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8)
2023(8012)
2022(6453)
2021(6306)
2020(5066)
2019(11993)
2018(12387)
2017(22059)
2016(12524)
2015(14474)
2014(15013)
2013(14006)
2012(12505)
2011(11138)
2010(11742)
2009(10199)
2008(10283)
2007(9520)
2006(8222)
2005(7475)
作者
(35415)
(29009)
(28899)
(27729)
(18646)
(13980)
(13433)
(11452)
(10979)
(10947)
(10068)
(9823)
(9569)
(9271)
(9036)
(8966)
(8908)
(8851)
(8616)
(8372)
(7472)
(7248)
(7236)
(6925)
(6778)
(6580)
(6549)
(6546)
(6053)
(5932)
学科
(44151)
经济(44114)
管理(36418)
(34077)
(29186)
企业(29186)
方法(22530)
数学(19726)
数学方法(19102)
技术(14519)
理论(13267)
(12427)
教学(12239)
中国(12161)
业经(10090)
教育(9692)
(9152)
(8980)
(8708)
贸易(8699)
(8513)
农业(8234)
学法(7812)
教学法(7812)
(7705)
技术管理(7319)
(6892)
地方(6663)
学理(6595)
学理论(6595)
机构
学院(171398)
大学(167034)
管理(63644)
(58234)
经济(56472)
理学(53648)
理学院(53054)
研究(51546)
管理学(51510)
管理学院(51186)
中国(39247)
(36715)
科学(33311)
(29044)
技术(26816)
(26647)
(26126)
(25826)
业大(25067)
(25066)
中心(24944)
师范(24799)
(23804)
北京(23571)
研究所(23392)
职业(21959)
财经(20545)
农业(19997)
师范大学(19164)
(19084)
基金
项目(108787)
研究(84047)
科学(83389)
基金(72082)
(62110)
国家(61538)
科学基金(52792)
社会(47173)
(46848)
社会科(44566)
社会科学(44554)
教育(43805)
编号(38310)
(38230)
基金项目(36854)
自然(34083)
自然科(33347)
自然科学(33342)
自然科学基金(32671)
资助(31421)
成果(31348)
课题(27884)
重点(25127)
(23899)
(23708)
项目编号(23163)
(22994)
(22821)
创新(22160)
大学(21124)
期刊
(67442)
经济(67442)
研究(48613)
中国(43877)
教育(37825)
管理(25982)
技术(25689)
学报(25196)
(23667)
(22729)
科学(22625)
大学(19678)
学学(17604)
农业(16415)
职业(13735)
图书(13609)
(12461)
金融(12461)
业经(12211)
技术经济(10660)
(10260)
论坛(10260)
经济研究(10255)
统计(9983)
科技(9668)
书馆(9573)
图书馆(9573)
财经(9521)
(9511)
(9267)
共检索到26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筱云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耿春霞  
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行工学结合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未来的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本文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步骤、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鹏  姜永华  白春涛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主学习+仿真教学+工学结合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侯雷平  邢国明  马金虎  高俊杰  李梅兰  巩磊  
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了园艺专业模块式教学以及"2+1+1"校所(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国灿  汪宋良  邵华  
文章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研究,提出高职教育应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完善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在吉林大学实践了工业工程专业的2种不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种叫市场驱动模式,另一种则称为大学精神导向模式。前者,课程教学主要以团队形式的大作业为主,而后者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结果表明,前者在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来说是成功的。后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智秋  
将小学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小学教师教育应关注对小学教师特质的研究,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强化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体现半童性等,从而初步形成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凝练为: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艳玲  王恒久  巩艳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惕惕  夏耀辉  陈国康  黎喜驰  吕振海  许林  宛明珠  赵静歌  罗坚娥  吴莲  王际华  裴均科  
中山中专动漫游戏专业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和就业岗位分析,结合动漫专业分工精细和公司规模普遍不大的具体实际,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完整的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包的"基于工作室分类分岗"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引企业进校建工作室"和"进企业建学生实训工作室"的方式共建分类分岗型5类工作室;工作室代替教室,模拟公司情境,实施项目教学和工作室定向教学。实现了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同台上课的跨界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提升了教师实践经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宗利  马孝义  蔡焕杰  辛全才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农业水土工程学科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发生着变革。在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历史,学校的整体定位基础上,对近几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师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促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更好发展,为我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业水土工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文贵  孙晓琴  杨础  
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求高等学校的经贸类专业培养大批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复合型外经贸人才。因此,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坚持以专业教学为主体,专业教学、外语教学、实践教学紧密交叉融合,建立起“固基础、强外语、重实践”的外经贸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