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6)
- 2023(1797)
- 2022(1602)
- 2021(1527)
- 2020(1402)
- 2019(2903)
- 2018(3026)
- 2017(4810)
- 2016(3129)
- 2015(3615)
- 2014(3568)
- 2013(3423)
- 2012(3319)
- 2011(2937)
- 2010(3080)
- 2009(2833)
- 2008(3084)
- 2007(2916)
- 2006(2435)
- 2005(2186)
- 学科
- 济(8854)
- 经济(8848)
- 管理(6307)
- 方法(6135)
- 学(5668)
- 业(5223)
- 数学(5177)
- 数学方法(4881)
- 企(4672)
- 企业(4672)
- 理论(2578)
- 害(2339)
- 教学(2228)
- 虫(2097)
- 财(1975)
- 虫害(1872)
- 生物(1746)
- 病虫(1738)
- 病虫害(1738)
- 及其(1653)
- 和(1649)
- 务(1597)
- 防(1585)
- 财务(1581)
- 财务管理(1574)
- 中国(1501)
- 防治(1447)
- 治(1446)
- 企业财务(1421)
- 策(1394)
- 机构
- 学院(47592)
- 大学(47461)
- 研究(19557)
- 农(18525)
- 科学(18090)
- 农业(15299)
- 业大(13543)
- 中国(13265)
- 所(12874)
- 管理(12385)
- 研究所(12091)
- 京(11533)
- 理学(10524)
- 济(10351)
- 理学院(10250)
- 经济(9875)
- 农业大学(9855)
- 室(9727)
- 管理学(9508)
- 管理学院(9439)
- 省(9278)
- 技术(9229)
- 实验(9215)
- 实验室(8900)
- 业(8608)
- 中心(8514)
- 重点(8333)
- 工程(7853)
- 江(7779)
- 科学院(7384)
共检索到70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王波 郑林用 黄忠乾 谭伟 甘炳成 彭卫红
以香菇栽培袋分离菌株为研究材料,以香菇931-9为对照菌株,采用拮抗反应及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2个试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香菇栽培袋分离菌株与对照菌株呈隆起性拮抗反应,ISSR图谱存在显著差异,具有0.310的遗传距离,证实青川县香菇栽培袋分离菌株与对照菌株931-9不是同一菌株。
关键词:
香菇 拮抗 ISSR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定洪 彭卫红 王波 黄忠乾 谭伟 甘炳成 郑林用
以香菇栽培袋分离菌株为研究材料,以香菇931-9为对照菌株,采用ITS及β-tubulin序列分析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香菇栽培袋是2种香菇菌株菌丝的混杂,与对照菌株931-9不是同一个菌株,证实青川县香菇栽培袋分离菌株与对照菌株931-9不是同一菌株。
关键词:
香菇 ITS β-tubulin 鉴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施拱生
对袋菇主产区香菇生产现状的系统研究表明,袋菇生产是发挥山区优势、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好项目,但目前菇农自发争相发展,追求数量,粗放经营,导致资源、人力、物力浪费,后备资源发展无相应地位,菇田矛盾突出,香菇生产难以持久发展。为此亟需加强领导,改革生产方式,主要技术环节分级管理,确定合适规模,增加资源转化值,提高菇木营林地位,扩充后备资源等,促使袋菇生产稳健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
香菇 林产品 生产环境 生产能力 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梦媛 高原 杜双田 程爽爽 陈晓文 杨丽莉
为了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香菇优良菌株,以27个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栽培方法,以各菌株的菌种萌动期、菌丝生长速率、菌棒转色期、鲜菇产量及含水率、子实体形态等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菌株之间、同一品种不同菌株之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选出了庆科212、9608-2、258、9608-1、L-01、L-02及09-1(以当地主栽菌株808-1为对照)7株优良菌株,这7个菌株的农艺性状较其他菌株明显较好。因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菌株,有利于体现菌株本身的农艺性状并且可以提高当地菇农的收入;7个优良菌株可推荐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栽培菌株。
关键词:
香菇 农艺性状 优良菌株 鲜菇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昱
利用光谱法检测29株香菇Lentinusedodes(Berk)Singer菌株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时期的胞外酶系的活性,同时观测菌丝生长与底物改变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被检菌株胞外酶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活性。其中有l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在菌丝旺盛生长时期活性达最高峰,但在子实体分化时期很快下降。与此同时,纤维素酶系活性远远高于酸性蛋白酶活性,底物出现黄褐色水珠早,颜色迅速改变。还有3株菌株也有类似情况。显然,香菇胞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其生长发育周期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
香菇 生长发育 胞外酶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灿 张树庭
以24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的香菇菌株中所存在的A、B因子的数目,进行了24个菌株单核分离物间的交配试验。鉴定表明,4个野生菌株有7个不同的A因子和8个不同的B因子,而20个栽培菌株仅有13个不同的A因子和14个不同的B因子。
关键词:
香菇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型 种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爱霞
菌株TJB-8是从杨树Populus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了TJB-8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菌株TJB-8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菌株TJB-8的无菌滤液有效抑制了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7.42%(72 h),并使生长的菌丝产生畸形膨大;TJB-8的无菌滤液还能明显抑制胶孢炭疽菌Colle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心怡 孙正祥 苏应兵 周燚
为筛选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潜在抑菌作用的菌株,本研究从湖北公安县泥鳅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一株细菌J2-2,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菌株J2-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具有抑菌广谱性,对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 、嗜水气单胞(A. hydrophila)等6种水产病原菌的抑菌直径在9.6~29.5 mm。菌株J2-2的抑菌物质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蛋白酶K处理的稳定性。电镜结果显示菌株J2-2的发酵产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细胞膜结构具有破坏作用。通过LC-MC分析该拮抗细菌可产生至少15种不同的脂肽类化合物如杆菌霉素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2-2除了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具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中度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高度敏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彦超 张贞明 金梦军 施兆荣 崔凌霄 魏立娟 仲健新 杨成德
