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3)
2023(14639)
2022(12283)
2021(11456)
2020(9406)
2019(21527)
2018(21227)
2017(39560)
2016(21124)
2015(23708)
2014(23127)
2013(22591)
2012(21146)
2011(19470)
2010(19726)
2009(17984)
2008(17784)
2007(15747)
2006(14089)
2005(12908)
作者
(59835)
(49861)
(49711)
(46960)
(31846)
(23823)
(22454)
(19267)
(19087)
(17710)
(17091)
(16800)
(16080)
(15945)
(15415)
(15394)
(14827)
(14363)
(14249)
(14072)
(12537)
(12163)
(12107)
(11439)
(11241)
(11126)
(10918)
(10917)
(10029)
(9913)
学科
(98348)
经济(98276)
管理(60020)
(58218)
(46999)
企业(46999)
方法(39223)
数学(34799)
数学方法(34177)
中国(31543)
地方(25291)
(24733)
业经(21433)
技术(21023)
(18479)
贸易(18460)
(18229)
(17905)
(16803)
农业(16748)
(16589)
(16500)
银行(16482)
(16021)
(15947)
金融(15945)
环境(15140)
(14516)
理论(14393)
地方经济(14340)
机构
学院(298100)
大学(295647)
(130458)
经济(128029)
管理(113976)
研究(108164)
理学(97377)
理学院(96237)
管理学(94378)
管理学院(93810)
中国(84117)
(64505)
科学(64013)
(56331)
(54284)
研究所(49257)
中心(48512)
(45796)
(44783)
财经(44314)
北京(41864)
经济学(40518)
(40334)
业大(40288)
(40240)
师范(39867)
(39297)
(36378)
经济学院(36277)
农业(35511)
基金
项目(197671)
科学(157992)
研究(146747)
基金(143310)
(125080)
国家(124090)
科学基金(107036)
社会(95061)
社会科(90396)
社会科学(90375)
(78132)
基金项目(74259)
教育(67729)
自然(67056)
自然科(65651)
自然科学(65639)
(65622)
自然科学基金(64461)
资助(59255)
编号(57839)
(48131)
成果(46476)
(46050)
重点(45398)
(43688)
创新(42337)
课题(41986)
国家社会(40119)
发展(39044)
(38422)
期刊
(147070)
经济(147070)
研究(92673)
中国(68017)
管理(46764)
(42394)
科学(42219)
学报(41672)
(41126)
教育(38221)
大学(32369)
学学(30153)
技术(30115)
(29949)
金融(29949)
农业(29792)
经济研究(25151)
业经(23902)
财经(21829)
(19052)
问题(18426)
(17740)
技术经济(16923)
统计(16717)
(16231)
(16076)
科技(15733)
世界(15212)
国际(14672)
(13917)
共检索到463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以1998~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发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算了各区域的研发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角度,考察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等主体要素及其联结关系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发现有:考察期内中国研发创新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逐年不断提高;各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结对创新效率均产生负向作用,这反映出中国当前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建设并不理想。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加强区域创新系统网络能力建设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超  申俊喜  
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地区工业企业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指标,应用明确包含地区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可观测地区异质性有显著影响,如果未加以考虑和控制,这些效应被包含进无效率项将导致估计的效率有明显的偏差;知识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对创新产出有不同影响,自主研发和技术消化吸收有显著正的影响,国内外技术引进有负的影响;制度环境差异是导致创新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机会多的地区创新效率也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青峰  
利用1995-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有: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离前沿面较远,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区出口强度、地方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对研发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干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地区企业规模与研发创新效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本文结论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效率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敏  李建民  
基于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金融中介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中介信贷规模与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金融中介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度、支持效率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而且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我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对于信贷资源总量有限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开展科技金融试点,提高金融中介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卓  代红梅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以工业新产品产值为创新产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研发资本存量为投入,对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影响创新效率的4个因素:市场化率,工程师占科技人员的比重,政府资金的比例和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研究表明:各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明显的差别,制造业创新效率最高,采掘业其次,最后是水电气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中国地区及省际层面的创新效率值,并分析了金融系统发展对创新效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及省市的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水平偏低;信贷市场对创新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本市场对创新效率却表现出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信贷市场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助于促进创新要素由创新效率低的地区向高的地区流动,优化地区间的创新资源配置。因此,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和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提高创新效率水平,进而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和  周可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军民融合创新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军转民数据不可得,所以本文从民参军角度,以2010-2017年中国27个省国防专利申请数量以及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各省军民融合研发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直接主体,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研发间接主体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军民融合创新效率偏低,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金融机构对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修国义  韩佳璇  陈晓华  
基于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借鉴产业区位熵思想,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西部最低;科技人才集聚规模和均衡度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强度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鉴于此,为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差异,我国政府应全方位培育并吸引科技人才,合理引导科技人才流动、整合科技人才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秦阳  
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文章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区域创新能力高低的表征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域创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惠树鹏  郑玉宝  
通过对我国各研发主体R&D资源投入和产出态势的分析发现,企业的研发活动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高等院校表现为低投入、较高产出,而科研机构表现为较高投入、较低产出。运用随机前沿模型进一步测算其R&D效率,发现高等院校研发效率最高,企业次之,科研机构最低。基于R&D效率导向,对R&D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贝叶斯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待估参数多、样本容量小的问题,且对非效率项的函数设定非常灵活,具有稳健的效果。根据该方法对中国30个地区大中型企业2000~2010年的研发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表明,R&D人员全时当量对研发产出的作用较小,R&D资金投入对研发产出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的技术效率不高。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Tobit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市场竞争强和国有产权比重高对研发效率具有负影响,研发经费筹集中政府资金占比对研发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技术购买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亚娟  
技术效率是文化产业增长的源泉和保障,已有的文献缺乏对影响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市场文化需求、人力资本等六个要素,然后采用随机前沿技术对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运用核密度分布图分析了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文化产业生产函数中的非技术效率表现显著,复合误差项中有46.7%来源于技术非效率性;产业政策、市场文化需求、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产出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约束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分布曲线呈现左侧拖尾、低位震荡特征。从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阳  魏建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区域性划分,考察规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因素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仅为0.603,且四大区域间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差别显著,从整体上看,地区相对文化市场需求、城镇化、信息化、政府财政支持和文化事业机构情况等因素对我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影响显著,但从区域来看,各因素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有所差别。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鹏  于伟  
基于2000-2010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本文研究了高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内211高校占比、高校科研产出和研究生培养数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合作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互动模型中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减缓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为此,需要优化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高校科研投入资源的产出绩效;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协调性,以提升企业和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以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铁山  
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生变化,并导致区域之间的差异。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马尔可夫转换模型测度分析了30余年来(1978~2012)各省区服务业技术效率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定量化研究了其演变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变化,服务业技术效率整体有很大提高。当前东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主要居于较高水平,内部服务业技术效率差异较大;中部地区主要居于较高水平;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小,都居于较高水平。(2)各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越低,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越大;水平越高,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