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2)
- 2023(7504)
- 2022(6283)
- 2021(5596)
- 2020(4471)
- 2019(10212)
- 2018(9987)
- 2017(18664)
- 2016(9991)
- 2015(11065)
- 2014(11050)
- 2013(10948)
- 2012(10722)
- 2011(9951)
- 2010(10252)
- 2009(9198)
- 2008(9152)
- 2007(8371)
- 2006(7691)
- 2005(7358)
- 学科
- 济(49160)
- 经济(49125)
- 管理(23169)
- 业(22613)
- 贸(19597)
- 贸易(19582)
- 易(18942)
- 地方(18851)
- 中国(17691)
- 企(15479)
- 企业(15479)
- 农(14763)
- 方法(13398)
- 业经(11995)
- 数学(10897)
- 数学方法(10815)
- 地方经济(10349)
- 农业(9978)
- 发(9942)
- 融(9208)
- 金融(9208)
- 银(9073)
- 银行(9053)
- 行(8882)
- 财(8358)
- 制(8268)
- 环境(8111)
- 发展(7584)
- 展(7553)
- 关系(7526)
- 机构
- 学院(142453)
- 大学(139324)
- 济(65063)
- 经济(63747)
- 研究(57320)
- 管理(48334)
- 中国(43680)
- 理学(39444)
- 理学院(38928)
- 管理学(38347)
- 管理学院(38078)
- 科学(32886)
- 京(31388)
- 所(29803)
- 财(28458)
- 研究所(26572)
- 农(25747)
- 中心(25171)
- 江(23927)
- 财经(21121)
- 院(20946)
- 北京(20672)
- 范(20541)
- 师范(20353)
- 经济学(19982)
- 农业(19903)
- 州(19555)
- 业大(19533)
- 省(19092)
- 经(19035)
- 基金
- 项目(86902)
- 科学(67183)
- 研究(67056)
- 基金(59725)
- 家(52199)
- 国家(51723)
- 科学基金(42512)
- 社会(42096)
- 社会科(40057)
- 社会科学(40051)
- 省(35101)
- 基金项目(30728)
- 教育(29621)
- 划(29265)
- 编号(27781)
- 发(26458)
- 自然(24543)
- 资助(24336)
- 自然科(23920)
- 自然科学(23912)
- 自然科学基金(23457)
- 成果(23173)
- 发展(21669)
- 展(21273)
- 课题(20589)
- 重点(20444)
- 部(18889)
- 创(18247)
- 国家社会(17400)
- 创新(17178)
共检索到246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蓝庆新 赵乐祥
近日,中美经贸冲突不断升温,美方在公布301调查报告以及宣布对中国约600亿美元的商品增加关税之后,又准备对总值1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对华贸易战态势显现。针锋相对,中国也对美国约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中美贸易战之势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在笔者看来,中美之间贸易冲突升级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中美两国进入大国博弈的体现。考虑到现阶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仲崇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展鹏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欧、日等国政府、中央银行联手,采取降息、注资、提高存款保障、限制投机、力促金融机构并购、接管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等一系列行动,以舒缓危机的恶化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文章将这一系列行动归纳为六类救助措施,在梳理总结各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对其政策效果作出简要评述。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救助 评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博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强劲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其深层次原因除了统计方法和口径的差异外,还有美国对华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等。从美国"301调查"及"特别301调查"的历史教训,以及2018年不断加剧的中美贸易战风险看,我国不仅要做好贸易反制措施,还要密切防范房地产泡沫、地方隐形债务、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等国内经济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伟
(一)宏观层面的因应举措2017年12月2日凌晨,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比49票通过税改法案,将美国企业税由35%减至20%;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扣除额调增为原来的近2倍,从7级简化为3级,大幅度提高起征点。减税后,美国的经商成本降低,居民消费实力增强,叠加美元加息,导致全球资金向美国回流。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4.1%,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这为美国四处挑起贸易摩擦奠定了国内经济基础。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是一个有预谋的系统工
关键词:
贸易战 政策博弈 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明
2018年初以来,美国不顾中国方面释放出的各种善意,悍然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战,中国政府的态度十分鲜明,这就是"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现在,既然已经到了"不得不打"的份儿上,我们就需要树立信心。发起对华贸易战,美方自恃有砝码,如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数据"好看"、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带有"毒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中美服务贸易 商品附加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邵传华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已持续了一年半,举世瞩目。经过两国政府十多轮艰难谈判,至今悬而未决。此前,恐无人预计得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争端谈判如此之艰难,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如此之大。2019年10月,中美贸易代表团再次在华盛顿磋商,双方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似乎取得一些进展,但前景依然不明朗,世界充满期待。这场中美贸易战首先由美国挑起。我们十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但美方虎视眈眈,狂妄而过于自信地主动挑衅,我们又不得不打,不得不面对。大国尊严和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关税税率 原油期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可为
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美国内政及对华关系两个维度对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作者进一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可能走向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我国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贸易战 贸易格局 中美贸易摩擦 特朗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超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有关财政建设的讨论,对于凝聚中华民族抗战共识,形成发展的系统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财政思想,推动国民党政府建立国防财政体制,实施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抵制日货与废除日债,建设现代化财政金融制度和筹措国防经费等,奠立了理论基础。战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全民族全面、持久抗战主张,最终形成发展的、系统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财政思想,保证了对日作战经费的筹措。而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战费筹措与金融稳定措施,也应当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彤 盛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
自2018年3月特朗普实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来,从迄今为止双方的连锁反应及动作看,似乎正在突破贸易摩擦的界限进入贸易战的"前沿"状态。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战能否打响,取决于近期中美双方之间的磋商与讨价还价,更需要双方的智慧与沟通手段,尚需时日予以观察。本文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中美之间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二是特朗普挑起对华贸易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栾茵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中工业产权纠纷越发凸显。各种侵权案件不断出现。本文试图从案例的角度切入,分析我国入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外贸企业在进出口经营中经历的各种工业产权侵权现象及问题,着重从工业产权的两大方面——商标与专利分别讨论各自存在的侵权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期对外贸企业有所借鉴。
关键词:
外贸企业 工业产权 专利 商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琪延 曹倩 高旺
中美两国文旅贸易往来频繁,两国互为重要的文旅产品进出口市场。中美贸易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两国文旅贸易往来,进而波及两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文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首先分析了两国文旅贸易的现状,其次探讨了中美贸易战对两国文旅产业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文旅产业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人研究全面抗战爆发所引发的金融恐慌问题。该文在深入研读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时人论述及仔细耙梳《银行周报》、《中央银行月报》报道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抗战初期金融恐慌呈现五方面特征:1.债市暴跌;2.汇率贬值;3.拆息飙升;4.存款大量挤提,资本外逃严重;5.上海房地产交易,先萎缩、后繁荣。各地金融影响程度不一。重庆金融几近崩溃,其原因:一是四川金融内生不稳定性所致;二是重庆金融业与工商业、地方财政深度融合带来的后果;三是金融业经营缺乏稳健性;四是战争加剧了重庆金融枯窘程度。最后,论文认为抗战初期金融恐慌程度被削弱,主要在于:法币政策改变了中国货币供给弹性,当全社会出现系统性危机时,国家银行有能力充当最后贷款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有效地化解金融危机;政府与金融界紧密合作,精准施策;上海金融业行业自律管理和30年代初期建立的风险应对机制,成为抗战初期协助政府化解危机的第二道防线;危机时期国家银行成功地发挥了最后贷款人角色。
关键词:
抗战初期 金融恐慌 程度 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