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31)
- 2023(21670)
- 2022(18322)
- 2021(17056)
- 2020(14495)
- 2019(32936)
- 2018(32410)
- 2017(62115)
- 2016(33792)
- 2015(37966)
- 2014(37150)
- 2013(36381)
- 2012(33298)
- 2011(29828)
- 2010(29962)
- 2009(27900)
- 2008(27921)
- 2007(25010)
- 2006(22255)
- 2005(19963)
- 学科
- 济(134951)
- 经济(134720)
- 业(113435)
- 管理(111359)
- 企(100868)
- 企业(100868)
- 方法(60261)
- 数学(48806)
- 数学方法(48064)
- 财(41950)
- 农(39194)
- 业经(38157)
- 中国(35878)
- 制(30010)
- 学(28414)
- 务(28333)
- 财务(28244)
- 财务管理(28194)
- 理论(27458)
- 企业财务(26744)
- 农业(26732)
- 技术(25432)
- 地方(24842)
- 和(23763)
- 贸(22971)
- 贸易(22956)
- 易(22273)
- 银(21744)
- 银行(21684)
- 划(21534)
- 机构
- 大学(477465)
- 学院(476966)
- 济(189501)
- 管理(188731)
- 经济(185399)
- 理学(162095)
- 理学院(160335)
- 管理学(157403)
- 管理学院(156515)
- 研究(155478)
- 中国(119625)
- 京(102036)
- 科学(95556)
- 财(92613)
- 农(77642)
- 所(77326)
- 财经(72714)
- 江(72241)
- 中心(71052)
- 研究所(69796)
- 业大(69781)
- 经(66003)
- 北京(64224)
- 范(61683)
- 师范(61040)
- 农业(60723)
- 州(57863)
- 经济学(57286)
- 院(56717)
- 财经大学(53923)
- 基金
- 项目(318068)
- 科学(251287)
- 研究(233759)
- 基金(231024)
- 家(200705)
- 国家(198968)
- 科学基金(172294)
- 社会(148503)
- 社会科(140340)
- 社会科学(140300)
- 省(124768)
- 基金项目(121229)
- 自然(111510)
- 自然科(108974)
- 自然科学(108942)
- 教育(108247)
- 自然科学基金(107033)
- 划(104183)
- 编号(95175)
- 资助(95027)
- 成果(77981)
- 重点(71047)
- 部(69998)
- 创(68382)
- 发(67076)
- 课题(65687)
- 创新(63377)
- 国家社会(60960)
- 科研(60501)
- 教育部(60457)
- 期刊
- 济(213667)
- 经济(213667)
- 研究(141240)
- 中国(97829)
- 财(75559)
- 管理(75287)
- 学报(74710)
- 农(71326)
- 科学(68861)
- 大学(57976)
- 教育(57030)
- 学学(54395)
- 农业(48790)
- 技术(44272)
- 融(42335)
- 金融(42335)
- 财经(36688)
- 业经(35519)
- 经济研究(33428)
- 经(31575)
- 业(27521)
- 问题(27230)
- 图书(24830)
- 技术经济(24334)
- 版(23099)
- 科技(22890)
- 现代(22048)
- 理论(21950)
- 财会(21069)
- 商业(20823)
共检索到71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建斌 付丽丽 薛云
企业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所拥有或能够调动的知识资源及其多样性;获取外部知识和挖掘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协同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核心机制。Web2.0应用具有平台特性、知识资本特性和知识协同特性;Web2.0应用将提升企业对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对隐性知识的挖掘能力,本质上是增强企业对内外知识资源的调动和整合能力,并通过知识协同有效促进知识创新的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赟 高志勇 徐丽娜
社会资本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它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金融部门的发展以及企业技术革新等方面来刺激宏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然而,本文尝试从中微观角度出发,以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构建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但是,有关二者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劳动力转移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亚平 闫婧怡 刘建准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及技术创新过程,探讨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其次进一步对知识管理的过程以及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的机理进行了剖析;最后重点揭示了社会资本、知识管理的耦合关系及二者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融合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蕴琛 张玉明
文章在对社会资本和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维度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社会资本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和应对策略。分析表明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过程创新能力,但是经验分析的结论不仅没有辨识出这种正面的影响,反而发现了不显著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与我国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普遍较低有关,基于这一发现,认为企业在根据社会资本维度组合发展自身特有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注重企业的信用和合作规范建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创新能力 信用建设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员巧云 Peter A.Gloor
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揭示了20年前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流程和原理,而在Web 2.0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柔性的创新型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来源于促进组织外部大量网络用户外化其隐性知识的能力,这种组织的知识创新原理与SECI模型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和集体智慧理论,提出了Web 2.0环境下的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研究发现: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可分为组织内部社会化、组织内部外化、组织外部内化、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组织内部组合化和组织内部内化六个历程;知识创新的情境包括起源情境、对话情境、网络实践情境、网络系统对话情境,以及组织内部系统化情境和实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卫韬
