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7)
2023(9373)
2022(8430)
2021(8080)
2020(6817)
2019(15935)
2018(16053)
2017(30779)
2016(17031)
2015(19112)
2014(19154)
2013(18802)
2012(17132)
2011(15279)
2010(15008)
2009(13475)
2008(13034)
2007(11162)
2006(9477)
2005(7995)
作者
(50506)
(41679)
(41489)
(39220)
(26443)
(20214)
(18764)
(16651)
(15901)
(14893)
(14494)
(13906)
(13133)
(13127)
(12919)
(12850)
(12752)
(12436)
(11866)
(11809)
(10543)
(10108)
(10088)
(9449)
(9436)
(9278)
(9213)
(9134)
(8493)
(8449)
学科
(61800)
经济(61735)
管理(46713)
(43523)
(37078)
企业(37078)
方法(32007)
数学(27743)
数学方法(27330)
(16907)
(15513)
(14779)
中国(14606)
业经(13564)
地方(12271)
理论(11679)
(11235)
贸易(11231)
(10912)
(10755)
农业(10396)
技术(10229)
环境(10108)
(10071)
财务(10008)
财务管理(9991)
(9506)
企业财务(9396)
教育(8928)
(8904)
机构
大学(235281)
学院(234453)
管理(94447)
(82924)
理学(82747)
理学院(81823)
经济(80873)
管理学(80110)
管理学院(79721)
研究(77003)
中国(54749)
科学(53154)
(50993)
(42360)
业大(40437)
(39675)
研究所(36916)
(36471)
中心(34540)
农业(33635)
(32502)
北京(32042)
(30561)
师范(30227)
财经(30109)
(28359)
(27350)
(27217)
技术(26960)
师范大学(24418)
基金
项目(169970)
科学(131150)
基金(121285)
研究(119947)
(107576)
国家(106721)
科学基金(90431)
社会(71078)
(67696)
社会科(67203)
社会科学(67185)
基金项目(65625)
自然(62483)
自然科(60968)
自然科学(60953)
自然科学基金(59794)
(57365)
教育(54803)
资助(50537)
编号(49156)
成果(39103)
重点(38009)
(35965)
(35480)
(35188)
课题(33809)
科研(33314)
计划(32986)
创新(32794)
大学(31215)
期刊
(86448)
经济(86448)
研究(63200)
学报(44155)
中国(40087)
科学(38240)
(37990)
管理(33404)
大学(32013)
学学(30305)
农业(27111)
(26386)
教育(26292)
技术(20938)
(14963)
金融(14963)
业经(14556)
图书(14276)
(14111)
经济研究(13298)
财经(13283)
科技(13165)
理论(12300)
业大(12207)
林业(11717)
实践(11673)
(11673)
(11650)
技术经济(11135)
(11071)
共检索到32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富华  
以供试BaCl_2—MgSO_4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研究表明,对采自不同地区的24个土样,用BaCl_2—MgSO_4法与常规NH_4Ac法测得结果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且测定结果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粘粒含量之间相关性均可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准,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83、0.8211和0.4575。对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试方法测得阳离子代换量稍高,意味着方法更有可靠性。供试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点,更适于大批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颖艳  李小庆  李忠意  
【目的】本文探讨了铁铝氧化物对BaCl_2-TEA提取法测定土壤交换性酸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BaCl_2-TEA法测定了添加6种不同铁铝氧化物(无定型铁、α-Fe_2O_3、针铁矿、无定型铝、γ-Al_2O_3和三水铝石)后酸性紫色土的交换性酸含量。【结果】相比于α-Fe_2O_3、三水铝石、γ-Al_2O_3和针铁矿,化学活性较高的无定型铁和无定型铝具有较低的pH值和存在大量的Fe3+或Al3+溶出,酸性环境和Fe3+或Al3+的存在会消耗更多的TEA,造成计算得到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偏高。【结论】由于Al3+是致酸离子而Fe3+是干扰离子,因此不宜采用BaCl_2-TEA法测定无定型铁或Fe3+含量较高的酸性土壤的交换性酸含量。此外,对无定型铝存在的潜在酸化风险也应引起重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丽娟  黎其万  严红梅  陈锦玉  邵金良  和丽忠  
用碱熔法处理土壤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含量,确定了TISABⅡ为最佳离子强度剂,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土壤中F测定的最佳因素TISAB用量15.00 mL,加热温度600℃,盐酸用量6.00 mL,澄清时间为20 min。通过对质控样进行验证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条件准确可靠,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十分有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耀泓   刘悦   顾晓娟   王艺颖   吴梦佳   刘林云慧   周庆   何茜   莫其锋   
【目的】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可以探明植物受土壤养分的限制情况,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直接反映了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研究旨在揭示华南地区乡土马尾松和木荷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及保肥供肥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鹤山市的马尾松和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2种人工林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交换性阳离子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探讨不同人工林分对表层土壤碳氮磷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结果】木荷人工林SOC显著大于马尾松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TK含量则显著高于木荷人工林,但土壤TN和TP含量在2种林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2种林分土壤盐基饱和度(BS)为9.68%~18.00%,木荷林土壤CEC和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林,且2种林分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均呈现Ca~(2+)> Mg~(2+)> K~+> Na~+。2种林分土壤CEC与SOC显著正相关,BS与pH值显著正相关;马尾松人工林CEC、TEB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森林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且保肥供肥能力较弱,但木荷林土壤供肥、保肥和酸碱缓冲能力强于马尾松林。然而,木荷林土壤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人工林,且2种人工林土壤Ca~(2+)∶Mg~(2+)> 5,表明研究区人工林土壤未出现生理性缺钙的现象。