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6)
- 2023(9454)
- 2022(8599)
- 2021(8316)
- 2020(7165)
- 2019(15857)
- 2018(15944)
- 2017(30562)
- 2016(16888)
- 2015(19042)
- 2014(19066)
- 2013(18766)
- 2012(17136)
- 2011(15277)
- 2010(15140)
- 2009(13754)
- 2008(13216)
- 2007(11374)
- 2006(9715)
- 2005(8304)
- 学科
- 济(63432)
- 经济(63362)
- 管理(47944)
- 业(44200)
- 企(37713)
- 企业(37713)
- 方法(32060)
- 数学(27663)
- 数学方法(27229)
- 学(16099)
- 农(15831)
- 中国(15211)
- 财(15112)
- 业经(14370)
- 地方(12857)
- 理论(11906)
- 和(10877)
- 贸(10782)
- 贸易(10777)
- 农业(10633)
- 技术(10448)
- 易(10440)
- 制(10238)
- 务(10168)
- 财务(10105)
- 财务管理(10088)
- 环境(9974)
- 企业财务(9506)
- 教育(9205)
- 划(9076)
- 机构
- 大学(236358)
- 学院(234916)
- 管理(95541)
- 济(85029)
- 理学(83613)
- 经济(82858)
- 理学院(82647)
- 管理学(80975)
- 管理学院(80571)
- 研究(76896)
- 中国(54987)
- 科学(51697)
- 京(51072)
- 农(40712)
- 所(39370)
- 业大(39018)
- 财(37661)
- 研究所(36352)
- 中心(34553)
- 江(33228)
- 农业(32338)
- 北京(32112)
- 财经(30843)
- 范(30684)
- 师范(30337)
- 院(28382)
- 经(27980)
- 州(27656)
- 技术(26783)
- 师范大学(24529)
- 基金
- 项目(168194)
- 科学(130183)
- 研究(120372)
- 基金(120196)
- 家(105682)
- 国家(104790)
- 科学基金(89429)
- 社会(71964)
- 社会科(68065)
- 社会科学(68047)
- 省(66790)
- 基金项目(64677)
- 自然(60878)
- 自然科(59437)
- 自然科学(59420)
- 自然科学基金(58319)
- 划(56216)
- 教育(55010)
- 资助(50275)
- 编号(49593)
- 成果(39676)
- 重点(37196)
- 部(35952)
- 发(35032)
- 创(34891)
- 课题(33960)
- 科研(32742)
- 创新(32512)
- 计划(31658)
- 大学(31085)
共检索到32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洪忠 危粹凡 吴位珩 肖芳萍
本研究应用山羊蠕形螨病灶中的虫卵、蚴虫、成虫及其代谢物制备出复合可溶性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为1.21 mg·mL~(-1)。以前未见报道,但还需进一步纯化分析其有效成份,测出抗原的有效保存期。经用株联法测定得出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为0.1 μg·μL~(-1)。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稀释度。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依据。应用所制备的复合可溶性抗原与制备的阳性血清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国民 钱传范 过琴媛 程明 苏巧玲
根据三氮苯类除草剂的结构特征,合成了三种不同的抗原,制备了三种高效价抗体,建立了检测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残留量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方法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ng·mL-1,0.5ng·mL-1和2ng·mL-1。三种抗体对待检农药均有很高的特异性,H1BSA抗体对莠去津、西玛津、扑草净、西草净和环嗪酮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00%,10%,7.1%,1.4%和0;H2BSA抗体分别为44.6%,100%,0.31%,0.25%和0;H3BSA抗体分别为50.1%,8.9%,100%,25.1%和0.08%。对五种非三氯苯类除草剂丁草胺、氟乐灵、麦草畏、甲草胺、氟磺胺草醚均无交叉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海燕 李红心 宋宏新
以灭活大肠杆菌(E.coli)O157为抗原免疫产蛋鸡获得抗E.coliO157卵黄抗体(IgY),建立了该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包被温度和时间及不同卵黄前处理方法对ELISA检测的影响,所获得的最佳检测条件为:以浓度为108~109/mL的灭活E.coliO157为抗原进行包被,4℃包被19h,水稀释法对卵黄进行前处理,然后检测其中的IgY效价。该方法简便可靠,适于对大肠杆菌特异性抗体IgY的动态检测和批量检测。
关键词:
大肠杆菌O 卵黄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山 郭福生 涂小林 陆承平 吴时友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明,某虾场发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感染无包埋体对虾病毒(NOSV),或称中国对虾类杆状病毒(PcBLV);野生脊尾白虾(Esopalaemoncarainicauda)也感染NOSV,并可能经卵垂直传播;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亦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经PCR扩增纯化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杆状病毒(HHNBV)与NOSV的核酸结果表明,两者为同一种病毒。