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7)
- 2023(10783)
- 2022(9450)
- 2021(8912)
- 2020(7492)
- 2019(17295)
- 2018(17380)
- 2017(33003)
- 2016(17937)
- 2015(20294)
- 2014(20250)
- 2013(20031)
- 2012(18327)
- 2011(16344)
- 2010(16094)
- 2009(14564)
- 2008(13965)
- 2007(12212)
- 2006(10415)
- 2005(8914)
- 学科
- 济(68802)
- 经济(68737)
- 管理(52787)
- 业(50924)
- 企(42973)
- 企业(42973)
- 方法(34595)
- 数学(29941)
- 数学方法(29499)
- 农(17836)
- 学(17445)
- 技术(16791)
- 中国(16583)
- 财(15910)
- 业经(15597)
- 地方(13202)
- 理论(12820)
- 贸(12055)
- 贸易(12048)
- 农业(12016)
- 和(11662)
- 易(11534)
- 环境(11061)
- 务(10562)
- 财务(10494)
- 财务管理(10476)
- 制(10392)
- 划(9851)
- 企业财务(9825)
- 教育(9628)
- 机构
- 大学(254205)
- 学院(253754)
- 管理(103479)
- 济(93844)
- 经济(91640)
- 理学(90314)
- 理学院(89337)
- 管理学(87610)
- 管理学院(87168)
- 研究(83346)
- 中国(59450)
- 科学(56199)
- 京(55872)
- 业大(42896)
- 所(42494)
- 农(42403)
- 财(40041)
- 研究所(39321)
- 中心(37209)
- 江(35788)
- 北京(35623)
- 范(33142)
- 财经(32998)
- 农业(32877)
- 师范(32824)
- 院(31761)
- 经(30002)
- 技术(29868)
- 州(29576)
- 经济学(26613)
- 基金
- 项目(182277)
- 科学(141292)
- 研究(130815)
- 基金(129791)
- 家(114840)
- 国家(113942)
- 科学基金(96828)
- 社会(78579)
- 社会科(74462)
- 社会科学(74439)
- 省(72334)
- 基金项目(69900)
- 自然(65429)
- 自然科(63861)
- 自然科学(63847)
- 自然科学基金(62679)
- 划(60697)
- 教育(59722)
- 资助(53919)
- 编号(53728)
- 成果(41945)
- 重点(40632)
- 部(38717)
- 发(38146)
- 创(38096)
- 课题(36878)
- 创新(35526)
- 科研(35356)
- 计划(34021)
- 大学(33329)
- 期刊
- 济(100671)
- 经济(100671)
- 研究(71148)
- 学报(44616)
- 中国(44600)
- 科学(40911)
- 管理(36959)
- 农(36713)
- 大学(33491)
- 学学(31632)
- 教育(29625)
- 财(29011)
- 农业(25942)
- 技术(25433)
- 业经(18634)
- 经济研究(16568)
- 融(15856)
- 金融(15856)
- 林业(15726)
- 科技(15596)
- 图书(15203)
- 财经(14797)
- 技术经济(13941)
- 业(13314)
- 理论(12792)
- 问题(12789)
- 经(12444)
- 业大(12107)
- 实践(12028)
- 践(12028)
共检索到35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龙 王传宽 杨国亭 张全智 周晓峰
以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42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株,2004年5月29日—10月30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径级红松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生长锥获得不同径级红松边材宽度,建立边材面积与胸径的关系方程A=8.032DBH-46.95(R2=0.82,P中等木>被压木;而在阴雨天呈不规则曲线,最大值的出现没有规律,夜间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液流,且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之间液流密度的差异缩小。日液流通量随着生长季节...
