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6)
- 2023(8928)
- 2022(7468)
- 2021(7281)
- 2020(6328)
- 2019(14725)
- 2018(14267)
- 2017(27477)
- 2016(14848)
- 2015(17281)
- 2014(16959)
- 2013(17231)
- 2012(15833)
- 2011(14220)
- 2010(14274)
- 2009(13719)
- 2008(13952)
- 2007(12427)
- 2006(10913)
- 2005(10145)
- 学科
- 济(65970)
- 经济(65901)
- 管理(55591)
- 业(53359)
- 企(45034)
- 企业(45034)
- 方法(36810)
- 数学(33182)
- 数学方法(33046)
- 财(24774)
- 中国(20593)
- 务(18064)
- 财务(18032)
- 财务管理(17990)
- 企业财务(17248)
- 制(15994)
- 农(14329)
- 贸(14047)
- 贸易(14036)
- 银(14017)
- 银行(14014)
- 易(13786)
- 行(13105)
- 业经(12295)
- 融(12260)
- 金融(12260)
- 险(11110)
- 保险(11019)
- 策(10307)
- 体(9939)
- 机构
- 大学(215832)
- 学院(210641)
- 济(99841)
- 经济(98080)
- 管理(89550)
- 理学(74893)
- 理学院(74225)
- 管理学(73544)
- 管理学院(73117)
- 研究(68040)
- 中国(63200)
- 财(51359)
- 京(46093)
- 财经(40009)
- 经(36833)
- 科学(34797)
- 中心(32783)
- 所(32584)
- 经济学(32361)
- 财经大学(30393)
- 北京(30154)
- 江(30136)
- 经济学院(29303)
- 研究所(28854)
- 农(25696)
- 商学(25127)
- 商学院(24921)
- 业大(24357)
- 院(24278)
- 州(24145)
- 基金
- 项目(131489)
- 科学(105744)
- 基金(101617)
- 研究(97011)
- 家(86667)
- 国家(86030)
- 科学基金(75644)
- 社会(65939)
- 社会科(62810)
- 社会科学(62796)
- 基金项目(52511)
- 自然(47585)
- 自然科(46544)
- 自然科学(46534)
- 自然科学基金(45827)
- 省(45100)
- 教育(44584)
- 资助(44186)
- 划(39334)
- 编号(36533)
- 部(32374)
- 成果(30180)
- 教育部(28975)
- 国家社会(28964)
- 重点(28859)
- 人文(27483)
- 中国(27298)
- 创(26886)
- 大学(26133)
- 发(25826)
- 期刊
- 济(105873)
- 经济(105873)
- 研究(67813)
- 财(43971)
- 中国(42669)
- 管理(36694)
- 融(29731)
- 金融(29731)
- 科学(26492)
- 学报(25364)
- 财经(21254)
- 农(21120)
- 大学(21070)
- 学学(19701)
- 技术(18467)
- 经(18180)
- 经济研究(17652)
- 教育(14411)
- 农业(14163)
- 贸(14146)
- 问题(13527)
- 国际(13195)
- 世界(12701)
- 业经(12684)
- 会计(12433)
- 财会(12093)
- 技术经济(12050)
- 业(11158)
- 统计(10928)
- 理论(9999)
共检索到33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资本成本 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关键词:
超额现金流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富 王福胜
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研究发现:(1)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2)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实现营业利润增长和避免营业利润为负;(3)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增核心盈余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刘洋
以中国2008—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盈余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考虑外部监督因素,证券分析师跟踪及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公司外部监督力量,均能缓解信息不对称,抑制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盈余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减弱,但证券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仅在没有乐观预期的前提下存在。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外部监督 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树 张智飞
以沪深股市为例,探讨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应计异象与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两种异象之间的联系,并判断这两种异象是否是同一种市场非有效性的表现,抑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异象。研究发现,应计异象和盈余公告后漂移异象之间并不能相互解释,利用两种异象构造投资组合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比利用一种异象所构造的投资组合多出约两倍的累积超额收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静 王君彩
基于非特定经济业务的大样本数据,区分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后续应计反转的时间、速度及反转目的不同,不同动机和方向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了不同影响。为实现扭亏、达到上市条件或股权再融资门槛而实施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显著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平滑收益而实施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笔者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拓展应计盈余管理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动机 方向 未来业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敬忠 韩传模 王英允
近年来由于信息披露而导致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诉讼案例时有发生并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使用2004年1季度到2007年4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诉讼风险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及时性选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政策,降低高质量盈余预告的诉讼风险和成本,并对故意误导投资者的低质量的盈余预告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实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共赢及盈余预告制度设置的初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本文以我国的373家配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关联购销、支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控股股东在配股前利用关联购销支持公司,调高业绩,因而这种支持很可能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另外还发现,关联购销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线下项目负相关,且关联购销与线下项目的负相关关系在有配股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更显著。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支持 盈余管理 配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雷倩华 凃虹羽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反映企业业绩的持续性状况。现有文献对上市公司社会资本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和特权、经营行为、企业业绩价值、会计稳健性、盈余管理等方面,基本没有文献探讨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社会资本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获取和维持社会资本需要成本,上市公司社会资本总体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当我们区分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后,发现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资本降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资本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盈余持续性 产权性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望 陈汉文
本文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信息"生产"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娜
笔者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实际盈余低于业绩预告值,那么管理层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与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值一致。研究还发现,自愿披露业绩预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披露业绩预告和预告乐观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迎合"业绩预告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为提高业绩预告信息的可靠性,应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
关键词:
业绩预告误差 盈余管理 随意性应计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负担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从企业投资效率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避税动因盈余管理及其反转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份支付并购中存在不同的盈余管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性与盈余管理程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