选取经PCR检测的9份样品,重新编号后用ELISA法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判定的结果完全相同。将PCR和ELISA双阳性的样品制备超薄切片,观察到NOSV感染的典型细胞病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伟 吴中勤 胡青海 李树香 李刚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085 kb 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 A V) 核酸探针, 对江苏某地区疑为 C A V 的15~30日龄病鸡的肝 D N A 样品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在被检的20份样品中有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0% 。对相同样品根据已知引物(特异性扩增出 C A V 的058 kb D N A) 进行 P C R 扩增, 所得结果与斑点杂交相同。对应的病鸡血清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I F A), 有7份为 C A V 抗体阳性, 与 P C R 扩增结果的符合率为83% 。初步结果表明, 江苏某地区存在 C A V 感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民 何钟佩 田晓莉 戴惠君
利用 GA_4-17-BSA 作为免疫抗原,GA_4-16-OA 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自由态 GA_4的间接ELISA。检测极限为4.1ng/mL,抗血清与 GA_7,GA_3,GA_4-ME 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8.51%,9.10%。1.90%,与 IAA,ABA,ZR 交叉反应率极小。
关键词:
GA_4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以峰 张锡金 周燮
本文介绍二氢玉米素核苷(DHZR)组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研制结果。用过碘酸盐氧化法合成免疫原,获得的抗 DHZR 抗血清效价为1∶3090,该抗血清基本上只与 DHZR 组发生交叉反应.检测极限为14 fmol DHZR/孔,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 pmol DHZR/孔。板内误差 C.V=1.8%,板间误差C.V.=5.8%,重复性较好。健全性试验表明样品测定值可信。并对玉米籽粒等试样中的 DHZR 组细胞分裂素含量变化作了测定。
关键词:
二氢玉米素核苷 细胞分裂素 酶联免疫测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笔者对贵州省遵义、贵阳、黔东南等地(市)的山羊蠕形螨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皮张调查结果为:感染强度1~942个,平均感染强度40个·张~(-1),感染率70%,病山羊皮肤上形成结节和脓疱。笔者采取生物方法防治山羊蠕形螨病。在贵阳市,从患病山羊中取得病料,并分离到一株霉菌。经过改良沙氏(Sabowrand)培养基培养,霉菌水浸制片,4000×光学镜检查鉴定为青霉菌。取培养基中霉菌的代谢产物,用80℃生理盐水按150:1~800:1配成试剂,进行处理,可以杀灭山羊蠕形螨的成虫、幼虫、虫卵,山羊蠕形螨病的治愈率达90%,效果优于有机氯和有机磷药物,而且对人畜无害,可以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田晓莉 白崧 吴锜 何钟佩
以iPA-BSA为免疫抗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与其它iPA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5%,抗体-抗原亲和常数为6.26×106L·mol(-1)。利用此抗体与生物素-亲和素标记(ABC)系统建立了iP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线性范围为0.8~1000ng·mL(-1)(2.4~5693pmol.mL(-1),板内误差CV<5%,板间误差CV<1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7.3%。经平行试验、稀释试验以及对棉花根系伤流液、侧根组织和叶片中iPA含量的测定,表明所建立的ELISA及样品提取方法是可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以峰 周燮
从样品制备,ELISA类型及免疫反应时间三方面着手建立了异戊烯基腺苷(iPA)组细胞分裂素的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NaIO4氧化合成免疫原iPA-N9-BSA(BSA:牛血清白蛋白)。由此获得的免抗血清效价达1:34500。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抗血清只识别iPA组细胞分裂素。因此本研究中采用直接型(即固相抗体型)ELISA,并将最佳免疫反应平衡时间缩短至30min(4℃)。所建立的iPA组ELISA检测极限为4.7fmoliPA/孔,线性检测范围0.01~50pmoliPA/孔,板内、板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和5.3%。样品的稀释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回收率为87.1%,表明本研究中采用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邓文涛 贺路 陈细华
根据激素—受体反应的原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受体测定法(RRA)的优点,应用我们纯化的草鱼生长激素(gcGH)和大鳞大马哈鱼生长激素(sGH)及其特异抗体.采用鱼类肝细胞膜受体制剂,首次建立了测定鱼类GH生物活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ELISA—RA)。此法检测草鱼GH的灵敏度达0.063~0.125μg/ml,检测大马哈鱼GH与草鱼肝膜受体结合的灵敏度达0.25μg/ml。同时表明草鱼GH、基因重组鲤GH以及大马哈鱼GH均可不同程度地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鲤(Cyprinuscarpio)、鲶(Silurusmeridionat...
