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
- 2023(1301)
- 2022(1100)
- 2021(1114)
- 2020(1042)
- 2019(2050)
- 2018(2099)
- 2017(3454)
- 2016(2065)
- 2015(2347)
- 2014(2443)
- 2013(2184)
- 2012(2205)
- 2011(1868)
- 2010(2046)
- 2009(1841)
- 2008(2088)
- 2007(1981)
- 2006(1664)
- 2005(1561)
- 学科
- 管理(5227)
- 济(5169)
- 经济(5169)
- 业(4091)
- 企(3567)
- 企业(3567)
- 方法(2960)
- 学(2526)
- 数学(2475)
- 虫(2403)
- 数学方法(2328)
- 害(2028)
- 防(1949)
- 教学(1833)
- 银(1817)
- 理论(1790)
- 财(1789)
- 虫害(1695)
- 银行(1690)
- 及其(1579)
- 行(1538)
- 制(1520)
- 防治(1498)
- 治(1494)
- 中国(1395)
- 务(1363)
- 财务(1352)
- 病虫(1351)
- 病虫害(1351)
- 财务管理(1343)
- 机构
- 学院(29777)
- 大学(28446)
- 研究(11580)
- 农(10024)
- 科学(9973)
- 中国(9266)
- 管理(8289)
- 农业(7971)
- 京(7492)
- 业大(7446)
- 所(7436)
- 研究所(6843)
- 济(6812)
- 理学(6684)
- 理学院(6563)
- 经济(6467)
- 管理学(6138)
- 管理学院(6089)
- 省(5930)
- 江(5612)
- 技术(5483)
- 中心(5383)
- 农业大学(5075)
- 州(4800)
- 北京(4737)
- 室(4724)
- 院(4456)
- 业(4384)
- 实验(4304)
- 实验室(4109)
共检索到48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周海鹰
对昆虫病原线虫的3个品系,4个浓度防治杏树上的桃红颈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线虫施用1个月的效果达58.3%~100%;施用后翌年的追踪效果4/5以上的观察虫洞达100%。经方差分析,各品系间对天牛幼虫的侵染效果无显著差异;各浓度间有差异,即30000条/ml和40000条/ml浓度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1%);30000条/ml和50000条/ml间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40000条/ml和50000条/ml间无差异。因此,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红颈天牛是一条有效的新途径,而且40000条/ml浓度可作为果园推广使用浓度。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桃红颈天牛,杏,生物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佟付泉 周顺海 张薇 徐莉娜
本文着重研究了4个线虫品系(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MK,A24和Beijing品系及长尾线虫S.longicaudumCB-2y品系)的线虫对不同树种──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剂量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侵染力;不同施用方法──注射法和海绵法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及不同贮藏期──1个月和一年对桃红颈天牛幼虫浸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对桃、杏树上桃红颈天牛的侵染力无显著差异;30000~50000条/ml,剂量的MK,A24和Beijing3个品系线虫对桃、杏树内的桃红颈天牛具有较高的侵染力;多数供试线虫以注射法施用效果好于用海绵法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志 赵映霞 严毓骅 王玉柱 Itamar Glazer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 ,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 4 0多种害虫的防治 ,田间防效达 70 %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 ,可以混合使用。我国还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线虫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密 黄凯波 何振 钟武红 伍南 刘清
对湖南省靖州县1~20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法和2种回归模型法,比较了不同树龄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生幼龄桃树基本不受桃红颈天牛危害,3年以上挂果后的桃树开始受到侵害;随着树龄的增加,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平均密度显著增加,19~20年生桃树受害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超过2头/株;桃红颈天牛在桃园中呈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即随种群密度升高,聚集程度增大,3~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16~17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19~20年生桃园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此时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个体呈现相互排斥现象。应用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了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抽样公式。根据理论抽样公式,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越小,抽样数量较多,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抽样数量则较少。根据序贯抽样公式,可将3~20年生桃园抽样样本数量划分成6个区段:3~4年生桃园;5~6年生桃园;7~8年生桃园;9~13年生和19~20年生桃园;14~15年生桃园;16~18年生桃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怀文 陈松笔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玲 樊虹 徐艳玲 张涛 秦利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针对昆虫病毒的作用机制、后效作用以及重组昆虫病毒和昆虫病毒感染增效物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昆虫病毒 生物防治 增效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吴成进 马生福 陆之贵
