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9)
2023(4921)
2022(4111)
2021(4103)
2020(3565)
2019(7837)
2018(8042)
2017(13705)
2016(8465)
2015(10047)
2014(10347)
2013(9425)
2012(8922)
2011(7905)
2010(8361)
2009(7264)
2008(7541)
2007(7153)
2006(6475)
2005(6146)
作者
(24112)
(20018)
(19932)
(19246)
(12780)
(9538)
(9202)
(7838)
(7638)
(7614)
(6886)
(6870)
(6630)
(6430)
(6270)
(6181)
(6156)
(6131)
(5972)
(5760)
(5344)
(5063)
(4999)
(4809)
(4651)
(4568)
(4451)
(4387)
(4278)
(4179)
学科
(25930)
经济(25900)
管理(24837)
(23618)
(19218)
企业(19218)
技术(12365)
方法(10856)
中国(10606)
教育(9942)
数学(9283)
教学(9037)
数学方法(8965)
理论(8953)
(8725)
(7306)
技术管理(6211)
(6011)
(5984)
农业(5974)
业经(5856)
学法(5474)
教学法(5474)
(4908)
银行(4887)
(4848)
贸易(4844)
(4725)
研究(4725)
地方(4669)
机构
大学(115664)
学院(112489)
研究(40067)
(39180)
管理(38170)
经济(37949)
理学(31231)
理学院(30804)
管理学(29858)
管理学院(29632)
中国(29296)
(26720)
科学(25133)
(21170)
(20333)
(19471)
(19077)
研究所(18794)
(18595)
师范(18444)
中心(18355)
北京(17888)
技术(17603)
业大(17131)
教育(16193)
(16088)
农业(14993)
(14629)
师范大学(14392)
财经(14040)
基金
项目(68107)
研究(54567)
科学(51850)
基金(43556)
(37586)
国家(37216)
科学基金(30879)
社会(29874)
(29863)
教育(29364)
社会科(28141)
社会科学(28131)
(24825)
编号(24328)
基金项目(22229)
成果(21879)
课题(19084)
自然(19054)
资助(18690)
自然科(18647)
自然科学(18643)
自然科学基金(18241)
重点(16284)
(16219)
(15554)
大学(15238)
(14992)
(14836)
项目编号(14777)
创新(14289)
期刊
(48831)
经济(48831)
研究(39682)
中国(35780)
教育(34340)
学报(18663)
(18428)
管理(16512)
(16393)
技术(16330)
科学(15651)
大学(15523)
农业(12823)
学学(12713)
(9722)
金融(9722)
职业(9686)
图书(9141)
技术经济(7473)
(7471)
论坛(7471)
财经(7323)
业经(7290)
科技(7226)
(7156)
经济研究(6654)
书馆(6637)
图书馆(6637)
(6470)
高等(6450)
共检索到195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明  李红丹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培养技师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增加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晓敏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支撑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意义,以及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学科专业优化、教学团队建设、校企深度合作三个方面分析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华  李燕  夏勇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洁辉  王性玉  
基于物流管理学科特点和郑州航空港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讨论了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第三方教学实践基地、高层次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本科物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正兴  顾永安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核心是顺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技能,超(跨)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健康的本科生。"导学"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中心,融合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贯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优化个人素养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从组织原则、主要内容、运行方式等方面建立实施路径,并倡导坚持合乎实际需要、教育理性、基本经验、发展方向的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典兵  
文章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念转变上看,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重和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从目标定位上看,应当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从制度设计上看,需要构建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化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制度和学生科研制度;从影响因素上看,必须充分发挥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从内部机制上看,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创新人才形成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顾永安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强化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型、学科专业的转型、课程与教材体系的转型、课堂教学的转型、实践教学的转型、职业教育的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型、考评方式的转型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转型,进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侯晨  
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同属职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都是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以及对技术的要求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偏重于技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偏重于技术,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鸿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确立科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设置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方式、健全教学制度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改进教学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萧成勇  
本文指出并讨论了当前人们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及其教育问题理解上的局限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同时,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涵义、素质结构和培养过程提出了更为宽泛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社会和人的价值观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豪  耿乐乐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型本科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应该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基于技术知识的技术本科教育理念、社会人才类型结构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相耦合、产业结构应与人才类型结构相耦合、以差异化战略获得高等学校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动因。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应用技术型本科应树立人文素养是教育活动基础的教育观、构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衍聪  李军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旨在通过专业教育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贯通应用工程型与应用技能型两种应用型教育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这种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与OBE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遵循OBE的内涵主旨和实施要素,以行业标准引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主导,以实践应用的价值取向重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形成并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以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广友  
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双创"环境要求,物流人才培养主体过度依赖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导向出现偏差,物流实践教学中欠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物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且数量不足。然后提出了"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的理念;打造多主体物流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立"分阶段+课程模块"的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实际项目+双导师"制为抓手,优化物流专业师资配置;完善物流专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文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一直是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 ,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却缺乏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 ,妨碍了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这在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膊 ,转变教育观念 ,以教学计划为中心 ,整体优化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 ,为新世纪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广生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