(19929)
- 财务管理(19905)
- 企业财务(18786)
- 数学(18565)
- 数学方法(18264)
- 策(18218)
- 中国(18099)
- 农业(17684)
- 制(17034)
- 理论(15388)
- 划(14425)
- 技术管理(13733)
- 和(13640)
- 贸(13324)
- 贸易(13312)
- 易(12950)
- 体(12674)
- 企业经济(12379)
- 机构
- 学院(238185)
- 大学(230058)
- 济(102416)
- 经济(100405)
- 管理(99717)
- 理学(84429)
- 理学院(83694)
- 管理学(82632)
- 管理学院(82169)
- 研究(72632)
- 中国(60990)
- 财(50764)
- 京(47763)
- 科学(40242)
- 江(39438)
- 财经(38569)
- 农(35933)
- 所(35518)
- 经(34792)
- 中心(34156)
- 研究所(31090)
- 州(30890)
- 业大(30242)
- 北京(30123)
- 经济学(29197)
- 商学(28641)
- 商学院(28368)
- 财经大学(27865)
- 农业(27765)
- 范(27398)
- 基金
- 项目(144163)
- 科学(116808)
- 研究(111803)
- 基金(104865)
- 家(88160)
- 国家(87232)
- 科学基金(78283)
- 社会(72577)
- 社会科(68829)
- 社会科学(68814)
- 省(58654)
- 基金项目(54599)
- 教育(50601)
- 自然(48956)
- 自然科(47946)
- 自然科学(47937)
- 自然科学基金(47187)
- 划(46706)
- 编号(45696)
- 资助(42231)
- 成果(36935)
- 创(36587)
- 业(34784)
- 创新(32990)
- 部(31669)
- 发(31637)
- 课题(31459)
- 重点(31416)
- 制(30039)
- 国家社会(29181)
- 期刊
- 济(125954)
- 经济(125954)
- 研究(74117)
- 中国(51682)
- 管理(46464)
- 财(43948)
- 农(35270)
- 科学(29046)
- 学报(26811)
- 融(26609)
- 金融(26609)
- 教育(26517)
- 技术(24521)
- 农业(24085)
- 业经(23427)
- 大学(22216)
- 学学(20894)
- 财经(19874)
- 经济研究(19300)
- 经(17317)
- 业(15392)
- 技术经济(15368)
- 问题(15198)
- 贸(13650)
- 现代(13157)
- 财会(12739)
- 商业(12547)
- 科技(12245)
- 世界(11935)
- 经济管理(11741)
共检索到379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李众宜 张鹏杨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郑林红 张凤菊
文章从企业创新和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评估中国对外反倾销的产业救济效果。研究发现:第一,中间产品对外反倾销抑制了中国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得下游企业的专利总数下降,在考虑了平行趋势假设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文章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第二,反倾销同时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创新抑制效应持续时间较长,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甚至更久;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倾销对高生产率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技术行业所在下游企业的创新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反倾销的创新抑制效应是长期存在的,且对“优势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强,政府在发起反倾销救济时,需要考虑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平衡上下游企业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竞争力。
关键词:
反倾销 中间产品 下游企业创新 公共利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焦亮
文章以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为研究对象,透过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现象,从企业角度剖析了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得出了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水平是应对反倾销的有效举措的结论,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
中国出口企业 国际市场营销 反倾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利芳
在WTO框架体制下.关税的作用日益削弱,相反,以反倾销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已成为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近年来,以欧盟、美国等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频频发起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又屡屡受到海外倾销产品的冲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倾销与反倾销危害最大的国家。可以预期,对于加入WTO后的我国来说,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会面临更多的倾销和反倾销案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爱龙
近年来,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全球反倾销受害最严重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会计学的视角审视反倾销,研究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对策。
关键词:
反倾销 会计 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锋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和主要指控对象,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我国应依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就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进行探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伟宏
1991年7月31日,欧共体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关于T/C纱反倾销调查发布会,中国对欧共体的出口产品也在受指控之列。1991年7月27日,欧共体执委会对中国最初裁定征收23.4%的临时“反倾销”税。这一结果,虽比指控的倾销幅度低,但对我国T/C纱出口仍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已经不是中国纺织品第一次在西方国家遭遇反倾销制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巨章
在反倾销中,企业个体分散的最优应诉决策带来的收益之和离企业整体的最优应诉决策带来的总收益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企业应诉不力。企业应诉不力除了应诉结果具有非排他性导致企业的“搭便车”行为的因素外,还与每个企业的出口规模、总体出口规模及其集中度密切相关。协商是提高应诉率的途径之一,它可以优化总体出口规模与集中度的匹配关系,减轻“搭便车”行为,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协商成本大小的限制。
关键词:
反倾销 应诉 决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伦俊 沈菊华
本文介绍了反倾销税征收的基本规则,讨论了中外反倾销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利弊得失,提出了适应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反倾销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朝宏
我国是目前国际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国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 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反倾销调查中,会计提供着权威的“诉讼支持”。针对我国反倾销会计 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构建反倾销会计支持系统、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机 制,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加大反倾销会计人才培养。
关键词:
反倾销 会计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丽明
中国目前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入世后,这一状况短期内将不会有很大改变。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还应充分运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这一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丽萍 李炼 林钻煌
基于博弈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假设,文章通过运用进化博弈的分析工具,构建企业倾销与反倾销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以此得出结论:无论是面对国外对华反倾销,还是面对外国产品倾销,中国企业关键是实施自我保护战略,调整利益结构,以实现合作竞争。
关键词:
进化博弈 倾销 反倾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