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4)
- 2023(10465)
- 2022(9390)
- 2021(9069)
- 2020(7612)
- 2019(17924)
- 2018(17969)
- 2017(34273)
- 2016(19248)
- 2015(21791)
- 2014(21893)
- 2013(21338)
- 2012(19402)
- 2011(17246)
- 2010(17303)
- 2009(15482)
- 2008(14936)
- 2007(12825)
- 2006(10911)
- 2005(9233)
- 学科
- 济(71869)
- 经济(71801)
- 管理(52588)
- 业(48901)
- 企(41723)
- 企业(41723)
- 方法(39023)
- 数学(34373)
- 数学方法(33742)
- 学(17923)
- 农(17487)
- 中国(17131)
- 财(16106)
- 理论(15074)
- 业经(14934)
- 地方(13670)
- 和(11847)
- 技术(11829)
- 农业(11664)
- 贸(11433)
- 贸易(11428)
- 教育(11392)
- 环境(11098)
- 易(11073)
- 务(10899)
- 财务(10829)
- 财务管理(10810)
- 制(10359)
- 划(10219)
- 企业财务(10202)
- 机构
- 大学(264731)
- 学院(264466)
- 管理(105919)
- 济(94277)
- 理学(92983)
- 经济(91965)
- 理学院(91944)
- 管理学(89783)
- 管理学院(89341)
- 研究(85401)
- 中国(60285)
- 科学(58372)
- 京(56966)
- 农(45413)
- 业大(44662)
- 所(43843)
- 财(41035)
- 研究所(40658)
- 中心(38143)
- 江(37358)
- 北京(35914)
- 农业(35837)
- 范(35456)
- 师范(35053)
- 财经(33926)
- 院(31857)
- 技术(31793)
- 州(31004)
- 经(30847)
- 师范大学(27950)
- 基金
- 项目(190368)
- 科学(147305)
- 研究(135312)
- 基金(135207)
- 家(119404)
- 国家(118428)
- 科学基金(100914)
- 社会(80356)
- 省(76779)
- 社会科(76025)
- 社会科学(76004)
- 基金项目(72272)
- 自然(69244)
- 自然科(67648)
- 自然科学(67633)
- 自然科学基金(66324)
- 划(64556)
- 教育(64097)
- 资助(57675)
- 编号(55887)
- 成果(44544)
- 重点(42751)
- 部(40507)
- 创(39422)
- 发(39308)
- 课题(39306)
- 科研(37081)
- 创新(36635)
- 计划(36208)
- 大学(35342)
共检索到367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吴天林 金国庆 鄢振武 陈高杰 蔡忠明
主要报道应用舒根型容器与半轻型基质,培育马尾松优质容器苗3a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使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两种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合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和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中,按苗木生长、根系数量、理化性能与保水供肥性能4项综合权衡,半轻型基质以20%~40%树皮粉、20%~40%锯木屑、10%~20%猪栏粪、30%~40%营养土、2%~3%钙镁磷肥的(体积)比例配制为最...
关键词:
马尾松,容器育苗,舒根型容器,半轻型基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韩宁林
以10种培养基质,对马尾松和杉木两树种进行容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基本材料配制基质,比纯黄心土基质培育的马尾松和杉木百日苗,干物质重分别增加93.2%和53.9%;与蛭石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43.9%和104.0%;与松树皮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25.0%和42.9%。以松针为基本材料配制的基质效果近似于竹叶。两者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与各处理相比较,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培养基质理化性质与苗木生物量相关的矩阵分析,容器基质的容重和孔隙度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基质内有效养分含量,特别是磷含量的多少很重要。两树种对各种理化因子反映基本一致,但对具体营养元素的要求有所不同。马尾松要求含磷...
