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2)
- 2023(4572)
- 2022(3832)
- 2021(3625)
- 2020(3104)
- 2019(7028)
- 2018(6768)
- 2017(12495)
- 2016(6772)
- 2015(7790)
- 2014(7458)
- 2013(7451)
- 2012(7170)
- 2011(6580)
- 2010(6747)
- 2009(6202)
- 2008(6224)
- 2007(5725)
- 2006(5295)
- 2005(4833)
- 学科
- 济(25860)
- 经济(25802)
- 管理(20275)
- 业(18363)
- 企(15131)
- 企业(15131)
- 方法(9862)
- 中国(8203)
- 数学(8127)
- 学(8042)
- 数学方法(8012)
- 农(7985)
- 财(6992)
- 制(6041)
- 和(5613)
- 资源(5612)
- 业经(5569)
- 农业(5236)
- 环境(4990)
- 理论(4479)
- 地方(4404)
- 发(4375)
- 融(4158)
- 金融(4158)
- 贸(4067)
- 贸易(4061)
- 划(4027)
- 易(3965)
- 银(3955)
- 银行(3927)
- 机构
- 大学(102471)
- 学院(99702)
- 研究(40817)
- 济(38563)
- 经济(37643)
- 管理(35746)
- 中国(30883)
- 理学(29880)
- 理学院(29497)
- 管理学(28883)
- 管理学院(28716)
- 科学(27373)
- 京(23874)
- 农(23398)
- 所(22646)
- 研究所(20613)
- 财(18540)
- 农业(18538)
- 中心(17984)
- 业大(17741)
- 江(16689)
- 北京(15557)
- 院(14831)
- 省(14627)
- 财经(14107)
- 范(13501)
- 师范(13266)
- 经(12945)
- 科学院(12770)
- 州(12710)
- 基金
- 项目(68691)
- 科学(52722)
- 基金(49737)
- 家(47312)
- 国家(46476)
- 研究(46258)
- 科学基金(37339)
- 社会(28499)
- 社会科(26822)
- 社会科学(26807)
- 省(25938)
- 自然(25913)
- 基金项目(25609)
- 自然科(25094)
- 自然科学(25080)
- 自然科学基金(24661)
- 划(23114)
- 资助(21102)
- 教育(20556)
- 编号(17825)
- 重点(16133)
- 部(15252)
- 发(15136)
- 成果(15012)
- 计划(14132)
- 创(13718)
- 科研(13470)
- 创新(12874)
- 课题(12799)
- 科技(12531)
共检索到162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希凯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业权人因使用(开采)矿产资源向其所有者的付费。它是唯一代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有偿使用的权益,但从1994 年开征到 2012 年,矿产资源补偿费被严重弱化。开始规定的收费标准,平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1.18%,18年未变。当时测算的合理费率是10%左右,而 2009 年实际收取的费率只占矿产品销售收入的0.63%。这不仅造成了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助长了社会分配不公。流失的权益都被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私人或外资矿老板和以权谋私的贪官侵占了,加大了贫富差距,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助长了在资源消耗上继续吃"大锅饭",对节约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十分不利。为此必...
