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6)
- 2023(8834)
- 2022(7539)
- 2021(6970)
- 2020(5926)
- 2019(13129)
- 2018(13289)
- 2017(25218)
- 2016(13375)
- 2015(15106)
- 2014(14668)
- 2013(14402)
- 2012(13415)
- 2011(12200)
- 2010(12480)
- 2009(11844)
- 2008(11796)
- 2007(10942)
- 2006(9746)
- 2005(8769)
- 学科
- 济(58636)
- 经济(58596)
- 管理(44462)
- 业(42738)
- 企(36109)
- 企业(36109)
- 方法(25920)
- 数学(22747)
- 数学方法(22337)
- 技术(18523)
- 中国(18191)
- 农(14093)
- 地方(13854)
- 财(13746)
- 业经(12463)
- 技术管理(12425)
- 制(11979)
- 银(11244)
- 银行(11229)
- 行(10760)
- 学(10544)
- 融(9680)
- 金融(9678)
- 农业(9455)
- 贸(9226)
- 贸易(9216)
- 环境(9196)
- 和(9135)
- 理论(8996)
- 易(8932)
- 机构
- 学院(196368)
- 大学(195399)
- 济(81043)
- 经济(79271)
- 管理(78415)
- 理学(66960)
- 理学院(66216)
- 管理学(65050)
- 管理学院(64665)
- 研究(64255)
- 中国(51155)
- 京(42214)
- 科学(39388)
- 财(38630)
- 所(31988)
- 财经(30348)
- 江(29717)
- 中心(29554)
- 研究所(28775)
- 经(27258)
- 北京(27231)
- 农(26716)
- 业大(26231)
- 范(25163)
- 师范(24972)
- 经济学(24400)
- 州(24323)
- 院(24001)
- 财经大学(22268)
- 经济学院(21961)
- 基金
- 项目(126551)
- 科学(100814)
- 研究(95076)
- 基金(89780)
- 家(77359)
- 国家(76758)
- 科学基金(66532)
- 社会(60206)
- 社会科(57312)
- 社会科学(57295)
- 省(51905)
- 基金项目(47362)
- 教育(43182)
- 划(42908)
- 自然(41420)
- 自然科(40488)
- 自然科学(40472)
- 自然科学基金(39718)
- 编号(38405)
- 资助(36332)
- 创(31827)
- 成果(30948)
- 创新(28815)
- 重点(28673)
- 发(28468)
- 部(27465)
- 课题(27300)
- 国家社会(24666)
- 项目编号(23726)
- 科研(23537)
共检索到297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泽霞 董瑜 张薇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以我国30个省市作为决策单元,对选定的30个区域进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创新效率评价,设计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概念模型和测度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指标体系,从两个不同时期分析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整体发展状况,并对各地区根据DEA的计算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各个地区不同时期的研发和转化效率的排名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间段内我国区域的创新效率稳步提高,但是仍有很多地区短时期内很难达到有效的明显无效率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出。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创新 效率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徐佩川 梅开
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主要动力,于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然而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本文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对我国29个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且从DEA有效性,规模收益情况和投入产出冗余三个方面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普遍较低,规模收益状况不理想,投入冗余较多。
关键词:
工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DEA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龙
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6—2012年的金融投入和科技产出数据,对其效率均值进行排名;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呈现U形走势,主要是依靠东部地区带动,而西部地区效率值差异明显;2006—2012年全要素科技金融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2.6%,引起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通过区域分析发现,三大区域的效率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刘蔚然 钱福良
本文在分析传统DEA模型内在缺陷的基础上,使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2009-2013年我国各省(市)的区域创新效率及排名,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我国各省(市)分别按照东、中、西和投入规模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市)的平均创新效率为0.5701,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省和区域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本文对如何提高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交叉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菊华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满银 温世辉 韩大海
区域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提高区域创新的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DEA),以我国省级区域为样本,结合最新数据计算出了创新效率和规模收益值,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以期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为地方政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产学研 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倩倩 陈业华 李风燕
在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准确有效地预测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对于提高地区整体创新水平显得非常重要。依据价值链理论,创新过程可分为科技创新过程和产品创新过程。文章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共享投入DEA模型,通过模型求解预测不同地区的创新效率。选择我国30个省份的科技创新过程效率、产品创新过程效率以及整体创新效率进行预测,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将预测结果与以往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共享投入DEA模型 创新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卫平 王艳
本文首先基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结合统计年鉴上公布的数据,运用DEA方法,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4个方面,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综合效率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导致创新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部分区域呈规模报酬递增态势,R&D经费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过少是企业规模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广
融合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以及DEA视窗分析模型构建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组合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并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绝对β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看,无论是MEGIE还是GEGIE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且大部分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从纵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MEGIE和GEGIE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异特征。我国区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组合DEA 空间计量 收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曾胜 张明龙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及均值聚类方法,采用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金融投入和科技产出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测算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并根据效率值各省份划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个层次。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我国用于科技创新的金融资源配置影响明显,剔除环境因素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降低;各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处于中、高效层,中部地区集中于中效层,西部地区集中于低效层。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效率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4)区域创新环境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区域的创新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先锋 师萍 卫伟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泽 李东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从时间、空间和指标三维结构出发,利用因子得分对我国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将动态分析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从具有复杂关系的原始指标中提取了4个因子:基础因子、产业因子、财政因子和效能因子,解释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面板数据 趋势分析 结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