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9)
- 2023(2787)
- 2022(2396)
- 2021(2352)
- 2020(2080)
- 2019(4701)
- 2018(4700)
- 2017(8185)
- 2016(4635)
- 2015(4833)
- 2014(4531)
- 2013(4127)
- 2012(3884)
- 2011(3322)
- 2010(3254)
- 2009(2839)
- 2008(2904)
- 2007(2473)
- 2006(2021)
- 2005(1711)
- 学科
- 济(15707)
- 经济(15699)
- 管理(10169)
- 业(8713)
- 方法(8624)
- 数学(7788)
- 数学方法(7594)
- 企(6391)
- 企业(6391)
- 学(4830)
- 财(3795)
- 中国(3723)
- 农(3701)
- 业经(3332)
- 森(2998)
- 森林(2998)
- 林(2971)
- 农业(2816)
- 地方(2769)
- 理论(2488)
- 信息(2472)
- 贸(2428)
- 贸易(2428)
- 技术(2418)
- 产业(2410)
- 易(2372)
- 务(2364)
- 财务(2353)
- 财务管理(2348)
- 和(2226)
- 机构
- 大学(57704)
- 学院(56785)
- 管理(21403)
- 济(20986)
- 研究(20868)
- 经济(20565)
- 理学(18452)
- 理学院(18193)
- 管理学(17583)
- 管理学院(17474)
- 中国(16138)
- 科学(15065)
- 京(14158)
- 业大(11511)
- 所(11109)
- 农(11044)
- 研究所(10420)
- 中心(10005)
- 北京(9338)
- 院(9084)
- 财(9061)
- 江(8443)
- 农业(8071)
- 林业(8007)
- 财经(7443)
- 研究院(7424)
- 省(7358)
- 范(7106)
- 师范(7039)
- 经(6886)
- 基金
- 项目(43945)
- 科学(33335)
- 基金(31305)
- 研究(29894)
- 家(29486)
- 国家(29288)
- 科学基金(23902)
- 社会(17478)
- 社会科(16659)
- 社会科学(16655)
- 省(16492)
- 自然(16489)
- 基金项目(16453)
- 自然科(16090)
- 自然科学(16088)
- 自然科学基金(15760)
- 划(14221)
- 资助(13134)
- 教育(13021)
- 编号(12047)
- 重点(10170)
- 科研(9277)
- 成果(9150)
- 发(8932)
- 计划(8815)
- 部(8748)
- 创(8552)
- 科技(8284)
- 创新(8067)
- 大学(7922)
共检索到82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黎娜 李增元 Fabio Maselli Lorenzo Bottai Alberto Ortolani Stefano Romanelli
分析了 L andsat TM和 ERS- 1SAR数据用于识别意大利沿海松林污染灾害级别的潜在能力。结果显示出夏季获取的 TM数据在森林灾害制图上远比冬季获取的 TM数据和 SAR影像有效 ,但 SAR影像的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文中给出了应用人工神经元网络 B- P模型得到的对意大利沿海松林污染灾害级别划分的结果和应用 FINDKAPP程序得到的精度评价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红敢 黄建文 乔彦友 严小君 陈林洪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武红敢,黄建文,乔彦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北京100001)严小君,陈林洪(浙江省江山市森林防疫站江山324100)关键词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松毛虫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1]。几十年来,各级政府...
关键词:
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桂 陈家金 林晶 陈惠 张星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小计 张守林 冯仲科 傅水兴 何厚强 杨自安
传统的遥感影像(负地貌)在目视判读时往往给人造成山脊与沟谷相反的视觉效果,在地质灾害评估应用中很难正确判读滑坡、泥石流、冻土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而正地貌遥感影像是在分析遥感成像机理和视觉习惯的基础上生成的符合视觉习惯的三维遥感影像,能够快速、准确判读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从而提高了工作的进度与精度.根据正地貌遥感影像在室内分析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可能分布位置,然后进行野外踏勘,确定地质灾害特征与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土—商公路发生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但拟建公路部分地段仍有可能发生冻土冻融的灾害.
