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0)
2023(9876)
2022(8616)
2021(7963)
2020(7035)
2019(16266)
2018(16275)
2017(30713)
2016(17578)
2015(19868)
2014(20315)
2013(19894)
2012(19081)
2011(17260)
2010(17715)
2009(16436)
2008(16535)
2007(15458)
2006(13361)
2005(12021)
作者
(57743)
(47914)
(47907)
(45643)
(30464)
(23419)
(22062)
(19110)
(18386)
(17391)
(16417)
(16272)
(15688)
(15635)
(15536)
(15235)
(15108)
(14354)
(14132)
(13902)
(12475)
(12234)
(12104)
(11152)
(11092)
(10957)
(10897)
(10629)
(10096)
(9957)
学科
(69027)
经济(68949)
管理(45107)
(41848)
(33733)
企业(33733)
方法(32679)
数学(28735)
数学方法(28325)
(20069)
(18949)
(18738)
中国(18333)
(15942)
地方(14066)
业经(13184)
理论(12060)
(12042)
贸易(12040)
农业(12025)
(11958)
(11644)
(11640)
银行(11575)
(11293)
财务(11254)
财务管理(11217)
(11076)
金融(11068)
(11003)
机构
大学(257872)
学院(256654)
(96572)
研究(95811)
经济(94168)
管理(88140)
理学(74885)
理学院(73879)
管理学(72010)
管理学院(71573)
中国(70512)
科学(65927)
(61125)
(57192)
(53311)
农业(48998)
研究所(48912)
业大(47896)
(45297)
中心(43119)
(41537)
北京(36054)
财经(35214)
(34522)
(33512)
(33436)
师范(32822)
(32529)
技术(32173)
(31775)
基金
项目(170831)
科学(129133)
基金(119602)
研究(114978)
(109307)
国家(108435)
科学基金(88295)
(69368)
社会(67540)
社会科(63757)
社会科学(63732)
基金项目(62591)
自然(60939)
自然科(59483)
自然科学(59448)
(59137)
自然科学基金(58354)
教育(54081)
资助(51273)
编号(46239)
重点(40265)
成果(38733)
(36975)
(36565)
计划(36140)
(34352)
课题(34249)
科研(33913)
科技(33398)
创新(32378)
期刊
(108059)
经济(108059)
研究(71573)
学报(57257)
(54811)
中国(54402)
科学(46006)
大学(40669)
学学(38712)
(37041)
农业(36408)
管理(31835)
教育(29244)
技术(22987)
(21673)
金融(21673)
(19819)
财经(17720)
经济研究(17567)
业经(17234)
业大(15966)
(15924)
(15277)
问题(14554)
农业大学(13463)
统计(13138)
科技(12866)
技术经济(12553)
图书(12489)
林业(11793)
共检索到387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豪  时云朵  倪学勤  刘倩  曾东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分析高体重(high weight,HW)和低体重(low weight,LW)斑点叉尾鮰鮰(Ietalurus punetaus)皮肤、鳃和胃肠道菌群多样性,为斑点叉尾鮰微生态研究及筛选斑点叉尾鮰源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菌群丰富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鳃、皮肤、前肠、后肠和胃。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是皮肤的优势菌群;肠杆菌科(Ente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元土  罗莉  林仕梅  曾端  别之龙  
采用胃、肠道的离休灌注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斑点叉尾鮰胃、肠道对L-亮氨酸的吸收。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胃、肠道均能有效地吸收、运输L-亮氨酸,在120min内,肠道于90min时的吸收量达到最大值 5 μmol/g·组织;胃在 120min时达到 2 μmol/g·组织;胃、肠道对 L-亮氨酸的吸收率受L-亮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L-亮氨酸浓度达到10mmol/L时吸收率趋于稳定,显示出典型的吸收饱和动力学特征;胃和肠道的前段、中段、后段在相同条件下对L-亮氨酸的吸收量有差异,它们各自对L-亮氨酸在40min内的吸收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2%、27.5%、29%和31.5%。肠道对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启超  张志强  吴恒  
用改良的龙桂开浸银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胃肠道嗜银细胞的总数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胃至肠道各段均有分布,分布密度呈波浪形,即胃体部最高,中肠其次,胃幽门部最低。嗜银细胞在胃贲门部和中肠常成群分布,大多数嗜银细胞呈棒状、梭形、三角形和蝌蚪形等,胃部和后肠中偶见呈圆形的细胞。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斑点叉尾胃肠道嗜银细胞主要行使外分泌功能,其数目和形态特征可能与其食性、消化特性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燕  邓家波  牛李丽  蒲阳  李杨  勾堃  曾东  倪学勤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1只临床死亡小熊猫胃肠道13种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检测的13种菌群在小熊猫不同肠段的数量有差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在各肠段的菌群丰度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小熊猫的空肠、结肠和直肠对其健康生长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杆菌科的细菌数量最多且在不同肠段差异显著,是今后小熊猫胃肠道菌群研究值得关注的菌群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学勤  Joshua Gong  Hai Yu  Shayan Sharif  曾东  
【目的】研究蛋鸡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对不同周龄和不同部位肠道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方法】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特异性和共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对2,4,6和8周龄商品蛋鸡和15I5系蛋鸡嗉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含物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鉴定8周龄蛋鸡部分特异性和共性群落成员。【结果】商品蛋鸡和15I5系蛋鸡盲肠细菌的多样性最高,其次是回肠和空肠,嗉囊和十二指肠的细菌多样性比较低,且随着蛋鸡周龄增加,各肠段细菌多样性呈上升趋势,MHC基因对细菌多样性无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颖  钟立强  张世勇  陈校辉  刘洪岩  王明华  
本研究对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的发酵饲料进行了合理饲喂,并确定了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影响。实验设置3组:持续投喂组(A),间隔投喂组即向膨化饲料中按周间隔添加发酵饲料(B),对照组仅投喂膨化饲料(C)。实验共持续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斑点叉尾鮰进行称重,并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基于液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间隔投喂组斑点叉尾鮰终末体重(FBW)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持续投喂组(P0.05)。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异常球菌门(Deinococcota)是优势细菌门。优势肠道菌属包括未命名的叶绿体科中的一个属(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持续投喂组主要通过N-乙酰-D-半乳糖胺显著上调影响肠道菌群半乳糖和磷酸转移酶系统代谢通路(P<0.05),进而影响鱼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而间隔投喂组差异代谢产物L-丝氨酸和L-苯丙氨酸显著上调(P<0.05),影响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硫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继而影响斑点叉尾鮰能量吸收、抗炎症、免疫等能力。本研究为斑点叉尾鮰发酵饲料投喂方式的探索和健康绿色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康  胡俊  黄晓声  夏虎  陈亮  李男  张学振  