关键词:
马尾松,杉木,容器育苗,基质,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促进了苗木生长,苗高比非菌根化的提高109.7%,地径提高66.4%,干物重提高411.2%;改善了容器基质的理化性质,使其结构疏松良好,水分涵养能力增强,提高了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促使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比例的变化,R/S比值减小。
关键词: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茎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生 马世超 李树蓉 石爱平 石德山
以苗圃土、林下土、锯末、草甸土作为容器苗培育基质材料,进行兴安落叶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松针∶苗圃土(2∶1,v/v)为最佳培育基质.经过90d培育,兴安落叶松苗高、地径、干重、侧根数分别为26.5cm,0.30cm,1.751g,25.8条,与对照(苗圃土)相比,分别增加16.23%,30.00%,23.83%,28.82%;而基质容重为0.45g·m-3,比对照低48.9%.此外,对基质理化性状、干旱胁迫条件下基质含水量与苗木水势、根际养分、菌根感染率等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在苗圃土中混配松针,能显著增加有机质、速效P、速效N含量,增加基质持水能力,提高苗木抗旱性,增加菌根感染率,促进根际微生...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培育基质,容器育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傅秋华 陆媛媛
采用营养土加过磷酸钙,有助于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菌接种和幼苗生长。用芽苗移植入容器,或浸种沙藏催芽后移植入容器,4月初为宜。
关键词:
马尾松 容器育苗 容器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东北 王秀花 周生财 吴小林 楚秀丽 周志春
基质配比及养分状况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因子,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环境条件的响应亦不同。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家系苗为对象,开展基质泥炭和谷壳配比及控释肥加载量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基质条件下马尾松家系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探明其优质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单因素层面,基质配比对3个家系(32, 35和36号)容器苗无显著影响,而控释肥加载量对各家系容器苗影响显著;双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的交互作用响应不同,32号家系的双因素交互效应显著,以泥炭与谷壳体积比为5∶5,控释肥加载量为3.5 kg·m-3组合处理的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均较好;而35和36号家系的双因素互作效应均不显著,仅对控释肥加载量表现出明显响应,分别以2.5和3.5 kg·m-3效果较优。经家系与控释肥双因素及容器苗各指标相关分析可知,苗期控释肥效应较家系明显。因此,容器苗培育不仅要注重苗高等表型指标达到出圃要求,还应严格掌控基质养分水平以确保苗木养分吸收利用;不同来源的容器苗育苗应结合其生长需求分别对待。图1表4参2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德祥 杨灵仙 蒋明 钱滕 宋金春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提出了安徽省马尾松大田育苗截根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深度。通过3a的试验初步得出:截根深度以9cm和10cm较好,截根时间8月中旬至9月中旬较好,造林成活率为97%。
关键词:
马尾松 育苗 技术 截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达龙 陆承杰
以马尾松造纸原料林常规栽培模式为起点,分别阐述了品质改良、高光效、抗病虫害、抗逆性、物种更新能力、固氮和育种7个转基因技术对培育马尾松造纸原料林的贡献、负面影响及其解决途径,认为在培育马尾松造纸原料林的过程中,转基因技术能加速栽培模式的发展,在经济、技术和经营理念方面达到"理想"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盛怡 吴统贵 楚秀丽 王斌 王秀花 张东北 周志春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马尾松家系 容器苗 磷添加 菌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胤 姚瑞玲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生态建设和造林用材的主要树种,受种苗良种化限制,人工林生产力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缓慢。因此,构建高效马尾松优良种质繁育技术体系对推动良种推广利用,加快产业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很有必要。【方法】以马尾松骨干育种资源桐棉种源为研究对象,未成熟球果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体胚发生技术获取成熟胚状体作为本试验供试材料,针对马尾松体胚萌发率低、芽苗活性差、生根成苗困难等技术瓶颈,系统分析了活性炭(AC)、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对体胚萌发及萌发体胚芽苗复壮与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1)AC能显著提升成熟胚状体萌发培养效果,但过高浓度AC会导致培养效果减弱,其中以0.83 mol/L AC效果最佳。在附加AC基础上,利用高N、低NH_4~+/NO_3~-比,K、Ca量适中的1/2MMS基本培养基能进一步提升萌发效果,萌发率可达94.1%。(2)0.42 mol/L AC能有效促进萌发体胚芽苗伸长,在4μmol/L TDZ作用下,腋芽诱导效果好,有效芽增殖系数5.6/35 d,芽高9.2 cm/50 d。(3)经1.2μmol/L NAA+2μmol/L PBZ处理60 d,单芽生根率达94.3%、根条数6.4,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为95.8%。【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体胚发生与器官发生途径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高效组培繁育体系,可用于马尾松优良种质的快速繁殖以及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为马尾松良种产业化以及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邵锋 陈隆升 殷元良 陈永忠 吴振明 彭晓锋 杨小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研究托盘培育技术与分级培育对1年生油茶容器杯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生长显著提高,主根鲜重和干重比对照的分别提高10.0%、20.0%,托盘培育对须根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比对照的分别提高27.7%、31.2%;苗木分级培育显著促进了苗木的生长,采用分级培育处理的合格苗比例为73.3%,而对照仅为55.6%,合格苗比例比对照提高了31.8%。