关键词:
正地貌遥感影像 公路建设 地质灾害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绍骋
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包括洪涝灾害背景数据的建设和更新、洪涝灾害承灾体的识别和信息提取、洪涝灾害相关模型计算以及灾害监测、减灾救灾应急系统等方面 ,并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遥感 洪涝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美琪 刘美玲 王璇 刘湘南 吴伶 李军集
【目的】受病虫害胁迫诱导的微弱光谱信号极易淹没在植被物候引起的光谱变化特征中,探索一种基于植被胁迫光谱弱信号增强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方法,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八角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为试验区,收集2019—2021年试验区Sentinel-2影像数据,首先选取对植被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的红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705)、红边位置指数(REPI)、红边叶绿素指数(CIred-edge)、植被衰减指数(PSRI)、特征色素简单比值指数(PSSRA)、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作为八角林病虫害指数的预选集;其次采用S-G滤波法构建光谱指数时间序列曲线,优选出能够综合表征八角林病虫害胁迫诱导的形态颜色和生理要素变化敏感的PSRI和FAPAR指数;然后采用季节趋势分解法(STL)对FAPAR、PSRI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季节性分量剥离,综合剥离季节性影响后的FAPAR、PSRI分量构建八角林病虫害敏感指数(IPDI);最后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八角林病虫害胁迫监测模型。【结果】1)与健康植被相比,受病虫害胁迫的八角林FAPAR偏低、PSRI偏高;2)采用STL方法对植被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参数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可有效剥离植被物候变化中对植被胁迫弱信息的影响,增强八角林病虫害胁迫响应敏感性;3)基于IPDI的八角林病虫害遥感识别模型精度较高,2019—2021年模型的Kappa系数和总体精度分别为0.81、0.84、0.80及87.59%、88.51%、84.17%,2020年八角林遥感计算的病虫害胁迫受害面积与统计受灾面积的相对误差为2.08%。【结论】基于植被胁迫光谱弱信号增强方法可有效监测八角林病虫害胁迫分布状况,显著提升防治效率,助力八角林的可持续管理与生态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鑫 戴福初 陈剑
遥感技术能快速全面、高性价比地获取地表信息,可以从宏观上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形成对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模的定量认识,因此遥感技术已经在国外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金沙江德钦段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遥感技术在该地区的环境地质调查的应用研究,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3种星载光学遥感影像对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地质灾害解译产生的影响,其次就本地区的环境地质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进行了说明,然后配合图片详细分析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堆积、泥石流沟和倾倒变形)的解译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伟华 王君华 钟仕全 陈燕丽
以2008年初广西东北部遭受的持续性大范围特大冰雪灾害为例,基于EOS/MODIS数据,构建改进的归一化差分冰雪指数模型(MNDSI),综合应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受灾林区进行遥感监测与灾情分级评估技术研究,为及时应对此类灾害性气候事件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冰雪灾害 遥感监测 信息提取 灾情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泽清 刘琪璟 徐雯佳 李轩然 刘迎春
利用江西千烟洲地区2005年Landsat 5 TM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28个样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各器官生物量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影像变换(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结果与森林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建立了光谱-植被指数与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湿地松林各器官与遥感光谱、植被指数拟合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树干生物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出湿地松林叶生物量平均为573 g.m-2,地上生物量平均为6 628 g.m-2,低于样地调查平均值。单一植被指数与生物量相关性较低,ND-VI并不适用于盖度较大的湿地松林;遥感影像经主成分分析...
关键词:
遥感 植被指数 森林 生物量 千烟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蕾 黄华国 张晓丽 骆有庆 安树杰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知识规则 马尾松林 信息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丹 殷世平 于成龙 方丽娟 张贵华
【目的】寻求一个高效、准确的冰雹灾害遥感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针对2011-08-18黑龙江省木兰县一次冰雹灾害的个例,结合天气实况和雷达资料,利用从环境减灾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2009-2011年),分析了冰雹灾害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对遭受冰雹灾害区域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植物遭受冰雹灾害后的一段时间内,NDVI出现异常下降的现象,与未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差别明显,说明利用NDVI来判别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是可行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为木兰县西南部(东经127°38′~127°5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瑛 刘文婷 张志 毛伟 彭丹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
关键词:
汶川 遥感 次生灾害分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晓岚 汪小钦
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提高地物的识别精度。本文以福建省漳浦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ASTER和CBER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植被的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流程。首先设计了基于不同植被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对单一遥感数据进行专题提取,然后基于专家知识进行决策级植被信息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将不同传感器的光谱信息和时相特征进行互补,利用不同植被在不同遥感数据上的特征和专家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判别每个像元的归属,完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结果相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毅 朱秀芳 陈阿娇
受灾面积与受灾等级是农作物灾情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遥感辅助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灾情评估流程,实现对受灾面积与等级的快速评估。本文以Landsat-8影像为实验数据,高分一号影像为模拟真值数据,对济南市长清区2013年夏玉米内涝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回归估计与比率估计两类常用估计量进行外推,总受灾面积反推精度均在90%以上,各等级受灾面积的反推精度均在80%以上,这证明了遥感数据辅助抽样设计的方法应用于作物的灾害评估具有精度可行性;而且通过一次抽样调查可同时完成受灾面积和受灾等级评估,所以该套方法可以提高评估效率,降低评估成本。由于影像数据、反演指标、抽样方法、外推估计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智宏 万君 薛富强 刘凯文 尹超
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洪涝多发区域,准确开展洪涝灾害监测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协同的洪水范围提取方法,通过构建长时间序列遥感观测地表水数据,基于水体分布先验知识构建排除层对归一化洪水指数法(Normalized Difference Flood Index, NDFI)提取的洪涝信息进行修正,剔除部分错分误差。选取2020年夏季江汉平原洪涝灾害事件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进针对江汉平原正常的水体误分成洪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农田、湖泊和河流区域被误判成洪涝的像元经过排除层的设置得到剔除,提高了洪涝制图精度。
关键词:
洪涝遥感监测 NDFI 永久水体 排除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