关键词:
矿产资源补偿费 所有者权益 成本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燕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实现依赖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能确保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完全实现,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使用的"有偿"不能真实体现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没有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外部性成本的内部化。比较与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提出应建立以权利金为核心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包括以权利金取代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形成机制等,以确保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和促进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琼
安徽省淮南市是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是其主导产业。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49.8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37.52亿吨;2010年煤炭产量达8110万吨。积极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政策研究,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对促进淮南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德兴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称,是江西乃至全国的矿产资源大市,境内现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的矿产有铜、金、银、铅、锌、硫、大理石、花岗岩等30余种,其中铜储量900多万吨、黄金储量580余吨、银储量6244吨、铅储量384万吨、锌储量44万吨、钒储量26.8万吨、硫储量2500万吨、蛇纹石储量2.4亿吨、花岗岩储量8亿方、大理石储量14亿方,矿产资源潜在价值3500多亿元。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铜精矿年产量占全国40%的亚洲最大斑岩铜矿德兴铜矿,全国八大铅锌矿产之一的银山铅锌矿和国内罕见的超特大型岩金矿田金山金矿田均座落在德兴。全市现有各类矿山企业59个,其中国有矿山4个,股份制集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红霞 张志超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态补偿体系中的各补偿主体(中央政府、矿产企业、西部与东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重利益诉求等原因,致使现存的补偿机制失去操作平台,进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为此,在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中央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干预强度,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资源税费等配套改革,同时还应设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燕 王有强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税费制度是生态补偿理论在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中的具体应用,是指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功能下降或资源耗竭,由开发者等责任主体为内化生态负外部成本所缴纳税费形成的制度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税费制度由资源税、排污费等构成,但存在指导理念滞后、税费界限模糊、税费分配不合理、监管体制偏软等问题,影响着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阻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鉴于此,我国应强化生态补偿理念的指导作用、设立生态损失费、建立税费返还机制、推动监管体制的生态化改革,为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提供新的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寰 刘慧 张桦 杨劬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政策及其补偿性进行分析,指出矿产资源税费主要是国家作为所有权人的财产权益体现,我国对矿区生态环境补偿和保护环境的力度明显不足,应该尽快调节现行矿产资源税费的征收目的、征收范围、征收方式、征收比率。同时,应征收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税(费),以提高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税费的生态补偿性。
关键词:
矿产资源税费 生态补偿性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娜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并非是私人所有权的衍生物,而是具有本质区别的财产权制度。权利束理论将排除权作为私人所有权的核心,反之,对于自然资源这样的公共财产,国家承担着保护公众不被排除的义务。公众接近成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定义特征,其核心内涵在于:它是一项可强制执行的法律权利、毗邻居民的接近权受到更高的保护以及对公众接近的限制应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实质性平等。公众接近特征能够确保社会成员共享自然资源,实现政治共同体内部对于公民身份平等的民主性期望。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公众接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静 陈丽萍 郭志京
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权利主体有:所有权主体(国家即全民)、代表主体(国务院)、行使主体(自然资源部)、委托代理行使主体(地方、相关部门,包括社会组织或企业)、使用权主体(市场主体)。然而,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抽象性和双重性、客体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实现上的公共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复杂性。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应是多样的,针对不同主体、不同资源应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制度。
关键词:
所有权主体 物权理论 方式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历史进程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法治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矿产资源所有权 制度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刚 罗慧芳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断健全,然而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仍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体系结构的改革协调性仍需加强,出让税费制度的性质和定位有待明确,开采税费制度的理论认识不统一和征收方式不灵活。在国外,政府通过不同环节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取得资源租金。权益金本质上体现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财产收益,是资源租金的主要实现形式,而矿业权出让收益是对开采权益金的一种有益补充。因此,建议整合我国矿业权出让、矿业权占有和矿产资源开采环节税费制度,建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合理设计资源税的征收方式,避免"一刀切"的计征方法;统筹考虑总体负担,实现权益金率的动态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东娥
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是国家凭借所有权取得的租金,权益金制度是矿产资源所有者征收权益金的一系列规则,包括征收范围、方式、权益金率设定、收益分配等。我国制定的《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存在税费定位不准确、功能不清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依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可知,矿产资源权益金包括绝对矿租和级差矿租,资源补偿费不能并入资源税中征收,应与矿业权占用费一样作为绝对矿租征收,资源税和矿业权出让收益合并作为级差矿租征收,权益金应主要作为地方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支出。
关键词:
地租理论 矿产资源 权益金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刚 罗慧芳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断健全,然而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仍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体系结构的改革协调性仍需加强,出让税费制度的性质和定位有待明确,开采税费制度的理论认识不统一和征收方式不灵活。在国外,政府通过不同环节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取得资源租金。权益金本质上体现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财产收益,是资源租金的主要实现形式,而矿业权出让收益是对开采权益金的一种有益补充。因此,建议整合我国矿业权出让、矿业权占有和矿产资源开采环节税费制度,建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合理设计资源税的征收方式,避免"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短缺部门,为了促进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不少税收刺激措施,这些以发展为导向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环境质量,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极不相符。目前,我国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税费都只是对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的补偿,并未计入生态损害成本,在征收数额上也远不能起到保护矿山环境的作用。为此建议:改革和完善资源税,为环境税收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改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为权利金制度,体现和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制度,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补偿 税费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