关键词:
油茶 容器苗 空气控根 分级培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王锦上 张丽瑶 林瑞荣 郑兆飞 陈炳星
1997—1998年在福建南平地区采用优良种源营建马尾松纸浆林136 7hm2,造林后第5年对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木材材性与化学组分以及浆纸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纸浆林平均蓄积14 88m3·hm-2,比对照高117 86%,比部颁标准高396%。林木生物量比对照高31 1%,其中树干生物量高达70 4%。纸浆林与对照相比较,α 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较低,纤维形态细而长,长宽比值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细浆得率稍高;浆纸物理强度:裂断长,耐破与撕裂两项综合强度指数均大于对照。按纸浆林每公顷总投入为13694元,总收入为93324元,产出投入比为6 8,净收入79630元,12%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敏 李永义 葛亭魁
从生长和生理两个方面 ,系统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方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根接种对培育针叶树容器苗非常有利。基质的容重、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影响油松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基质中碱解氮的含量是影响容器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比例关系的主要因子。培育油松容器苗以表土 4 0 %、黄土 15%、松林表土 2 0 %、腐熟粪肥 2 0 %、炉灰渣 5%的比例是理想的配方。
关键词:
油松 容器苗 基质配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玮 周运超
应用原位显色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H值及Eh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肥马尾松幼苗苗木质量较好,苗高、地径分别达到8.08 cm及1.38 mm,根系发达,侧须根较多,根表面积大,且施磷肥根际土壤pH值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宽,下降快,10 h时从6.0下降到5.2,关于MnO2的Eh变化不明显;而施氮肥则相反,苗木质量较差,侧须根不发达,主根长,为7.47 cm,根表面积小,pH值变化范围窄,变化缓慢,高锰酸钾显色法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苗木根际范围内褪色,为还原态。
关键词:
马尾松幼苗 根系 根际环境 施肥 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艺 杨凯来
【目的】研究5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幼苗在持续干旱和复水后生长、根系结构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优良菌根苗,为马尾松抗旱栽培育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尾松幼苗为宿主,接种褐环乳牛肝菌7 (Suillus luteus)、褐环乳牛肝菌1 Suillus lute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以未接种的幼苗作为对照(CK),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对接种和未接种处理幼苗进行持续干旱7 d、14 d、21 d、28 d、35 d处理和持续干旱14 d、21 d、28 d后复水处理,比较分析苗木的生长情况、根系结构及养分吸收情况。【结果】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菌株幼苗高度、地径、根长、根粗、侧根长、侧根数、根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幼苗生物量和养分(N、P、K)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胁迫的21 d达最大值;5种菌根苗的各项指标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7.8 %和36.5%,生物量提高48.3 %,根长、根粗、侧根长、侧根数、根体积分别提高67 %、45 %、204 %、122 %、450 %,N、P、K含量分别增加129 %、111 %、212 %。复水后菌根幼苗的恢复能力明显高于对照,轻度至中度干旱胁迫(14~21 d)后复水有利于菌根化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重度干旱胁迫(28~35 d)对马尾松幼苗产生了一定伤害,复水后生长难以恢复;复水后褐环乳牛肝菌1显著促进了苗木根长、侧根数生长,胁迫14 d复水后达最大,增幅为59.6 %、23.5 %。持续干旱及复水后苗木的生物量与P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接种彩色豆马勃复水后的马尾松菌根苗生物量与根长、>5cm侧根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生菌根真菌提高了苗木生物量,促进根部生长及养分吸收,增加持续干旱和复水后苗木的抗逆性。在轻度干旱地区选择褐环乳牛肝菌1进行菌根化育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对干旱的适应性。
关键词:
马尾松 菌根 干旱 复水 生长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