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茎部及根部分离内生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内生细菌对紫花苜蓿根腐病菌厚垣镰孢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辣椒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核桃枝枯病菌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的拮抗作用,测定优良拮抗菌株的固氮、溶磷(无机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并对所筛选的优良拮抗内生细菌进行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紫花苜蓿茎部及根部共分离得到的80株内生细菌中,39株对紫花苜蓿根腐病菌的抑菌率高于50%,9株抑菌率在61%以上,分别为MS-43 (63.96%)、MS-40 (63.75%)、MS-46 (63.54%)、MS-2 (63.13%)、MS-31 (62.29%)、MS-52 (62.08%)、MS-80 (61.88%)、MS-55 (61.46%)和MS-33 (61.25%);MS-33、MS-40、MS-43、MS-46和MS-52对其他6株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抑菌率均高于60%,MS-43的平均抑菌率达66.11%,具有固氮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通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菌株MS-43属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攀婷 伍玉玲 何昊哲 蒙姣荣 罗慧 方中斌 李界秋
【目的】筛选芒果炭疽病拮抗菌菌株,为芒果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芒果炭疽病菌优势种亚洲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为靶标,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37株芽胞杆菌(Bacillus spp.)进行对峙培养和离体接种防效试验,选择防效好的拮抗菌株种类,分析其拮抗机制。【结果】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有10株拮抗菌对芒果亚洲炭疽菌的抑制率大于78.00%,其中菌株M12-5、L18-7、L19-3、 L17-3和M11-6的抑制率分别达96.24%、94.94%、94.10%、91.25%和90.00%。离体接种筛选获得对芒果亚洲炭疽菌具有明显防效的芽胞杆菌8株,其中菌株L18-7和L16-4的防效较佳,离体接种平均防效分别达83.00%和79.16%,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和基于rpo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菌株L18-7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菌株L18-7能产生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LB(Luria-bertani)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等5种培养基中均可产生活性拮抗物,携带mycB、ituA、yndJ、fenB和bacA等产抗生素相关基因。【结论】芒果炭疽病拮抗菌菌株L18-7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该菌株在28℃下L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拮抗活性物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携带mycB、ituA、yndJ、fenB和bacA等产抗生素相关基因,可作为生防菌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敏 吴昊鑫 曾慧芳 张绍升
采用诱捕法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腐霉(Pythium spp.),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烟草、黄瓜、辣椒具有致病性.采用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拮抗瓜果腐霉哈茨木霉(T.harzianum)菌株TGY040604,该菌株对瓜果腐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0%以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菌株对烟草猝倒病的防效达65%,优于甲霜灵锰锌.
关键词:
烟田 瓜果腐霉 木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行善 王娜娜 崔传斌 王平平 杨明明 颜霞 黄丽丽
【目的】从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为烟草赤星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细菌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形态的影响;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用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28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Xh629A,通过16S r RNA-gyr 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滤液在体积分数1%,2%,10%比例混合下,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抑制率分别可达72.98%,77.75%和92.30%。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拮抗细菌Xh629A能够引起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畸形,结节增多、断裂,原生质外渗。温室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h629A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离体防效可达83.32%,田间防效为57.62%,明显优于化学药剂菌核净(43.79%)和多抗霉素(45.08%),同时显著提升烤烟品质。【结论】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h629A,其在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鲜灵
本文利用ISSR技术对来自国内外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114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遗传相似性聚类图。结果表明,114个金针菇菌株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66时,聚为一大类群,在遗传相似性水平为0.75时,将114个金针菇菌株划分为7个类群,类群Ⅰ包括97个菌株,类群Ⅱ包括8个菌株,类群Ⅲ包括1个菌株,类群Ⅳ包括1个菌株,类群Ⅴ包括3个菌株,类群Ⅵ包括5个菌株,类群Ⅶ包括1个菌株;在0.81水平上可划分为35个亚类群,显示出我国金针菇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金针菇 菌株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洁 郭勇 贾定洪 谭伟 张小平 郑林用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0个姬菇杂交菌株及2个亲本菌株进行分析,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42个供试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11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1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2个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286~0.8537,在相似系数0.6680时,42个菌株聚为7类,两亲本各聚一类,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遗传差异较大。
关键词:
姬菇 杂交菌株 亲本 ISS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茜 吴圣进 韦仕岩 王灿琴
应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不同来源的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利用筛选出的7条ISSR引物对金福菇基因组DNA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DNA谱带73条,其中多态性谱带7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6%,金福菇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425~0.808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时,可将13个金福菇菌株划为2大类群。
关键词:
金福菇 ISSR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