关键词:
鱼类,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丽兰 张娅 陆覃昱 邹承武 甘志勇 李冬桂 吴静娜 王艺霖 李鑫生 何丽珊
【目的】制备识别二乙氧基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DPPs)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ic-ELISA),为实现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快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化合物4-(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氧基)-肉桂酸为半抗原,制备完全抗原。筛选免疫小鼠,制备稳定分泌可识别DPPs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筛选出抗原和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组合,建立该单抗的ic-ELISA标准曲线,并分析该单抗与6种DPPs的交叉反应率,评估ic-ELISA的广谱性。利用所得抗体与喹硫磷交叉反应最强的特性对采购的柑橘和鲜橙样品进行喹硫磷添加回收试验。【结果】成功合成识别DPPs的人工抗原,包括包被抗原DPPs-OVA和免疫抗原DPPs-BSA。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灵敏度高、广谱性最强的单克隆细胞株5G_(8)。以0.5 μg/mL包被抗原DPPs-OVA、1.0 μg/mL抗体5G_(8)2D_(5)为最佳工作浓度组合,将细胞株筛选过程中抗体识别率较高的有机磷农药——对硫磷选定为抑制标准物,建立对硫磷ic-ELISA及其标准曲线,其半抑制浓度(IC_(50)) 为41.78 ng/mL,检测范围(IC_(20)~IC_(80))为3.21~239.59 ng/mL;所建立的ic-ELISA与5种DPPs(蝇毒磷、喹硫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和倍硫磷)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其中以喹硫磷的交叉反应率最高,达19.79%。比较ic-ELISA和气相色谱法(GC)对柑橘和鲜橙样品中喹硫磷的添加回收结果发现,ic-ELISA的添加回收率为75.80%~116.12%,GC的添加回收率介于92.5%~115.00%,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建立的ic-ELISA经GC交叉验证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快速检测农产品中的喹硫磷残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鸿焘
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对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环卵沉淀试验(COP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3种免疫诊断方法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现场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证实了胶体染料试纸条法更经济实用。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低度流行区 免疫诊断 效益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荣四 刘毅 胡仕凤 李芬 王贵平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鸡新城疫病毒(ND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ND抗体,并包被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另外将纯化的ND抗体和纯化的兔抗鸡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组装成ND快速检测试纸条.用本试验研制的ND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收集的24份样品,其结果与HA结果一致,符合率100%;当病毒HA效价在1∶40以上时,试纸条均能检测为阳性;ND快速检测试纸条与已知的马立克病(MD)病料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料的上清液无交叉反应出现,且保存6个月后重复性100%.试验证明,建立的GICA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鸡新城疫...
关键词:
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 鸡新城疫 试纸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清 杜凯 胡永强 陈声国 陈志飞 周艳琴 赵俊龙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温氏附红细胞体诊断方法,根据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46266),设计1对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温氏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片段,检测温氏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0.178 fg。利用该方法对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温氏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3%、5.3%、45.8%,说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在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均存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湖北省感染率较高、流行较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