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4)
- 2023(13546)
- 2022(11868)
- 2021(11377)
- 2020(9481)
- 2019(21817)
- 2018(21744)
- 2017(41412)
- 2016(23315)
- 2015(26583)
- 2014(26786)
- 2013(25799)
- 2012(24077)
- 2011(21756)
- 2010(22072)
- 2009(19834)
- 2008(19525)
- 2007(17348)
- 2006(15319)
- 2005(13525)
- 学科
- 济(84416)
- 经济(84320)
- 管理(66997)
- 业(63421)
- 企(52642)
- 企业(52642)
- 方法(39224)
- 数学(33744)
- 数学方法(33184)
- 农(24264)
- 中国(23458)
- 财(21469)
- 学(20450)
- 业经(19023)
- 技术(18553)
- 理论(17558)
- 地方(16898)
- 农业(16259)
- 贸(16171)
- 贸易(16167)
- 易(15699)
- 教育(15517)
- 制(15086)
- 和(14105)
- 策(13687)
- 环境(13672)
- 务(13589)
- 财务(13514)
- 财务管理(13490)
- 银(12941)
- 机构
- 大学(330839)
- 学院(327327)
- 管理(128085)
- 济(122625)
- 经济(119548)
- 研究(111523)
- 理学(110651)
- 理学院(109366)
- 管理学(107174)
- 管理学院(106587)
- 中国(79860)
- 京(71587)
- 科学(71448)
- 所(57198)
- 财(56067)
- 农(54524)
- 研究所(52383)
- 业大(50251)
- 中心(49866)
- 江(49221)
- 范(47622)
- 师范(47208)
- 北京(45702)
- 财经(44716)
- 农业(42823)
- 经(40614)
- 院(40462)
- 州(39982)
- 技术(38299)
- 师范大学(38017)
- 基金
- 项目(222759)
- 科学(173657)
- 研究(165650)
- 基金(157431)
- 家(137178)
- 国家(135979)
- 科学基金(115734)
- 社会(99366)
- 社会科(93975)
- 社会科学(93947)
- 省(88491)
- 基金项目(83314)
- 教育(78618)
- 自然(76213)
- 划(75047)
- 自然科(74405)
- 自然科学(74386)
- 自然科学基金(73036)
- 编号(69465)
- 资助(65630)
- 成果(58210)
- 重点(50175)
- 课题(49278)
- 部(49131)
- 发(47355)
- 创(46623)
- 创新(43308)
- 大学(42814)
- 项目编号(42513)
- 科研(42290)
- 期刊
- 济(134918)
- 经济(134918)
- 研究(98831)
- 中国(65339)
- 学报(53261)
- 教育(52261)
- 农(49179)
- 科学(48336)
- 管理(46376)
- 财(41028)
- 大学(40598)
- 学学(36755)
- 农业(35009)
- 技术(32230)
- 融(26414)
- 金融(26414)
- 业经(21922)
- 财经(20791)
- 经济研究(20554)
- 图书(20408)
- 业(17911)
- 经(17677)
- 科技(17359)
- 问题(16967)
- 技术经济(16722)
- 理论(15725)
- 版(15287)
- 坛(14866)
- 论坛(14866)
- 实践(14610)
共检索到48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刘卓 孔德颖
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迅速发展,该类学校逐渐树立起打造“金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课程修读逐渐“难起来”,伴随而来的是课程不合格人数的增加,课程重修成为一项必须直面的重要工作。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课程重修工作与普通高校差异较大,需要创新教学和管理机制,探索重修新举措,构建“分级预警、多维建设、联动培养、闭环保障”的应用技术大学课程重修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娟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却长期处于课程体系边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尴尬境地。聚焦"应用文写作"课程,分别从学校、教师、教材、学生四个层面分析教学的现状,以学校为例,提出可行性的举措,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 现状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杰夫
课程改革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必须面对的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程整合入手,论述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认为课程整合是提高实践能力、教学效率的需要,提出了适应体育教育专业的三种课程整合模式,即主题模式、基于概念的整合单元模式、跨科整合模式。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整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臧力克 黄利非 钱逸秋
欧洲资格框架极大地推进了欧洲各国资格体系之间的透明度、兼容性和可比性。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在课程设置上与欧洲资格框架6级资格对接,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高等教育国际化、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两者对接应以"资格—学习成果单元—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要素—学习单元—专业课程—课程模块—人才培养方案"为路径,在对接中还应坚持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构建课程体系、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以学时和学习成果综合考量设定课程学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干庭 郑炳光 曾能兴 朱少华 郭耀先 郑道延
本调研报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并将汕头市农业高新技术到状和与沿海发达农区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汕头市农业高新技术的战略发展设想及其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苏霞
高职课程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高职院校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高职课程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课程教学水平的途径,即需要采取科学设定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课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步伐等。
关键词:
高职课程教学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元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陈颖健
清洁、环保、可再生的太阳能日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并利用德文特专利数据库,检索分析了1961-2007年世界太阳能专利及其发展趋势,发现日、美、德国家的企业掌握了太阳能利用的核心技术;其次,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取得显著成绩,太阳能发电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原材料依赖进口、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与装备、国内市场欠发育致使产品出口国外等问题;最后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体制与机制、以及制定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太阳能 技术 现状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远志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应用技术大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工程师社会地位的失落、区域发展需求匹配性和转型期的矛盾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向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倾斜的政策利好,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应采取把教师转型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谋求政府和市场的实质参与、实行校内选择部分专业试点等策略。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均平
大学师德建设的现状及改革对策王均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一转型正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对大学而言,教师的职业精神变化是最深层亦是最具深远影响的。在当前,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大学教育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绿原 古翠凤
应用技术大学要服务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必须加强与外部社会组织的联系,确立其作为办学实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改变过于依赖国家有限资源的竞争模式,将社会资源作为其主要的助力来源,积极争取各组织资源在高校内部的集聚;同时,注重对资源整合过程的设计,确保各组织资源在学校内部集聚价值的最大化。应用技术大学要实现资源整合价值的最大化,有必要明确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以及资源利用在应用技术大学资源整合中的应然地位,具体可从筛选界定、政府监督、共同治理以及联盟构建等四个方面着手优化,确保应用技术大学资源整合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陈军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原嗣婷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创造出来的优秀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力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着认知存在偏差、情感有待强化、知行存在脱节等主要问题。需要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红色产业发展、注重理论实践转化的等方面来创新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 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帅 张爱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贫困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如何推进贫困大学生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需要政府、高校、社会、贫困生个人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贫困生 现状调查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鹏 赵晓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择业自主权增大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日益突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文章拟在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科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