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矿化速率较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这种趋势在马尾松林中比木荷林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对华南地区木荷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养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东  冯娜娜  李廷轩  张锡洲  廖桂堂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可以为茶园生态建设以及茶园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两个取样尺度下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1)小尺度下,茶园土壤CEC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8.84%),相关距离高达1818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2)微尺度下,茶园土壤CEC仍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6.52%),空间相关距离达311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尺度下土壤CEC在坡度方向变异明显,横坡方向变异最弱;普通Kriging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海生  王素娜  
在地统计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工具,对豫中植烟田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CEC均为正态分布,土壤pH平均值为7.42,土壤CEC平均值为11.36,土壤pH变异系数只有6.09%,而土壤CEC的变异系数为32.69%。土壤pH符合高斯模型,土壤CEC符合指数模型。土壤CEC的块金效应为25%,空间相关性较强;而土壤pH的块金效应为32.9%,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豫中植烟田土壤pH和CEC的等值线图可更准确和直观地了解其在研究区的分布情况,从而为精确施肥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金密  刘灿明  李志光  熊远福  葛旦之  
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硒,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硒的提取、荧光法测定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淹水土壤有效态硒的最佳提取剂是KH2PO4,土壤样品的最佳消化液是HNO3-HClO4,建立了土壤不同形态硒的荧光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法测定淹水土壤不同形态硒,结果满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业宽  В.И.Савич  李世俊  
提出并试验了用阳离子交换膜研究原状土壤剖面的新方法,该法可以测定原状土壤剖面各个微区有效钾的释放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奇勇  杨劲松  
【目的】研究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以为盐渍土改良及其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地统计学中的OrdinaryKriging(OK法)插值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SGSV模拟和SGSA模拟)探讨了禹城市耕地土壤CEC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将SGSV、SGSA、OK法与实测数据从统计参数、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分布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1)SGSV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对预测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2)OK、SGSA改变了土壤CEC数据的空间结构,具有"平滑"效应,SGSA在消除平滑影响方面优于OK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顺峰  彭玲  任饴华  姜远茂  
【目的】中国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氮肥施用量偏高。本研究为苹果生产上合理应用秸秆和生物质炭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示踪技术,研究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植株生长及氮素转化(树体吸收、氨挥发、N2O排放和土壤残留)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对照(CK)、单施氮肥(N)、施用氮肥并添加生物质炭(N+B)和施用氮肥并添加秸秆(N+S)。【结果】不同处理的土壤容重在0—5 cm和5—10 cm两个土层中的变化趋势一致。CK与N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B和N+S处理;两个添加外源碳的处理间,N+B处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钟吕玲  冯琨华  张思敬  杨乐  秋祖铭  袁学尧  韩席鹏  
开发了一种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安全、快速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实验方法。该实验以水泥中氯离子引起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行业问题为背景,包含电极电位和溶液离子浓度关系的知识点,精确配制溶液、普通酸度计测溶液电动势的基本化学操作,以及绘制标准曲线等数据处理。该实验以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暖  唐玉霞  王慧敏  段冰冰  
为了便捷、安全、准确地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河北省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和国标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以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NY/T1121.6-2006,即油浴加热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油浴加热条件进行了改进即烘箱加热法。同时对烘箱恒温180℃测定土壤有机质的保温时间、加热器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差为0.040.11 g/kg,变异系数为0.32%0.55%;而油浴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差为0.060.25 g/kg,变异系数为0.77%1.46%。烘箱加热法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秀英  
选取山西省晋中盆地、吕梁山区、运城盆地、晋北、晋西北的138个石灰性土壤样品,以常规Olsen方法、中性乙酸铵法、常规DTPA法的测试值为参比项,对Mehlich 3法(M3)用于评价山西省石灰性土壤养分P、K、Fe、Cu、Zn、Mn状况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3方法与常规Olsen法和中性乙酸铵法测定土壤有效P、K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25和0.984;与常规DTPA法测定土壤有效Fe、Cu、Zn、M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32、0.954和0.320,达到极显著水平(P0.8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丽华  马桂莲  钱新标  
采用微波辐射法和烘箱法对不同土壤的吸湿水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用微波辐射法测定土壤吸湿水可把烘箱法所需的 8~ 1 0h缩短为 8min左右 ,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用微波辐射法测定 5 0 ,1 0 0 ,1 5 0和 2 0 0g土壤样品的失水基本稳定时间分别为 4,7,1 0和 1 2min ,保险时间为 5 ,8,1 2和 1 4min。微波辐射法具有耗时省、能耗低和受热均匀等优点 ,是一种测定土壤吸湿水的有效方法。表 3参 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