本文从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从结构、资源、策略三个层面剖析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因子,阐述企业家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源、创新机会策略分别从控制利益、信息利益、策略有效性等方面建构获取创新赢利机会的结构能力、资源能力和策略能力。并基于结构洞理论推导结构自治、非冗余性、结构洞策略等相应的影响因子及作用路径,进而构建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理论结构模型,初步建立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增殖范式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修补脉络,聚焦于联系紧密化、联系差异化、联系细分化设计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种策略。通过辨析补洞策略、寻洞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胡吉明
本文分析了Web2.0交互环境下群体交互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关系,探讨了群体交互学习下的知识创新机理,最后从用户信息记录的分享、用户兴趣的发现和推荐以及用户之间的会友交流和兴趣小组的建立3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用户群体交互环境。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用户 群体交互 知识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知识特性 创新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艳虹 张翠平 周惠平
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知识域耦合与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协同网络中知识域耦合对知识创新能力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域耦合正向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同时伴随有阶段性结构突变的非均质性特征;网络惯例与知识域耦合及创新知识增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互补性知识在协同合作后期分别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替代性知识则相反;企业的知识吸收水平、合作意愿与知识域耦合、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因此,企业应保持适当惯例,有效进行外部知识搜寻,增强合作意愿,提高自身知识吸收水平,通过促进知识域耦合以提升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勇 宋耘
文章分别阐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有关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综合研究,并指出现有理论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技术创新 研究述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德祥 侯艳君 张惠琴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性资源,通过知识分享在员工创新过程中产生溢出效应。以信任和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以创新动机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资本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对成都高新区软件园5家电子信息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43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均显著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信任在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和员工创新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分别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茜茜 陈虹枢 汪雪锋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主体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存量,深入研究合作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与内在机制,助推创新主体整合优势资源、拓宽合作渠道、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知识要素抽取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网络动态演化模型,在构建领域合作创新网络与整体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单个创新主体的个体知识网络,深入分析社会资本与知识存量对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结论 ]以2003年—2022年光刻领域专利数据为基础开展实证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网络的传递性、创新主体间的组织邻近性与认知邻近性以及创新主体自身的知识多样性、知识组合潜力驱动了创新网络中合作关系的建立;创新主体的度中心性、个体知识网络的传递性对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负向作用。最后,面向进一步推动技术领域合作创新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正进 郑莉
封闭的、短暂的创新无益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必须在网络化的大环境中有意识地借助关系网络进行合作创新。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多家KIBS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在中心度、联结强度、结构洞、互动频率、联结密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中扮演了部分中介作用,并提出KIBS企业应该重视创造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充分利用网络这个知识丰富的平台,提升其创新能力及竞争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西银 孙遇春
协同创新合作网络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企业网络协同创新能力与企业间知识扩散共享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多家典型的企业网络协同创新的合作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双向剖析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两者间形成的双向循环促进机制;最后,根据所调查研究的企业网络协同创新发展的状况,针对其在知识扩散与协同创新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网络更好地发挥知识价值增值潜能和协同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廷
开展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社会资本理论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从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影响作用,指出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社会资本的缺失,最后把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落脚点,论述了建立有效联结机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地方高校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