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8)
- 2023(5555)
- 2022(5004)
- 2021(4632)
- 2020(4265)
- 2019(10041)
- 2018(10129)
- 2017(19547)
- 2016(11103)
- 2015(12851)
- 2014(13280)
- 2013(13253)
- 2012(12636)
- 2011(11305)
- 2010(11761)
- 2009(10917)
- 2008(11401)
- 2007(10530)
- 2006(8719)
- 2005(7833)
- 学科
- 济(48634)
- 经济(48597)
- 管理(29820)
- 业(28285)
- 方法(26893)
- 数学(24395)
- 数学方法(24042)
- 企(22323)
- 企业(22323)
- 农(12699)
- 财(12410)
- 中国(10809)
- 学(10663)
- 贸(9137)
- 贸易(9136)
- 易(8868)
- 地方(8672)
- 业经(8507)
- 农业(8256)
- 制(8121)
- 务(7819)
- 财务(7794)
- 财务管理(7770)
- 理论(7180)
- 和(7153)
- 企业财务(7140)
- 银(6820)
- 银行(6796)
- 行(6374)
- 融(6347)
- 机构
- 大学(167398)
- 学院(166881)
- 济(65816)
- 经济(64293)
- 管理(61678)
- 研究(56073)
- 理学(52977)
- 理学院(52341)
- 管理学(51056)
- 管理学院(50745)
- 中国(41729)
- 科学(37353)
- 京(35992)
- 农(35048)
- 所(30700)
- 财(29949)
- 业大(29003)
- 农业(28493)
- 研究所(28013)
- 中心(26633)
- 江(25989)
- 财经(23951)
- 北京(22577)
- 经(21507)
- 范(21138)
- 师范(20894)
- 州(20447)
- 经济学(20252)
- 院(19232)
- 技术(18782)
- 基金
- 项目(108475)
- 科学(82465)
- 基金(76499)
- 研究(75386)
- 家(67921)
- 国家(67394)
- 科学基金(55757)
- 社会(45031)
- 省(43745)
- 社会科(42617)
- 社会科学(42599)
- 基金项目(40392)
- 自然(37570)
- 划(36840)
- 自然科(36674)
- 自然科学(36659)
- 自然科学基金(35967)
- 教育(35628)
- 资助(33055)
- 编号(31269)
- 成果(25765)
- 重点(24887)
- 部(23994)
- 发(23130)
- 创(21722)
- 计划(21669)
- 课题(21622)
- 科研(21504)
- 创新(20444)
- 大学(20084)
共检索到240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满开 程极益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水稻穗颈瘟流行程度肖满开1程极益2(1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植保站,安庆246001;2南京农业大学)FORECASTINGTHEEPIDEMICOFTHENECKBLASTOFRICESPIKEBYSIMILARITYANA...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浩 毛雪琴 张震 郑可锋 杜新法 孙国昌
通过人工诱发不同等级水稻穗颈瘟,测定染病稻穗光谱及其病情指数(DI)。分析了病穗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特征差异,将病情指数及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水稻穗颈瘟严重度的估测模型并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750-850nm反射光谱及720-760nm一阶微分为水稻穗颈瘟的敏感波段;在400-70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对于微分光谱,在520-540nm和710-76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在570-610nm光谱范围内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稻穗...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瘟 高光谱 回归模型 病情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军 杨杰 杨金欢 范方军 朱金燕 陈志德 仲维功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功能标记对2009,2010年江苏省粳稻中间试验的部分粳稻品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穗颈瘟抗性结果,通过关联分析Pi-ta、Pi-b在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i-ta、Pi-b基因与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Pi-ta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37;Pi-b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1;Pi-ta、Pi-b基因的联合效应与穗颈瘟抗性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2。因此,同时携带这2个抗病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彦辉 付永彩 孙传清 张培江 徐正进 陈温福 王象坤
采用 2个偏粳品种“光三”/C4 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 ,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分析。在第 1,5 ,8和 11染色体上检测到 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5 ,9和 10染色体上检测到 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共检测到产量及 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 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 ,穗一、二次枝梗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 ,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 ;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权 许志刚 卢其瑜 沈秀萍 龚建国
模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稻白叶枯病的流行程度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收稿日期:19951118刘凤权1,许志刚1,卢其瑜1,沈秀萍1,龚建国2(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2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植保站)ANALYSISFORFUZZYMUL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方军 王芳权 刘永峰 王军 朱金燕 李文奇 仲维功 杨杰
利用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b、Pi-ta、Pikm和Pi54的功能标记检测201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预试64份品系,结合水稻穗颈瘟抗性鉴定,解析稻瘟病抗病基因Pi-b、Pi-ta、Pikm和Pi54在江苏省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64份材料中含稻瘟病基因Pi-b的有49份,含Pi-ta的26份,含Pikm的19份,含Pi54的25份。64份品系的人工或病圃鉴定其抗性表现为2级中抗的有10份,3级感病的有43份,4级高感的有11份。64份品系中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ta(26个新品系),或Pi-b、Pikm和Pi54组合(4个新品系),则该品系穗颈瘟抗性水平在2级中抗或3级感病...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功能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桂枝 蔡庆生 王春明 万建民 朱建国
【目的】了解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穗部性状遗传表达的影响,为今后合理筛选育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以粳稻Asominori与籼稻IR24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在已构建的染色体置换系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水稻穗部性状在FACE(约570μmolCO_2·mol-1)和正常大气CO_2浓度(约370μmolCO_2·mol-1)下的变化及其LOD≥3.0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FACE下,Asominori和IR24的穗长、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瘪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的表型值均高于对照;而Asominori和IR24所衍生的CSSLs的穗部性状对CO...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光倩 翟雪 尚菲 王建飞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掘水稻产量相关基因,为水稻产量性状改良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为水稻穗发育遗传研究提供分子证据。[方法]利用表型差异明显的粳稻‘茭白稻’和籼稻‘Saber’构建F_2群体,对其株高及穗部性状进行QTL检测。根据F_2结果,构建F_(2∶3)分离群体,对效应值较高的穗长QTL qPL9进行验证、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预测,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在F_2群体中检测到株高、穗长、每穗颖花数、二次枝梗数、粒长和粒宽共6个性状的16个QTL。其中效应最高的qPL9解释了32.8%的穗长变异,位于SSR标记RM1189和L171之间,LOD值为8.27。对qPL9所在位点进行验证后进行精细定位,最终将其定位在InDel标记L174与L171之间,物理距离为90.47 kb,含有9个开放阅读框(ORF)。分析候选基因序列,发现LOC_Os09g28300、LOC_Os09g28310和LOC_Os09g28320的编码序列在‘茭白稻’和‘Saber’间有差异,且导致氨基酸序列差异。[结论]qPL9是新位点,其候选基因可能为LOC_Os09g28300、LOC_Os09g28310和LOC_Os09g283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刘进 王嘉宇 毛艇 陈温福