为探讨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防治松褐天牛的可行性,在室内模拟松褐天牛的自然状态的条件,利用以上2种线虫对松褐天牛3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控制效果方程。结果表明:在3,4,5,6万条.mL-1的剂量下经过7天,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的百分比分别为41.11%,51.11%,53.33%,82.22%,而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可致死松褐天牛3龄幼虫百分比分别为35.56%,51.11%,51.11%,74.44%。异小杆线虫的WG品系的起效速度要比小卷蛾斯氏线虫的ALL品系快,二者的致死峰值主要集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永安 张龙 王玉珠 秦启联 蒋平
Monochamus alternatus microsporidium is a newly discovered pathogen whose scientific name is Nosema alternatus . The pathogen has a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the longhored beetle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7.7%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微粒子虫 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杰 邬承先 柴承佑 王翠莲 周佳淼 孙友学 郑荣保
杨树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生范围广,为北方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已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列为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但各地栽植的杨树普遍遭到蛀干和食叶害虫的严重危害,在防治上,由于这两类害虫食性各异,为探索使用一种药剂既对人畜无害又可防治蛀干害虫兼治食叶害虫,我们于1986、1987、1990年多次使用灭幼脲Ⅲ
关键词:
杨树 灭幼脲 天牛 食叶害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扑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缩、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指导思想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英 吕洋
昆虫局是民国时期由政府和民间协力创建的昆虫学和农业害虫防治的研究机构,是农业虫害加剧的产物。虫害的加剧与农作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品化的连片大面积栽种有关。农民普遍贫困并小型化,无力应对新问题,防虫手段落后。1921年昆虫局首先诞生于江苏省,其后扩展至浙、赣、湘、冀、粤等省,又有豫、川、康、鲁等省酝酿成立,昆虫局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具有昆虫学、农学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昆虫局成立后调查农业虫害的情况,大力引进农药防治等西式防治方法,同时挖掘利用中国传统中药防治法,积极探索物理的、生物的防治方法,在灭虫的同时还
关键词:
昆虫局 农业虫害 防治虫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文会 孙立祎 于利国 王景涛 陈江玉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 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 d出洞。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发生 生活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奇志 王玉柱 周杰良
研究了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蛀道特性及排粪习性。①该虫蛀过曲折复杂,蛀害韧皮部的蛀道洞口朝上,蛀害木质部的洞口朝下。达木质部的蛀道长度178~22.1cm,洞底距洞口的垂直距离约为12cm。②幼虫的粪周不直接排到洞口外,而留是在蛀道内,当粪屑堵塞蛀道时,才将其推到洞外。幼虫推粪时可达距洞口3.3~4.0cm处。当粪屑被推紧济实、不能掉出洞外时,幼虫则另辟新洞口。③幼虫推粪高峰在晚19:30至早7:00,1d推1次粪的情况居多,占总观察频数的477%;1d椎2次及3次粪的分别占28.4%及7.6%;2d推1次粪的占6.6%;也见3d,4d以至9d推1次粪的现象。④概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每4d推1次粪至每1...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幼虫蛀道 排粪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燕平 方国飞 苏远达 丁玉洲 张铁 谢菲 王同生
杨树(Populus)具有速生、丰产、繁殖容易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我国处于世界杨树的中心分布区,杨树遍及全国,栽植面积居世界之首,发展杨树产业是当前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常年严重发生,对我国林业建设及自然景观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危害性最大的为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据在安徽合肥地区杨树林中的调查,桑
关键词:
桑天牛 60Coγ射线 辐照 雄性不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