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
- 2023(1450)
- 2022(1256)
- 2021(1205)
- 2020(1113)
- 2019(2618)
- 2018(2445)
- 2017(4612)
- 2016(2590)
- 2015(2902)
- 2014(2853)
- 2013(2853)
- 2012(2631)
- 2011(2039)
- 2010(2192)
- 2009(2106)
- 2008(2097)
- 2007(1911)
- 2006(1690)
- 2005(1494)
- 学科
- 管理(11710)
- 业(10320)
- 企(9608)
- 企业(9608)
- 济(7521)
- 经济(7498)
- 财(5551)
- 务(4664)
- 财务(4660)
- 财务管理(4650)
- 企业财务(4533)
- 方法(3761)
- 数学(2807)
- 数学方法(2787)
- 制(2777)
- 银(2336)
- 银行(2336)
- 农(2290)
- 人事(2219)
- 人事管理(2219)
- 业经(2179)
- 行(2084)
- 理论(1956)
- 中国(1855)
- 划(1726)
- 家(1714)
- 农业(1634)
- 国家(1632)
- 学(1622)
- 体(1615)
- 机构
- 大学(33724)
- 学院(33014)
- 管理(14820)
- 理学(12817)
- 理学院(12716)
- 管理学(12535)
- 管理学院(12486)
- 济(12386)
- 经济(12101)
- 研究(8827)
- 中国(8614)
- 财(8158)
- 京(7186)
- 财经(6065)
- 江(5591)
- 经(5489)
- 中心(4991)
- 范(4772)
- 农(4756)
- 师范(4712)
- 科学(4606)
- 财经大学(4584)
- 商学(4386)
- 商学院(4364)
- 州(4294)
- 北京(4287)
- 所(4082)
- 业大(4070)
- 师范大学(3701)
- 经济管理(3681)
共检索到53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学华
用人单位调职行为在用工实践中十分普遍,由于可操作性立法规范的缺失,因调职而引发的劳动纠纷越来越多。本文针对用人单位内部调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调职理论学说的优劣,指出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该正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采用调职命令权否认说,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防止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权益的过度侵害。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调职 合意说 否认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河清 韩飞雪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调查,研究北京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现状,并在深入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需求行为 用人单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判断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不能以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作为要件,而应当设法推动建立工会代表劳动者进行仲裁、诉讼的机制,来更加有效地制约用人单位对规章制度制定权的滥用,同时避免民主程序作用的过度强化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并且,在用人单位确保劳动者对规章制度知情权的履行方式上,应弱化公示形式,将重点放在直接告知劳动者这一形式上。
关键词:
规章制度 效力 高法解释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珏 朱冬霞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与某机床厂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炊事员工作,期限5年。2011年5月,某机床厂书面调李某至热工车间从事清砂工作,并要求于同月25日报到。李某不予同意,双方经协商未果,同年8月,该机床厂以李某拒不服从工作岗位调动安排,经多次书面警告后仍不到新岗位上班为由,作出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李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又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机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珍
案情简介孙某于2014年7月2日入职江苏某市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单位"),从事保安工作,单位与孙某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2016年4月1日,孙某在休息日与案外人夏某喝酒后发生争执,无意中将矿泉水瓶砸在巡查警车上,孙某和夏某被巡逻警察带至派出所。后单位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将孙某领回。2016年4月2日,孙某正常去单位上班,被单位以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秦铁铮
告知义务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时,应如实向劳动者告知重要事实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违反告知义务应该向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本文以案例分析为线索,从内容与程序两方面论述了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事实与风险事实,风险事实尤其值得重视;告知的程序既要符合法理,也要有利实践,主要从告知次序、发生时间与告知方式等三个方面予以把握。
关键词:
告知义务 告知内容 告知程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用人单位不可重复处理职工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标志之一即劳动争议案件的持续增加。为了使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及处理有更多的了解,我刊从第7期起开辟劳动争议案例评析专栏,特聘请劳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钅广)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模式已经发生转变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高于“工作态度” ;“简历”在用人单位招录大学毕业生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大学生的就业“难”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大学毕业生 需求行为 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剑平 倪鑫
案情简介郭某于2012年12月10日进入F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处担任技术中心标准化工程师一职,双方签有期限自2012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10日的劳动合同,约定2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6月9日为试用期。2013年8月26日,F公司曾通知郭某尽快另找工作离职。2013年11月7日,F公司开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以郭某"无法胜任标准化工程师一职并且具有明显的沟通障碍,无法在公司继续工作。部门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外华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本文介绍了我国有关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规定,简要论述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规范及其效力,并对娄继英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规章制度 法律规范 法律效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泽瀚 李敏
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实际上面临着很高的法律风险。本文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依据一些典型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实践,指出在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希望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下,帮助用人单位降低用工风险,加深对劳务派遣的认识。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合同管理 法律风险 防范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