以籼稻七山占(Qishanzhan)和粳稻秋光(Akihikari)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穗长、穗重、颖花数等11个穗部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4个控制穗部性状的QTL,包括2个穗长QTL,1个穗重QTL,2个一次枝梗数QTL,2个二次枝梗数QTL,2个颖花数QTL,3个结实率QTL,1个千粒重QTL和1个着粒密度QTL,它们分布于第1,3,4,5,6,7,11,12号染色体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控制穗部性状的QTL多分布在第1号染色体上,数量占总数的40%以上,表明1号染色体相关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梅 何宗顺 余四斌 陈国兴 吴昌银
在水稻粳稻品种中花11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鉴定了3个穗形态突变体,它们均表现为植株半矮、叶夹角变小、一次枝梗轮生、复粒、粒长变短、粒宽变宽等突变表型。基因双突变杂交F1表型考查证明这3个突变体为等位突变体,T-DNA标签共分离检测表明这3个突变体的表型与T-DNA插入无关。通过与籼稻品种珍汕97配置3个杂交组合,由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分离比显示,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panicle morphological mutant 1,PMM1)控制。采用基因图位克隆的方法,已将基因PMM1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上的RM3866-1和X4(InDel)标记之间,其两侧物理图距为147kb左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杜金岭
利用3个直立穗型和3个弯曲穗型粳稻品种研究了两种不同穗型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淀粉RVA谱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穗内不同粒位间籽粒的淀粉黏滞特性的差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大小因品种而异,与穗型特征无关。淀粉黏滞特性好坏与其颖花在穗上的开花顺序有密切联系,早开花籽粒的淀粉黏滞特性强于晚开花籽粒。一次枝梗上的6个粒位的RVA谱特征值排列顺序以第1,6,5粒位较高,第2粒位最低;二次枝梗上的3个粒位排序为第1粒位>第3粒位>第2粒位。从空间上看,整穗粒位间从上到下,淀粉黏滞特性有逐渐变劣的趋势。
关键词:
粳稻 穗型 粒位 淀粉黏滞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小平 田雪亮 李随院 高立强 苟建军 俞征 杨家荣
利用渭北旱塬1997~2003年的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苹果黑星病流行程度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流行的气象因子,求得了最优回归子集,并用前5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该模型对2002和2003年苹果黑星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量、前一年12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及1月份和7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影响苹果黑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对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玲 付忠举 李雪 孙宇佳 赵羽涵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吴伟怀 华丽霞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分析其优势菌株及致病特征。【结果】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和镰孢菌属3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10%、83.43%和15.47%,链格孢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海南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毛色二孢属及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62%、89.47%、0.81%、1.62%和6.48%,镰孢菌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四川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23.57%、13.47%、22.86%、16.43%和23.57%,无优势菌种。根据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差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3个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有弯孢菌属的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链格孢属的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链格孢(A. 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 brassicae),镰孢菌属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新知镰孢(F. andiyazi)、木贼镰孢(F. equiseti)、变红镰孢(F. incarnatum)、厚垣镰孢(F. chlamydosporum),黑孢霉属的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球黑孢霉(N. sphaerica),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及蠕孢菌属的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 rostratum)。分别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接种穗腐病致病菌,发现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品种,海南省致病菌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接种后平均病情指数均高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黑龙江和四川省的致病菌在抽穗扬花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略低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结论】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致病菌具有多样性,黑龙江省以链格孢属为优势菌种,海南省以镰孢菌属为优势菌种,四川省优势菌种不明显。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真菌病原 优势致病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英华 余建平 张强 熊海燕 朱汝财 李自超
利用穗粒数和穗长差异较大的2个粳稻品种日本晴与大穗型粳稻种质B0801组配群体,对水稻穗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进行数量基因位点检测,共检测到11个QTL,分布于第1,2,5,7以及9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范围为0.21%~68.20%。其中,4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为0.21%~25.06%。第9号染色体RM1328~RM3533标记区间的控制穗粒数性状的qGNP9-1位点,为主效QTL;控制穗长的QTL 4个,4个QTL分别位于第1,2,5,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范围为0.28%~61.19%,其中qPL9-1的LOD值为31.88,对表型变...
关键词:
水稻 穗长 着粒密度 穗粒数 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军 朱金燕 周勇 杨杰 王中德 范方军 梁国华 仲维功
穗长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且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SLs)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是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85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广陆矮4号之间穗长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穗长QTL进行了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2个穗长QTLs,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值的变...
关键词:
水稻 穗长 单片段代换系 QT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