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2065)
- 2022(10137)
- 2021(9247)
- 2020(7482)
- 2019(16767)
- 2018(16771)
- 2017(30292)
- 2016(16991)
- 2015(19602)
- 2014(20190)
- 2013(19243)
- 2012(18234)
- 2011(16638)
- 2010(17294)
- 2009(15866)
- 2008(16090)
- 2007(15064)
- 2006(13536)
- 2005(12815)
- 学科
- 济(69461)
- 经济(69360)
- 管理(54601)
- 业(50580)
- 企(41629)
- 企业(41629)
- 中国(24326)
- 方法(20800)
- 农(20409)
- 地方(19930)
- 财(18731)
- 制(18689)
- 业经(18514)
- 技术(17601)
- 数学(16737)
- 数学方法(16444)
- 银(14379)
- 银行(14356)
- 农业(13868)
- 行(13828)
- 融(13659)
- 金融(13656)
- 理论(13325)
- 学(13014)
- 体(12538)
- 教育(12345)
- 环境(12001)
- 贸(11930)
- 贸易(11916)
- 发(11813)
- 机构
- 学院(245060)
- 大学(243769)
- 济(96516)
- 经济(94042)
- 管理(86931)
- 研究(86654)
- 理学(71757)
- 理学院(70866)
- 管理学(69457)
- 管理学院(68984)
- 中国(66961)
- 京(54280)
- 科学(51093)
- 财(49206)
- 所(44346)
- 江(42388)
- 中心(39647)
- 研究所(38998)
- 农(38543)
- 财经(36363)
- 范(35778)
- 师范(35446)
- 北京(35400)
- 州(33974)
- 业大(32808)
- 经(32488)
- 院(31665)
- 技术(29840)
- 省(29544)
- 农业(29406)
- 基金
- 项目(147879)
- 研究(116191)
- 科学(115251)
- 基金(101093)
- 家(86147)
- 国家(85269)
- 科学基金(72785)
- 社会(71255)
- 社会科(67371)
- 社会科学(67358)
- 省(61583)
- 教育(55439)
- 基金项目(52191)
- 划(50219)
- 编号(49703)
- 自然(43316)
- 成果(43020)
- 自然科(42266)
- 自然科学(42258)
- 自然科学基金(41447)
- 资助(41287)
- 发(37057)
- 课题(37053)
- 重点(34053)
- 部(32255)
- 创(32158)
- 制(32053)
- 年(30686)
- 性(30134)
- 发展(30072)
- 期刊
- 济(125030)
- 经济(125030)
- 研究(83464)
- 中国(66657)
- 教育(45393)
- 财(40966)
- 农(37887)
- 管理(36955)
- 学报(34731)
- 科学(32336)
- 大学(28166)
- 融(26894)
- 金融(26894)
- 技术(26717)
- 农业(25688)
- 学学(24817)
- 业经(21289)
- 经济研究(18712)
- 财经(18500)
- 经(16012)
- 问题(15245)
- 图书(14788)
- 业(13283)
- 技术经济(13262)
- 坛(13081)
- 论坛(13081)
- 职业(13079)
- 科技(12745)
- 贸(12201)
- 现代(11438)
共检索到411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泽文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重使命。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既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点,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开放融合,着力队伍建设,增加专项投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形成开放与灵活的策略和机制,从而减少转型发展中思维定势的阻抗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动因 运行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越强 徐迎迎 李小平 洪勇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正处于竞争与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安排(multi-CBDC arrangements, m-CBDC)具有重塑全球跨境支付系统的潜力,对于维护国家货币主权与支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CBDC可用于建设独立通联的跨境支付系统,促进离岸金融体系数字化转型,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网络关联度。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主导建设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货币当局应立足数字人民币平台增加项目的兼容开放性,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治理,加强数字支付领域的监管设计,统筹跨境支付数据库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需要在多维视角下努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道,实现大学的又好又快发展。一、在继续解放思想中寻求新发展邓小平同志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林
近年来,为适应英国经济发展和解决结构化就业矛盾的需求,满足特定人群学历提升和获取工作经历的需要,英国高等学徒和学位学徒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得到了大力发展。在运行机制上,英国通过提供法律保障、控制运行流程、调动相关利益和监督实现了对于高等学徒和学位学徒制的闭环管理。英国高等学徒和学位学徒制具备鲜明的特点:注重对学徒的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建立了以雇主为主导,政府为引导的学徒制;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建立了衔接贯通的学徒体系,将阶段性目标和学徒终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采用"一师多责"的企业学徒导师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纯
德国教育部在10年前已经意识到通过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了其资助路线的方向和重点,将重点放在资助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界、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合作研究,不仅增加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附加值,也促进了德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倒逼一些基础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去思考,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优秀经验,如何立足地区特点、分析学校的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抓住应用科研建设的关键点,理性地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成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德国 应用技术大学 应用型科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政策层面由效率优先式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下的均衡发展,在实践层面则由普惠式均衡转向优质均衡,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师资交流和质量监控等机制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十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推出的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或一校多校等多种路径和方式,也因其各自的特征和效果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力,其中集团化办学战略触及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尤其值得关注。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并致力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笔者以杭州市江干区在"名校集团化"探索基础上创建"新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以及亲身参与该区"凯旋教育集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建秧
农产品物流和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互以对方的发展为发展要求,同时又能促进对方发展;但二者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农业经济是更加广泛的概念,包括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而农产品物流则是以物流业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其更关注农产品贮运品质、农产品附加值和物流条件等内容,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管理措施、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二者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心镜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规划建构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责任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动力理论,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意识转化,建立起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生成机制,使其能够将自身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大学生是社会生态系统里最具活力的生命主体,又是即将成熟而未成熟的生命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物性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晓艳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定位的转型等。以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方向的院校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自觉,关注教师发展真实需求,理解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生性特质,建立起以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体系。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建设 教师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建国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式,其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价值。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应用技术大学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生态空间,并从资源、空间、规模、动态发展等方面恰当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位 物种 应用技术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长远 齐珍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规范发展和新世纪的规模扩张三个阶段。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试点"、"升格"和"转型"等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资源配置不足、缺乏社会认可、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未来发展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历程 现实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文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普遍完成"一次创业",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应定型"应用技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从"依托母校、高位起步,跨越发展"向"扎根地方、融入产业、和谐共生"过渡,师资队伍建设从以母体校学术型师资为主向"学术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队伍过渡,人才培养从与母体校同质培养向"现场工程师"培养过渡,办学功能从以人才培养为主向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一主两翼"过渡,文化建设注入产业发展的元素,资源配置从依靠举办双方支持向开放办学、融合发展过渡。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方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远志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应用技术大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工程师社会地位的失落、区域发展需求匹配性和转型期的矛盾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向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倾斜的政策利好,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应采取把教师转型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谋求政府和市场的实质参与、实行校内选择部分专业试点等策略。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技术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诚 杜云英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和芬兰等欧洲国家陆续将职业性院校合并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双轨制格局。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时至今日,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