关键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康  胡俊  黄晓声  夏虎  陈亮  李男  张学振  
为探讨饲喂蚕豆(Vicia faba)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比较了饲喂蚕豆的草鱼(脆肉鲩组)及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普通草鱼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异同。结果显示,DGGE图谱上出现了20条明显条带,表明脆肉鲩组及普通草鱼组肠道中均存在大量细菌群落。对这20条条带测序后,获得了其中17条条带的序列,这17条条带中有9条是尚未被培养的细菌。经分析发现,这17条条带分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采用厌氧微生物学方法 ,对 2头育肥猪的胃、小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固相、液相和粘膜中的总厌氧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分布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总厌氧菌和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在胃和小肠区段固相内容物中占绝对优势 ,而在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中以液相菌群占绝对优势。在胃和小肠区段 ,固相、液相内容物中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段 ,固、液相内容物中淀粉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为优势菌群。在各区段胃肠道粘膜中 ,胃和小肠的 3种菌群的数量相对较低。盲肠粘膜中主要菌群数量分布为蛋白分解菌 >淀粉分解菌 >纤维分解菌 (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连  黄志坚  殷光文  李清禄  
将60头试验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2%复方陈皮粉的日粮,共计60 d;饲喂过程中定期采集新鲜粪便,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指纹图谱技术研究饲喂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试验组的猪基本不腹泻,对照组有部分猪经常腹泻.分别对两组粪便样品的胃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dNA V3区扩增,再通过dGGE技术进行条带分离,dGGE图谱显示,猪胃肠道菌群物种丰富,两组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条带差异.对两组粪便样品胃肠道微生物16S RdNA全长进行扩增,用MS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娇莉  南小宁  任争争  明洁  唐光辉  
【目的】了解危害核桃果实青皮的核桃举肢蛾和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方法】采用基于16S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技术分析2种害虫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特征。【结果】1)PCr-DGGE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沃尔巴克氏体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40.0%;桃蛀螟幼虫肠道细菌主要有沃尔巴克氏体属、肠球菌属、根瘤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肠球菌属是优势菌群,占测得序列的62.9%。2)DGGE条带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核桃举肢蛾幼虫肠道中,72.5%的菌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洪玉  王海波  赵明军  焦丽亭  胡鲲  杨先乐  夏磊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A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li)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肠道的定植规律,通过每周更换100%的循环水量以减少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对实验的干扰,通过Co~(60)辐照灭菌杀灭饲料中的芽孢杆菌以消除其对实验的干扰。采用52℃高温选择性培养肠道Bli,研究外源Bli在肠道内的消长规律。使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 philus)的芽孢作为惰性对照,通过洗涤肠壁去除非黏附菌,研究Bli对肠粘膜的黏附。使用灭菌处理的肠内容物体外培养Bli,研究其在肠道的增殖潜能。结果显示,每周100%换水量使水体Bli含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轶南  朱世伟  常亚青  
采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黄海北部刺参养殖池塘(底泥、海水)及刺参肠道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从刺参肠道、底泥及海水样品分别获得41、31及41条扩增条带,其中优势条带分别为12、9及10条;三者具20条共有条带,其中4条为各样品的优势条带,共有条带在各样品中的丰度不同;三者分别具5、2及13条特异条带,其中肠道中的第34、42条带以及海水中的第25、46条带丰度均较高;肠道与底泥的菌群组成相似性系数(戴斯系数)为77.8%,二者与海水菌群组成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5.9%和55.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菲菲  单宇峰  祝东梅  杨禧文  陈菲  叶可  马帅  王玉军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n图结果显示,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而蟹塘散养组最低。除蟹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其余3种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推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网箱投喂水蚯蚓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其余3种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都为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虾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群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其余3种养殖模式的优势菌群中都有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结果表明: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且益生菌群占比高,潜在致病菌较少,是比较健康的养殖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研究依莎褐蛋鸡和艾维茵肉鸡发育正常及迟缓鸡群的盲肠细菌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使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结合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对4、6、10、16、20和40周龄蛋鸡及1、2、4、6、7和8周龄肉鸡发育正常、迟缓鸡群盲肠内容物的细菌群落进行特异性引物图谱指纹和聚类分析,鉴定特异性和共性群落。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属在两品种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均高于迟缓鸡群,两品种各周龄和发育正常、迟缓鸡群间指纹图谱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而Bacteroides属在发育正常鸡群盲肠内容物细菌的相似性与迟缓鸡群较为相近;发育正常、迟缓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