关键词:
红松 树干液流通量 热扩散技术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涛 向乐 夏军 林耀明 梁涛
使用TDP热扩散技术在2003年5月21日1554至6月6日904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测量时间内湿地松日均液流速率表现出稳定的昼夜变动规律,平均液流速率为82.43cm.d-1;2)对湿地松液流速率影响最明显的4个环境因子是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太阳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3)对TDP液流数据质量控制可以通过特定时段的液流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之比及其置信区间分析,以及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来进行。
关键词:
湿地松 液流 热扩散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文强 韩海荣 马钦彦 康峰峰 蔺琛
With the aid of TDM (thermal dissipation method) with ICT\|2000TE (Transpiration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as follows: (1) The sap flow rate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varied differently in sunny days, cloudy days and rainy days, with their maximum value of 12 61 cm?h -1 , 8 7...
关键词:
辽东栎 树干液流 太岳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徐贵军 张柏习 尤国春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生长季期间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5年的测定,结合同步观测的降水、林冠截留量、林内蒸发散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利用水量平衡的方法,推算了现阶段樟子松应有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4月上中旬沙地樟子松液流启动,10月中下旬液流基本结束,生长季(4—10月)各月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2.58、4.78、5.19、5.01、4.84、4.30、1.93 cm·h-1,以6月份的最高,其次依次为7、8、5、9月份,4、10两月平均液流速率较低。通过推算,径阶14、16、18、20 cm的樟子松纯林的合理密度分别应为688、531、422、344株·hm-...
关键词:
液流速率 樟子松 章古台 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管伟 叶兵 王彦辉 柳立兵 田玉柱
利用热脉冲液流仪和微型自动气象站,在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站观测研究了雨季不同天气条件下官厅库区的小叶杨树干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气象条件、土壤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边材液流通量密度曲线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液流通量密度通常于清晨5∶30—6∶30时开始上升;12∶00—13∶00时达到峰值;16∶00时开始持续下降,20∶00时下降速度变慢,至次日日出之前达到低谷。日液流通量密度(SFA)与日太阳辐射量(ESR)、日均空气温度(Ta)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日均0~40 cm土层蓄水量(Sw40)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党宏忠 张劲松 赵雨森
运用热扩散技术对柠条锦鸡儿根部液流速率(Fs)进行连续测定,同步进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测。选择2008年4—10月30天典型晴天日观测数据。结果表明:1)Fs在晴天日表现出典型的宽峰型正态分布,可划分为4个特征差异明显的阶段,反映了大气环境因子对液流的直接驱动效应,以及柠条锦鸡儿叶片气孔行为对液流变化的调控作用。2)液流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驱动,其中潜在蒸发散(ET0)综合性强、与Fs相关紧密,是分析液流特征更为可靠的复合型环境变量。Fs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因时段而异,在早晨启动的液流上升阶段,Fs与太阳辐射、ET0间均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太阳辐射等因子对液流的驱动与对光合作用的激活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立水 李吉跃
应用TDP(ThermalDissipationProbe)技术对油松树干液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野外近1a的实地定位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区油松在研究年份中除4、6、7、8月份外,土壤含水量低于10%,土壤水势小于-15MPa.油松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容积含水量和土壤水势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油松在全生长期受水分胁迫影响.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在7、8月份明显受气象因素影响,在5、6月份则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在9、10月份不同时间段分别以土壤水分或气象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在7、8月份油松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水势、空气相对湿度、绝对温度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及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魏晓霞 徐成立
2001年4—10月,应用热扩散技术研究北京西山地区31年生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标准木的比导率并对13个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油松和栓皮栎的比导率在标准日内均呈明显的凸形变化规律,栓皮栎的比导率始终高于油松。影响树木比导率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2类,即生物学结构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在林分生长期内的不同时段,环境因子对2个树种比导率的作用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树种,在各个时段内对其比导率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可用少数几个环境影响因子来比较准确地模拟出比导率的变化。
关键词:
油松 栓皮栎 比导率 热扩散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刘尉 施生锦 王鹤松 高峻 任庆福
