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5)
- 2023(7407)
- 2022(5668)
- 2021(5428)
- 2020(4234)
- 2019(9424)
- 2018(9246)
- 2017(15782)
- 2016(9468)
- 2015(11091)
- 2014(11557)
- 2013(10401)
- 2012(9426)
- 2011(8373)
- 2010(8596)
- 2009(7621)
- 2008(7627)
- 2007(7201)
- 2006(6252)
- 2005(5608)
- 学科
- 济(28706)
- 经济(28679)
- 管理(27906)
- 业(24795)
- 企(21180)
- 企业(21180)
- 技术(13216)
- 中国(11288)
- 方法(10241)
- 教育(9745)
- 教学(9653)
- 理论(9462)
- 农(9185)
- 业经(8832)
- 数学(8190)
- 数学方法(7931)
- 财(6970)
- 农业(6580)
- 技术管理(6575)
- 制(6275)
- 学(6268)
- 学法(5886)
- 教学法(5886)
- 地方(5600)
- 贸(5171)
- 贸易(5166)
- 学校(5091)
- 银(5078)
- 银行(5066)
- 易(5036)
- 机构
- 学院(125952)
- 大学(122839)
- 管理(41722)
- 济(40394)
- 研究(40029)
- 经济(39031)
- 理学(34462)
- 理学院(34018)
- 管理学(32994)
- 管理学院(32749)
- 中国(29078)
- 京(27519)
- 科学(25130)
- 江(22519)
- 技术(21662)
- 范(20351)
- 师范(20176)
- 所(19999)
- 财(19484)
- 职业(19033)
- 中心(18680)
- 州(18414)
- 农(18018)
- 北京(17781)
- 研究所(17681)
- 业大(17407)
- 教育(16539)
- 师范大学(15436)
- 院(15375)
- 财经(14721)
- 基金
- 项目(77058)
- 研究(64508)
- 科学(59191)
- 基金(48502)
- 家(40913)
- 国家(40429)
- 社会(35876)
- 省(34731)
- 科学基金(34340)
- 教育(33944)
- 社会科(33759)
- 社会科学(33748)
- 编号(30327)
- 划(27977)
- 成果(25989)
- 基金项目(24626)
- 课题(23249)
- 年(20537)
- 自然(19922)
- 资助(19556)
- 自然科(19460)
- 自然科学(19457)
- 自然科学基金(19041)
- 项目编号(18409)
- 重点(18209)
- 创(17810)
- 发(17529)
- 规划(16926)
- 大学(16818)
- 性(16618)
共检索到20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新建本科院校的"二次转型",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实现由"新建"到"新型"的跨越,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学校必须从办学类型、办学功能及办学模式三个方面加快转型步伐,这是"满足需求"的人才质量逻辑、"资源依赖"的需求逻辑和"差异发展"的错位竞争逻辑的内在要求。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主动开拓外部资源,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新建本科院校 二次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海雄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技术教育基础扎实、地方性特征鲜明、市场竞争意识强烈、体制机制灵活等比较优势,建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确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校地互动互融,建设地域特征和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建立应用型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多方协同联动,开展应用研究与实用技术研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静 陈臣 崔民日
校企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互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基于"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视野,科学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引领,平台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载体,体制机制建立与完善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保障,锐意创新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学校转型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育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应用特色,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鑫 温恒福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既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发展,各展其长,有效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文认为,转型模式主要有断裂式转型模式、分布式转型模式和协作式转型模式三种。在转型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需要面向区域社会发展重新定位,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关注和处理好学校发展战略、变革领导、办学行为、组织文化等转型核心要素,以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优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泽文 刘文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引起和推动的,目前其转型面临诸多困境。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多路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必须秉持协同发展理念,打破层级阻隔与部门壁垒,把多个发展要素耦合起来,促进利益主体之间有效联合,构建院校、政府、企业及中介"四位一体"的互哺共赢、协同发展工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海忠 梁芷铭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需要适时调整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的公共政策,在制度基础、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机构、政策工具、政策协调和政策评估监控等方面存在缺失或局限,因此,政府应从完善高等教育布局、制定政策制度、明确政策目标导向、构建管理体系、确立办学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等方面,着手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过程中出现的政策问题。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政策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彬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4期撰文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转型的总体背景,指出了应用技术转型的内涵,介绍了应用技术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应用技术转型的路径选择。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的全新需求。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日渐分化的大学功能催生大学类型逐渐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爱胜 孙杰
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政策、现实基础、国外经验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行性。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困境、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发展能力不强,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路径思考,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整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在华 原朝阳
国家大力提倡高等教育实践育人,要求全国600所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实践教学建设工作成为这些院校培养人才的主线,学科竞赛已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将学科竞赛从单一的"第二课堂"活动向实践教学培养的"第一课堂"的相互融合,成为这些院校实现转型工作中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西安外事学院在学科竞赛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学科竞赛工作的"四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金平 邹平 杨丽宏 徐延宇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当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提高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改革与创新。2012年,教育部在对滇西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为推动滇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的要求,提出了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试点。以培养服务滇西10州市特色优势产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省部共建、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振春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后,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高校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
创新 创业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斌
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和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但在评价标准、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国江
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过程中,课程转型是难点。我国现阶段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以学科本位课程为主,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模块化课程是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体现,具有优化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安排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等特点。其构建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进行。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 课程 模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