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6)
2023(13098)
2022(11253)
2021(10741)
2020(8920)
2019(20670)
2018(20769)
2017(38779)
2016(21642)
2015(24932)
2014(25641)
2013(24598)
2012(22674)
2011(20208)
2010(20165)
2009(17880)
2008(17400)
2007(15634)
2006(13525)
2005(11488)
作者
(63248)
(51931)
(51776)
(49028)
(33073)
(24900)
(23706)
(20623)
(19925)
(18952)
(17927)
(17459)
(16624)
(16468)
(16119)
(16050)
(15787)
(15537)
(14931)
(14928)
(13079)
(13056)
(12719)
(11928)
(11887)
(11714)
(11616)
(11451)
(10626)
(10487)
学科
(78567)
经济(78478)
管理(62389)
(56096)
(47268)
企业(47268)
方法(36060)
数学(30732)
数学方法(30247)
中国(22113)
(21866)
(19277)
技术(19060)
(18832)
业经(18086)
理论(17891)
地方(17054)
(14780)
农业(14524)
教育(14126)
(13946)
贸易(13940)
(13605)
(13545)
教学(12884)
环境(12598)
(11815)
(11783)
银行(11763)
财务(11696)
机构
学院(301199)
大学(296625)
管理(116317)
(106840)
经济(104031)
理学(100084)
研究(98911)
理学院(98907)
管理学(96963)
管理学院(96400)
中国(70865)
(64973)
科学(64593)
(50258)
(50160)
(48504)
业大(47021)
研究所(45965)
(45881)
中心(44814)
(42672)
师范(42211)
技术(41750)
北京(41131)
农业(39275)
财经(38488)
(37653)
(36581)
(34906)
师范大学(33724)
基金
项目(206780)
科学(160209)
研究(155171)
基金(143650)
(125350)
国家(124232)
科学基金(105703)
社会(91192)
社会科(86080)
社会科学(86056)
(84699)
基金项目(76667)
教育(74631)
(70638)
自然(69418)
自然科(67759)
自然科学(67741)
编号(66862)
自然科学基金(66472)
资助(59311)
成果(54647)
课题(47701)
重点(46714)
(44522)
(44011)
(43484)
项目编号(40566)
创新(40366)
科研(39169)
(39087)
期刊
(119040)
经济(119040)
研究(86181)
中国(65072)
教育(51625)
学报(49800)
(45295)
科学(44080)
管理(42858)
大学(37123)
(36662)
技术(34414)
学学(34227)
农业(31874)
(21141)
金融(21141)
图书(20665)
业经(20448)
经济研究(18046)
财经(17712)
职业(17605)
科技(16279)
(16168)
(15331)
论坛(15331)
技术经济(15303)
(15042)
问题(14870)
理论(14263)
(14097)
共检索到44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大梅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与路径,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的"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框架,设置了以就业为导向,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一体化课程,提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佩燕  
中高职衔接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文章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红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问题及成因,介绍了安徽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式与成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探索路径与方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小平  曹毅  杨埙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中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照分析,指出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课程体系框架及实施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元君  
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独具特色。关注英国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研究在其资格与学分框架体系下,学习单元的开发依据、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及过程。借鉴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促进中高职课程开发主体互动成长,更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的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勇  郑尧军  蒋璐璐  
针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上需要解决政策导向和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统一、权威的职业资格与职业教育委员会。从汽车类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上,明确了汽车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不同培养目标,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并以此构建完整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及中职高考技能考试大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在铁  
一体化整体开发3+3分段培养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行、企、校全程参与、深度合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建立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激励措施等规范运行保障机制,以及遵循对接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吕毅  王晓娟  匡旺秋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其核心。基于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展开特色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工作,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及与其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和制药技术专业之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其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出一套合理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使两职课程相互呼应,相互融合,使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丽巍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文章首先指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问题、课程体系的内容选取问题、课程体系的组织问题、课程体系的评价问题,然后论述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及总体思路,以及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最后提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敬代和  尹存涛  周玉丰  
在数控技术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岗位群及职业能力与任务,从分析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并从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角度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同时对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芳  
中高职衔接的本质是能力的衔接,它是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的。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从岗位(群)衔接—能力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课程结构衔接-技能等级证书衔接的技术路径,并通过职业能力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来构建标准化通用接口,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