本研究以整树盆栽称重法(MBW)为标准,美国Dynamax公司同类感器(mdTDP)为对照,以大叶女贞、栓皮栎为供试树种,对国产化热扩散式液流(TDP)传感器(cfTDP)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MBW法得到的蒸腾速率与由cfTDP测算得到的大叶女贞液流速率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且无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占辉 陈云明 杜盛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08年4月26日至5月31日,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安塞县对人工林刺槐展叶期树干液流及其气象、土壤水分等6个指标进行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刺槐展叶期可分为芽期、展叶初期、中期和全叶期。在芽期,刺槐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无明显昼夜波动;在展叶初期至全叶期日变化呈现出从微弱波动逐渐增大到趋于平稳的剧烈波动;在展叶中期以后液流速率表现为上升快、下降缓慢的单峰曲线;在全叶期平均峰值约为0.0027cm.s-1;树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相对湿度>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 陈立欣 吴应明 胡旭 付照琦 高雅洁 葛艳灵 田沁瑞 林峰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_s),干旱处理下平均J_s(0.92 g/(cm_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_s (1.87 g/(cm_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_3·MPa)和1.05×10_-~2 g/(cm_2·MPa)。(3)刺槐树干液流的变化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条件和水分生理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蒸散的主控因子均为太阳总辐射,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对刺槐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减弱,表明相较于干旱处理,对照条件下刺槐更依赖于组织水容储水来满足蒸腾耗水。【结论】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速率,但未改变其液流活动规律。刺槐人工林树干液流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主导因子依次为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水分生理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条件下人工林的蒸腾耗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对评估气候变化条件下黄土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为正确认识台风对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对尾巨桉树干液流在台风前后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对台风天气的响应,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台风过程中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风当天,树干液流密度与台风登陆前后(单峰)不同,呈不规律多峰型曲线,树干日均液流密度(2.89 mL·h(-1)·cm(-2))较台风前减少53%,夜间液流波动较大;日间最大峰值(7.76 mL·h(-1)·cm(-2))出现在下午,峰值较台风前降低55%,树干液流日通量极显著小于台风
关键词:
尾巨桉 台风 树干液流 热扩散式探针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森 马履一 王小平 翟明普
应用热脉冲式液流测定系统 (HPVR)和Delta T自动气象站 ,对华北土石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1年的观测 .对液流的日变化、各位点液流及最大液流位点的时空变异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分析了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液流特征 .应用SPSS系统对平均液流速度和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表明 ,辐射强度、风速、空气温度是影响液流的主要因子 ,相对湿度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并给出了依据气象因子估算液流速度的统计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宋晓东 孟鹏 张日升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季节动态及与降水、土壤体积含水率(θ)、太阳辐射强度(R_s)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赤松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J_s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格局,且均与R_s间表现出紧密的协同变化关系;(2)在中等强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情况下,各方位边材J_s均同步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后又快速回升;(3)在典型晴日里,树干各方位边材J_s其午间峰值出现的时刻有差异,呈从早到晚分别是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这种顺时针的方位规律;(4)在整个生长季,J_s的日平均值大小一般为南侧>西侧>北侧>东侧,但方位间差异并不显著(P=0.35),北侧J_s的平均值最接近4个方位的平均值(约为平均值的1.01倍)。[结论]为降低观测成本,通过北侧一个方位的测定来估算赤松单株的液流通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影响赤松各方位液流过程明显变化的θ的阈值为7.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唐敬超 王玉涛 丁士富
利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仪(TDP)于2010年5~10月对辽宁北票市油松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测试样木为4株。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油松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差异明显,晴天为宽单峰曲线,阴天为尖而窄的多峰曲线,雨天基本无液流活动;6~10月液流速率峰值分别为:33.13 g.h-1.cm-2、27.68 g.h-1.cm-2、33.71 g.h-1.cm-2、30.82 g.h-1.cm-2和24.44 g.h-1.cm-2。6~10月液流活动时间逐渐缩短,6月液流活动时间为15h,10月为10h,与日照规律密切相关。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和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
关键词: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油松 辽西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