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3)
- 2023(10627)
- 2022(9377)
- 2021(9020)
- 2020(7563)
- 2019(17498)
- 2018(17648)
- 2017(32873)
- 2016(18585)
- 2015(21346)
- 2014(21499)
- 2013(20668)
- 2012(18833)
- 2011(16863)
- 2010(16812)
- 2009(14821)
- 2008(14418)
- 2007(12581)
- 2006(10768)
- 2005(9165)
- 学科
- 济(66450)
- 经济(66382)
- 管理(53223)
- 业(50455)
- 企(42693)
- 企业(42693)
- 方法(33731)
- 数学(29173)
- 数学方法(28740)
- 中国(17959)
- 农(17532)
- 技术(17061)
- 学(15484)
- 理论(15471)
- 财(15252)
- 业经(14853)
- 教育(14181)
- 地方(12819)
- 农业(11971)
- 贸(11388)
- 贸易(11384)
- 和(11283)
- 教学(11282)
- 易(11052)
- 环境(10671)
- 务(10325)
- 财务(10258)
- 财务管理(10241)
- 制(10008)
- 划(9778)
- 机构
- 大学(257669)
- 学院(253574)
- 管理(102391)
- 济(91268)
- 理学(89398)
- 经济(88941)
- 理学院(88385)
- 管理学(86621)
- 管理学院(86168)
- 研究(81176)
- 中国(56332)
- 京(55675)
- 科学(53084)
- 所(40310)
- 业大(40042)
- 农(39671)
- 财(39199)
- 研究所(37112)
- 范(36647)
- 中心(36513)
- 江(36428)
- 师范(36333)
- 北京(35437)
- 财经(32322)
- 技术(31269)
- 农业(31118)
- 州(30137)
- 院(29889)
- 经(29412)
- 师范大学(29156)
- 基金
- 项目(178824)
- 科学(139387)
- 研究(133546)
- 基金(125792)
- 家(108815)
- 国家(107872)
- 科学基金(92814)
- 社会(79539)
- 社会科(75251)
- 社会科学(75227)
- 省(72210)
- 基金项目(67668)
- 教育(64355)
- 自然(61298)
- 划(60494)
- 自然科(59859)
- 自然科学(59848)
- 自然科学基金(58723)
- 编号(56538)
- 资助(52084)
- 成果(46024)
- 重点(39937)
- 课题(39655)
- 部(39023)
- 创(38113)
- 发(37244)
- 创新(35249)
- 大学(35228)
- 项目编号(34956)
- 科研(33951)
共检索到362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帅奇 蔡玉俊
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需要相应的师资队伍做保障。从师资定位的横向维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师资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师资定位的纵向维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上要高于职业性技能型院校的师资队伍学历水平。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师资培养应采取以下策略:拓展"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强化工程能力要求;多渠道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建立适合应用技术大学师资培养的管理制度;注重教师入职后的技术再教育;开展工学和教育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支撑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意义,以及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学科专业优化、教学团队建设、校企深度合作三个方面分析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正兴 顾永安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核心是顺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技能,超(跨)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健康的本科生。"导学"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中心,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贯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优化个人素养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从组织原则、主要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建立实施路径,并倡导坚持合乎实际需要、教育理性、基本经验、发展方向的评价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楷模 熊建武 杨军
项目研究课程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模块手册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组织项目和实施项目的能力。其项目研究课程由浅入深分为初始项目研究、发展项目研究和企业项目研究三个层次,项目研究课题由系部组织教授根据专业情况共同命题,确定项目研究的要求、组织办法,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实施研究,最后教授进行管理和评价。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系统思维方式等有重要意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以此为鉴。
关键词:
项目研究课程 模块手册 学生能力 德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辉 吴真
在当前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和打造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战略出路。基于对职业核心能力在当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培养方面不足的分析,本文借鉴欧美国家应用技术大学中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方法,总结提炼出适合于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分离式和整合式两套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顾永安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强化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型、学科专业的转型、课程与教材体系的转型、课堂教学的转型、实践教学的转型、职业教育的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考评方式的转型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转型,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侯晨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李红丹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培养技师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技师 实践能力 职业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伯峰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分成3个层次,即在前4个学期以项目课程为主进行教学和实训;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综合模块实训;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该模式构建的核心环节是采用"三纵三横"设计法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实施层次化技能训练的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一丁 王伟英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发展方向。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需要解决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基础又掌握前沿技术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应用技术大学师资建设的成熟经验,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当前转型高校用人、考核制度的矛盾,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展开研究。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小廷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德制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世界闻名。考察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注重宽专业基础、强化实践的培养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良好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特色,对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淑英 周扬
本文通过对奥地利IMC应用技术大学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考察,从行业兼职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建设、互动专注与重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环节多渠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效精简的专业化教学服务体系5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
奥地利 应用型人才培养 考察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基于技术知识的技术本科教育理念、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相耦合、产业结构应与人才类型结构相耦合、以差异化战略获得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动因。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应用技术型本科应树立人文素养是教育活动基础的教育观、构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主体,应对国家层面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积极回应。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培养"双创"人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试图从"众创空间"视角出发,探讨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对策,具体包括:明确导师功能,提升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依托"众创空间",打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双创"课程体系;协调高校内外部资源,构建"项目+导师+学生"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典兵
文章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念转变上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重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上看,应当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从制度设计上看,需要构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制度和学生科研制度;从影响因素上看,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从内部机制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创新人才形成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