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2)
2023(8094)
2022(6715)
2021(6302)
2020(5107)
2019(10838)
2018(10801)
2017(19151)
2016(10163)
2015(10939)
2014(10032)
2013(9441)
2012(8854)
2011(7725)
2010(8072)
2009(7305)
2008(7356)
2007(7126)
2006(6031)
2005(5267)
作者
(27561)
(23174)
(22881)
(21480)
(14397)
(10895)
(10320)
(8864)
(8599)
(8323)
(7731)
(7695)
(7438)
(7198)
(7106)
(7018)
(6875)
(6754)
(6595)
(6513)
(5566)
(5560)
(5468)
(5274)
(5219)
(5176)
(5101)
(5020)
(4627)
(4574)
学科
管理(36157)
(33769)
经济(33751)
(32356)
(29246)
企业(29246)
技术(15151)
方法(11800)
技术管理(11516)
中国(11444)
业经(9868)
(9474)
数学(9147)
数学方法(8897)
(8730)
理论(8411)
(7977)
(7325)
(7315)
银行(7296)
(7245)
环境(7133)
(6984)
地方(6784)
(6535)
金融(6533)
农业(6319)
(6089)
教学(6075)
(5943)
机构
学院(133755)
大学(129158)
管理(51512)
(50296)
经济(49081)
研究(44092)
理学(43657)
理学院(43203)
管理学(42334)
管理学院(42076)
中国(33586)
(27421)
科学(27112)
(23778)
(21487)
(21287)
中心(20791)
(19911)
研究所(19252)
业大(19023)
财经(18111)
(17637)
(17561)
技术(17527)
师范(17461)
北京(17459)
(16816)
(16315)
农业(15483)
经济学(14460)
基金
项目(90167)
科学(71456)
研究(69010)
基金(62234)
(54467)
国家(53953)
科学基金(46987)
社会(42770)
社会科(40547)
社会科学(40534)
(38785)
基金项目(32780)
教育(32168)
(31510)
自然(29425)
自然科(28805)
自然科学(28792)
自然科学基金(28248)
编号(28078)
(25555)
资助(23539)
创新(22767)
成果(22518)
课题(20764)
重点(20688)
(20111)
(18199)
(17773)
项目编号(17726)
国家社会(17492)
期刊
(59425)
经济(59425)
研究(38939)
中国(32896)
管理(22798)
教育(22354)
(19541)
学报(19382)
(18652)
科学(18335)
技术(15043)
大学(14836)
学学(13847)
农业(12859)
(12294)
金融(12294)
业经(10305)
科技(9955)
经济研究(9642)
财经(8294)
(7835)
技术经济(7634)
职业(7422)
(7279)
(7136)
论坛(7136)
(7081)
图书(6852)
问题(6372)
(6191)
共检索到20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永刚  王向阳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出现了城市内涝增多,水体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一些列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城市雨水、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即能有效管理雨水又具有独特愉悦体验的雨水景观,结合国外优秀案例说明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绿色街道这三种典型设施的设计应用,总结了创新性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盛巧燕   李玮玮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知识溢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间发挥中介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产业集聚水平提高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据此,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算力生态网络体系、构筑跨区域知识要素流动平台、多元主体协同释放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擘画创新驱动型绿色经济发展“新图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善峰  王剑云  
绿色街道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已经成为进行街道雨水管理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分析街道雨水管理问题的出现,阐述了绿色街道的概念与功能,详细解析了美国波特兰市西南第12大街绿色街道景观建设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全面研究介绍了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用的"雨水种植沟、雨水种植池、路牙石扩展池和雨水渗透园"四种不同的街道雨水花园策略。最后结合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建设的特点,应用四种街道雨水花园策略对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和停车场绿地三种绿色街道设计建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研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应君  张青萍  王末顺  吴晓华  
强调具有基础性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解决当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化途径,起到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作用。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演进历程,以及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小型场地为主的构成要素,从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实施途径、管理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方法,强调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壮程  张明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缓解资源错配和扩大市场规模两个机制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和绿色金融能够增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理论结论,并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上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合理发展绿色金融、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家琛   王智新  
从“宽带中国”试点这一项准自然实验入手,利用多期DID模型以及2008~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且相较于绿色策略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实质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经过PSM-DID、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反事实分析以及工具变量检验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考察城市的差异化特征,发现这种提升效应在不同等级城市遵循边际递减规律,环境规制、人才集聚、财政支出和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城市可以显著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金融发展水平和科技研发投入两种渠道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因此,应打造良好数字产业生态,为城市绿色创新提供底层支撑;立足城市的比较优势,因势利导进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金融和科技发展,打通绿色创新中的“堵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晏清  
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驱动创新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2003-202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绿化指标和专利申请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绿地率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该现象得到工具变量法等多种稳健估计方法的进一步确认。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绿化的空气污染净化效应和资本错配矫正效应可以缓解污染对创新能力的损害,两者共同驱动城市创新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绿化的创新驱动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城市表现得更为强劲。鉴于研究发现,后续应进一步深化国土绿化行动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生态宜居环境的创新人才吸引力,不断完善“美丽中国”驱动“创新中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梦雨  丁金华  
当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城市建设用地通过侵占农田、水体等乡村传统空间来达到扩张用地范围的目的,导致乡村空间无序蔓延,景观格局紊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建设也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水网地区乡村特有的地域环境特色和空间网络类型,剖析现阶段水网乡村在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构建策略,维持和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真   楚尔鸣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11-2020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及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从技术含量及专利靶向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2)绿色技术创新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的重要渠道。相较于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减排”方面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是实现城市碳排放总量下降的关键抓手。(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励实质性创新活动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实现了城市“减排”与“增效”兼得,策略性创新仅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警惕末端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诱发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以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城市绿色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效投资”推动绿色创新、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雪军,方好,陈骥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becomes a challenge to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ways that raise fund through capital market and designs proper derivativ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ture cash flow mode of the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贾芳芳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智勇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宽带中国”战略作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在二代涉入的情境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同时二代涉入正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全面引领型省份、二代实际控制的家族企业中更显著,最终改善了地区环境绩效。文章结论将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希  李敏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是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实体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对英国的绿色基础设施估值工具箱进行了评述,着重论述了其理论定义、内容分类、技术方法和实践意义,以及该理论对我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喜娥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起源于欧美,是一个确保城乡生态系统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网络体系,是城乡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框架。基于大量规划案例的研究,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原则、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管理,并辅以英国剑桥亚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案例详细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过程,将其分为准备与规划目标确定、景观资源特征识别(数据查证),识别并评估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确定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与规划、综合评估、规划实施与管理六步骤。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指出我国借鉴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与难点,并针对我国实际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